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別樣戰國》第1章 星官大會
  師徒二人一見面,萇弘竟然有些扭扭捏捏的,一幅難以啟齒的樣子。楊華再三相詢,他才不得不道出來意:此行是專程來借錢的。

  楊華並非吝嗇之人,開口的又是他尊敬的老師,當即便取出十金奉上,直言是學生孝敬。

  萇弘接過金餅,歎了口氣,這才道出原委。原來他是要前去安邑參加五年一度的星官大會,可惜囊中羞澀,竟然連路費也湊不出,萬般無奈之下隻好來找楊華。

  照理說萇弘擁有下大夫的職位,本不該如此困窘,可他是劉氏的家臣,被借用到周室掌管星相祭祀。一直以來,他都屬於無封地的“名義貴族”,維持生計的俸祿都是出自劉氏,周天子自然從不出一分一毫。劉氏此番舉族離國,自然就把所屬的家臣也一並帶走了。可是萇弘當初去做劉氏的家臣本來就是想要接近周天子,真正想要盡忠的對象並非劉氏而是周室,不要說此時正值國喪的特殊時期,就算放在其他時候,他又哪裡願意跟隨而去。

  如此一來,他本就不多的供給就斷絕了。繼位的姬延為了老周王的喪禮早就焦頭爛額,哪裡拿得出一分一文。萇弘日常開銷倒是不大,奈何收入也完全與身份不符,根本沒什麽積存,勉強度日倒罷了,一旦有其他開支,立刻便捉襟見肘了。若是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只怕等到老周王下葬之時,他連飯都要吃不上了,哪裡還有余錢充作盤纏。

  一聽到星官大會四個字,楊華頓時來了興趣。僅從字面意思就不難看出,這絕對是一場各國星相大家雲集的盛典,天文學可是他的老本行了,相比之下,稷下學宮的爭鳴大戰都遠沒有這場同行大會的吸引力高。

  路費有了著落,萇弘臉色稍緩,又一一道出星官大會的由來。

  說起來星官大會的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夏朝時期。夏啟不遵禪讓,用武力打敗伯益之後繼位,開啟了家天下的大門。隨後更不斷強力鎮壓任何敢於反對自己的部落。一邊征伐反對者,一邊也對順從者進行安撫,頒行歷法就成為其中的手段之一。

  人類社會從以狩獵、采集為主轉向農業耕種之後,歷法的重要性便越來越顯著。農耕的收獲比較穩定,足以養活更多的人口,但這一切都建立在豐收的基礎上。農夫需要勞作一整年才能有所收獲,期間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會導致嚴重後果,而且難以彌補,所以能夠讓天時物候與農作物的規律相吻合便尤為重要。

  人類對天文和歷法的觀測由來已久,夏朝建立之後,在之前的黃帝歷和顓頊歷基礎上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夏歷。夏歷以朔望定月,再以陽光射入角度輔以二十四節氣,用減差法和正閏余來調整時差,一年大致在366天,從某種程度上已經一套比較完善的陰陽合歷了,以至於從漢武帝後幾千年裡,華夏文明的歷法雖然不斷修正,朝代更替後都要頒布自己的歷法,但無一例外均采用了夏正。

  正因為歷法的重要性,頒布歷法便成為權力的象征,遵循歷法也是表示臣服的重要內容。所以從夏啟開始,定期召集各國主管天文歷法的官員傳授歷法便成為王朝正統性的重要標志。其後商有殷歷,周有周歷,但這一形式都得以保存下來。從漢朝開始,賜與歷法更是對周邊蕃屬國認可的重要標志。

  周室東遷,王權開始衰落,特別是在伐鄭受辱之後,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周室的地位不再受到諸侯尊重,派遣星官表示臣服的國家自然越來越少。

其後更因周室的財政狀況日漸窘迫,以致於無力承擔舉辦大會的開支,這一傳承千年的星官大會竟因此中斷了數十年。  隨著諸侯爭霸的激烈,崛起的強國對各自正統性的關注力度也越來越大,再加上幾十年沒有對歷法進行修正,誤差已經越來越明顯,中斷的星官大會才在別有用心的強國操縱下再度召開。只是目前的天下並沒有出現一家獨大能夠力壓群雄的局面,經過商議妥協之後,便由幾大強國輪流舉辦。此時的周室已經不再是主持者,徹底淪為參與者,甚至很多時候主辦國都不屑於向周室的星官發出邀請。

  萇弘執數周室之後,由於其在天文星相上的深厚造詣,第一次主動參加便名噪一時。各國雖然不再尊重周室,但各國的星官卻不敢輕視萇弘,周室這才重新在星官大會上找到了穩定的位置,任何一國舉辦都不敢忘卻這位博學淵長的重量級人物。

  諸侯不朝,甚至連天子的喪禮和新王繼位也不聞不問,星官大會這一維護周室正統地位最後的陣地當然是萇弘不能放棄的。雖然正值老周王喪禮,但魏都安邑離王城並不遠,若以輕車疾行,三天的會期加上來回的時間也不超過二十天,這段時間並沒有重要的喪禮儀式舉行,足以令萇弘安排妥當。是以即便沒有了劉氏的支持,萇弘也勢在必行。

  稍稍問了一下星官大會的內容,楊華不由得心癢不已。三天的會期一般前兩天是由各國星官闡述自己最新的發現和心得,再進行辯論答疑,最後一天則頒布歷法,敲定未來五年的二十四節氣的日期。

  古人以二十四節氣區分季節,但由於地球實在太不老實,不僅要公轉、自轉,連自轉軸都要發生變化,立身地球而不自知,觀測手段又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只能苦苦摸索其中的規律。雖然地球的自轉軸兩萬六千年左右才變一周,可日積月累之下就會造成巨大的誤差。

  在楊華原來的時代,人類對地球的了解已經達到極致,早就發現地球的自轉甚至不是均勻的,不僅長期有著減慢的趨勢,更有著周期性和不規則的變化。這也著實為難古人了,要在遠沒有摸清地球運行的真面目和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制定出一套符合四季變化的歷法來。

  經過上千的發展,歷法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可供改變的了,所以最後一天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測量和計算冬至點。冬至點定下來,天上二十八宿圍成一周就是三百六十度,再考慮每一宿所佔角度不同,兩個冬至點之間,每十五度就是一個節氣。

  正因為歷法的計算如此複雜,所以要懂得古代歷法,不僅要懂天文,還要明乾支,知陰陽五行,精於算學。一般人想要濫竽充數也是不可能的,各國的要害機構一般都會交給親信之人,但唯獨掌管天文歷法的星官,無一不是聰明絕頂的“專業人才”。這也是萇弘求仕無門之後,轉而以方術謀求進身之道的重要原因。也只有在這一領域,才會忽略你的血統和出身,只看專業素養,打破種種藩籬置身廟堂。

  當然,正因為對這個時代的歷法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場大會才會令楊華感到心動。劇烈的兼並戰爭之下,周室分封的數百國變成了十余國,原本分散的各類頂尖人才也雲集於各大強國。魏國作為僅次於齊國的超級強國,對楊華的吸引力自然不言而喻,僅是從魏國商人那裡了解到的零散信息,就已經令他很是神往了,更何況這次召開的還是他熟悉領域的巔峰大會。

  可是他現在能夠抽身麽?耕種的大事雖然已告一段落,但互助會社的融合才剛剛開始,農事稍停之後他還準備繼續深挖潛力,將所有生活所需的手工業發展起來,讓聯合起來的五個村子在各方面都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各種各樣的工坊建設、新村的預先選址謀劃、各種制度的設定……如此種種,就算一整年呆在村子裡,他也有忙不完的事。

  但他又能夠放棄麽?星官大會雖然五年一次,但以目前周室的情況,還能不能支撐五年都是個未知數。錯過這一次,他未必會再有機會參加這樣的盛會。更何況在目睹周王室的種種不堪之後,他愈加迫切地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情況,以決定自己的行止和發展方向。

  魏國作為新崛起的超級強國,不僅擁有悍絕天下的武卒,更以財貨眾多而聞名,商業流通的發達再加上所處的地理位置, 讓其成為理所當然的信息中心。要想了解這個世界,還有哪裡能比魏都安邑更加適宜?

  左右權衡許久之後,楊華終於下定決心:去!這樣的機會絕對不容錯過,村裡的事務只要安排得當,又有高石子、泰山和刻等人協助,他並不是必須留在村中,況且此去最多不過二十天,這點時間他還是能夠抽出來的。

  表達了自己想要同去的意圖之後,萇弘當然樂意之至。往年劉氏還會派出幾名隨從同行,此次他就只能帶上一個老仆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楊華在天文方面的造詣並不弱於他,能有一個得意高徒可資炫耀,他怎麽可能拒絕。

  楊華又將出發時間推遲七天,並建議改駕駛輕車為騎馬,大大提高出行速度,可趕在大會召開之前抵達。這個時期的道路情況實在不堪,除了少數繁華的大城周圍,其他地方多以坑窪不平的土路為主。秦統一後之所以不惜血本修築直道,正是因為惡劣的交通狀況無以支撐起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

  騎馬出行的速度自然要比坐車好多了,隨著馬具的成熟,單騎獨行已經開始流行開來,趙國更是以國家的力量推行胡服騎射。萇弘此時正值壯年,本身又六藝精通,參加楊華冠禮之時也騎過備有新式馬具的耕馬,當然知道楊華所言非虛,立即欣然同意。

  送走萇弘之後,楊華立即將全副精力投入到後續事務的安排之中,就算他最終會離開周地,也總不可能帶著這上千老小同行吧,給這些信任自己的村民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擺脫困窘成了他不可推卸的責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