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下》第169章 初到北庭
貞觀十四年,侯君集討高昌。;西突厥屯兵於浮圖城,與高昌相響應。唐軍深入瀚海,大敗胡兵,遂拿下高昌,貞觀二十年四月,西突厥泥伏沙缽羅葉護阿史那賀魯率眾內附,乃置庭州,長安二年,改為北庭都護府,自永徽至天寶,北庭節度使管鎮兵二萬人,所統震懾突騎施、堅昆、斬啜。

時過境遷,堅昆和斬啜已被回紇征服,突騎施衰弱,葛邏祿興起,北庭節度的防禦重點已經轉變為回紇、突騎施和葛邏祿三者,另外還有沙陀、羌胡以及零星的突厥人,在西州還有高昌胡人。

與安西建軍鎮不同的是,北庭下轄庭、伊、西三州,並在庭州設瀚海軍、在伊州第一百六十九章初到北庭設伊吾軍,在西州設天山軍。統兵兩萬人,東至星星峽,西至月弓城,北至昆堅,南至西州大沙海,橫跨萬裡,建立了戍堡、守捉、城、軍等四級防禦體。

另外,北庭漢人眾多,早在唐初,隨著唐軍征服西域,大量具有冒險精神的漢人便追隨著軍隊來到安西,他們首先便落腳於北庭,然後慢慢向安西各地擴散,但北庭,尤其是富饒的庭州,它始終是漢人最集中之地,經過百年發展,雖安西歸屬幾經起伏,但大量的漢人還是牢牢地在北庭扎根了,開元後,隨著軍戶製的最終確立,北庭和安西又迎了一波新的漢人移民潮。

此時,北庭的漢人已有數萬人之多,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動了北庭的農業大發展,為便於管理,朝廷便在庭州設立了中原縣製。轄金滿、浦類、輪台三縣,北庭漢人基本上都居住在三縣中,同時,這裡也是嶺西胡商的貨物中轉之地,經過數十年的治理,這裡商業繁榮,物產富饒,民族和睦,人民安居樂業。

目前北庭節度和北庭都護基第一百六十九章初到北庭本合二為一,以右相李林甫兼任北庭節度使兼北庭都護,李慶安為庭州都督、北庭節度副使、副都護兼北庭節度府長史,並帶禦史中丞頭銜,這就意味著李慶安將北庭軍政大權攬於一身。

天寶八年三月初八,李慶安率千余物資車隊跋涉五千七百裡,歷時近五十天,浩浩蕩蕩抵達了庭州都督府所在的金滿縣,這裡也是北庭節度府和北庭都護府所在,也是北庭瀚海軍駐地,有駐軍一萬二千人,瀚海軍是北庭的核心軍隊,也就是李慶安的直屬牙軍。他以庭州都督的身份實領這支軍隊。

離金滿縣還有二十裡,北庭節度使府的數十名文武官員便迎接出來,李慶安在伊州時便已和北庭節度副使盧奉遠交割了軍職,盧奉遠去安東都護府任職,把令箭和大印都交給了李慶安,這就意味著他正式接管了北庭。

數十名官員在北庭副都護楊奉車率領下前來迎接李慶安,楊奉車今年四十歲,白白胖胖保養得非常好,他在金滿縣有一處最好的宅子,城外有十頃上田,家裡有一妻三妾,兒女各一,他便心滿意足了,他這個副都護當了十年,他也不求上進,不希望朝廷將他調走,就這麽一年年在北庭呆下來了,成為北庭資歷最高的老官。

楊奉車做事的本事沒有,但說話的本事卻很高,他連吹帶捧,口若蓮花,隻片刻功夫便將北庭的文武官員介紹過遍。

“這王義初,瀚海軍兵馬副使,號稱北庭第一槍,當年倒在他槍下的突騎施人數不勝數,當然,我說的是女人,哈!哈!”
王義初是名黑臉膛的大個子,汴州人。第一批長征健兒,看起來脾氣頗好,雖然楊奉車損他,他也只是嘿嘿一笑,上前對李慶安半跪行一軍禮,“卑職王義初,參見將軍!”

“王將軍免禮。”

李慶安不苟言笑,臉上至始至終一絲笑容也沒有,讓楊奉車看不透這位新任節度副使的想法,心中打起了小鼓,也不敢再開玩笑了,又介紹另一名身材瘦長的文官,“這位是陳忠和,長安人,開元二十七年進士,現任金滿縣縣令,在金滿縣做縣令四年,把金滿縣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無論胡漢民眾都對他無比敬仰。”

陳忠和上前躬身施禮道:“卑職參見李使君!”

“陳縣令不必多禮,以後還望多多關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