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下》第265章 開業風波
二月初八一早,剛剛開門的東市和西市便同時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一段段竹筒在火中劈劈啪啪地炸裂著,粘著紅紙的銅錢拋向天空,無數孩子和看熱鬧的民眾一湧而上,撿著滿地的銅錢。

遠遠的,很多商人都圍了上來,驚奇地看著這兩家新櫃坊的開張,櫃坊便是最早期的銀行,給商人們存儲銅錢,同時放高利貸,是大唐最賺錢的行當之一,一般沒有雄厚的資本和後台,沒有人敢涉足這個行當。

新開的櫃坊自然就是漢唐會的產業了,兩家櫃坊都是一個名字:聚海行,這是李慶安的重大決策,是為了解決安西銀錢輸往大唐腹地的重要一步,聚海行的作第二百六十五章開業風波用就是銅錢和金銀錢的兌換,利用漢唐會雄厚的財力,來一步步實現他的目標。

當然,兌換銀錢只是櫃坊的暗中所為,櫃坊公開的業務是飛錢,也就是商人把錢存在碎葉的聚海行櫃坊。空手上路,來長安後再憑碎葉櫃坊簽發的飛票以及約好的暗號,來長安聚海行提錢,只須付少量的手續費,這樣就免去了路上的不安全和搬運之苦。

這種飛錢就相當於後世的異地匯款,在中唐時出現,最早是同城之間進行,後來逐漸演變為各城市之間匯兌。

這樣一來,來長安經商的商人們在長安取的就是銀錢,或者用銀錢來這裡兌換銅錢,這些胡商一般用錢量極大,由他們將銀錢帶往大唐各地,既隱蔽,又順理成章,不知不覺便成為李慶安洗錢的最好手段。

東市和西市的聚海行都是三層樓,佔地二十幾畝,都有地下儲錢室,它們原本也是兩家櫃坊,因為東主轉業,賣掉了這兩棟大房,被漢唐會不失時機地買了下來,重新修葺一新。

東市新櫃坊的門口擠滿了好奇的商人第二百六十五章開業風波們,它們的開張居然沒有任何消息,就這麽無聲無息地出現了,數百商人擠在門口議論紛紛,作為常和櫃坊打交道的商人,他們最關心櫃坊的後台背景。這直接關系到他們能不能把銅錢存入此處。

比如今年正月時開的楊記櫃坊,離聚海行不到五十步,氣勢宏大,人人都知道那是虢國夫人所開,楊家的權勢讓他們放心,所以大家都肯把錢存放在楊記櫃坊中。

那這家聚海行又是什麽後台背景,竟然在楊記櫃坊的旁邊開張,讓人充滿了遐想。

“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巨商大賈,小弟李雲峰便是聚海行的掌櫃,以後還望大家多多捧場!”
李雲峰是李回春的次子,三十五六歲,精明能乾,能說會道,具有豐富的從商經驗,他被李慶安任命為東西兩市的大掌櫃,全面負責櫃坊的運作。

在圍觀的商人中,不少人都認識李雲峰,這不是西市碎葉茶莊的二東主嗎?原來是碎葉人開了這家櫃坊,很多人都隱隱猜到了,這兩家聚海行的後台極可能和李慶安有關。

很快他們的猜測便被證實了。當朱漆描金的大匾在爆竹聲掛上大門時,有人忽然認出了那飛龍走鳳般的三個字‘聚海行’竟然是高力士的手筆,就在兩年前,求得高力士的一個字至少要花千金以上,所以叫千金一字,倒不是他的字寫得好,而是他的權勢無人不懼。

當這個消息傳開,頓時在現場引起一陣驚呼,李慶安、高力士,這家櫃坊的後台不是一般的硬啊!

聚海行的開張,有人歡喜,也有人憎恨,憎恨之人首?*涑灞閌橋員叩難羆槍穹唬兩座櫃坊相距僅三十步,且不說同行是冤家,就是聚盒在規南也壓倒了楊記櫃坊,聚盒是三層高樓,佔地數十畝,而楊記只有兩層,佔地十幾畝,楊記櫃坊很明顯被聚盒騎在頭上?br/>
楊記櫃坊的掌櫃叫做楊鈀,是楊花花的一個遠房族兄,勉強也算是楊家人,原本是成都一家米鋪的掌櫃,被楊花花請來坐鎮櫃坊,他是今天早上被爆竹聲吵醒,當他得知他們隔壁竟然也開了一家櫃坊,他頓時怒發衝冠,氣勢洶洶跑出大門。

楊鈀觀察了近一盞茶的功夫。他發現這家櫃坊與眾不同,若是別的櫃坊開業,必然是賓客盈門,來祝賀的高官權貴絡繹不絕,但這家櫃坊開業,竟然沒有一個來祝賀的客人,都圍在四周看熱鬧的商人,這太令人奇怪了,不擺出後台,誰敢來存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