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第292章 大唐大食
一場關於軍糧的臨時會議在沉悶的氣氛中結束了。;李豫提出來的從權貴手中拿糧的辦法經過王珙的修正,終於成為一個可行方案,方案隻改了一個字,把‘拿’字改成‘買’字便可行了。

讓權貴們無償提供糧食無疑是要他們的命,但改成‘買’字,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但買也是要錢,錢從哪裡來?很簡單,命各地方官府獻金銀,朝廷剛剛準許流通的金銀幣此刻便可起到積極作用,命各地獻金銀獻銅器,許以加官進爵,在考評上給予優待,以提高地方官的積極性。

盡管這個辦法有些與制度不符,而且容易滋生貪瀆民財等*,但作為權益之計,在李隆基的第二百九十二章大唐大食默許下,眾位相國達成了一致意見,向各地方征繳金銀,另外,王珙提出了另一個斂財的方案。每戶每年加收百文錢的鹽稅和每間屋三十文錢的房產稅,也同時被采納了。

相國們都陸續散去,此時離接見大食特使還有半個時辰,李隆基便將哥舒翰和李慶安留下,商量對吐蕃戰役的具體細節。

在李隆基禦書房旁邊的圖書房內,放著一張兩丈寬三丈長的沙盤,這是李慶安在石堡城之戰中第一次采用沙盤後,哥舒翰便製作了一張河西隴右的地形沙盤獻給李隆基,這張沙盤製作精良,深得李隆基的喜愛,便將它放在圖書房中。

“李愛卿,朕也很希望你能早日把安西的沙盤獻給朕!”李隆基站在沙盤前笑道。

李慶安連忙道:“陛下,安西地域廣闊,製作沙盤著實不易,如果陛下只要安西北庭的沙盤,我那裡有一張,可獻給陛下,可若要連同嶺右的地形沙盤,可能尚需時日。”

“朕不急,只要愛卿記在心上便可。”

李隆基笑了笑,取過一根長木杆遞給哥舒第二百九十二章大唐大食翰道:“哥舒將軍,由你開始吧!”

哥舒翰接過木杆道:“那臣先說了!”

他木杆一指青海南部道:“目前隴右軍最西便部署在大非川一帶,事實上去年我已經佔領九曲,但因駐扎在青海以西薩毗澤一帶的兩萬吐蕃軍來援,使我不得不退回大非川,所以這次戰役我需要得到安西軍的配合,將西部的吐蕃軍牽製住。使我沒有後顧之憂地南下,這次戰役我的目標在這裡。”
哥舒翰用木杆一指南面的兩片湖泊道:“佔領烏海、柏海及星宿川一帶,這裡是吐蕃人在北方的聚集之地,奪取這片地區,中間隔有多彌山和犛牛河,在千裡之內,吐蕃人再無後勤根基,只能退守邏些和納木錯,這樣,吐蕃對隴右的威脅就將徹底消失。”

李隆基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吐蕃這一帶的兵力如何?”

“回稟陛下,根據臣探得的消息,吐蕃在九曲一帶有兩萬常駐軍,在烏海有一萬,在柏海有兩萬,加上吐蕃人全民皆兵,那我這次戰役在遭遇到八萬左右的吐蕃軍抵抗,好在他們各自分散,我可以各個擊破。”

“哥舒將軍有沒有考慮唐軍對高原的適應?”旁邊的李慶安問道。

“我已經考慮到了!”哥舒翰肯定地說道:“事實上這兩年來,我一直輪番讓唐軍駐扎在大非川一線,那裡空氣稀薄。地勢很高,這樣,我隴右河西的十四萬軍中,至少有十萬軍能進行高原作戰,當然,在高原上唐軍士兵的戰鬥力不如吐蕃人,但只能用精良的兵器來彌補。”

說到這,哥舒翰的木杆便指向更西方,對李慶安和李隆基道:“這場戰役實際上我們並沒有什麽優勢,在高原上,十萬人對八萬人,在體力上,我們還處於劣勢,所以我最擔心就是西面的吐蕃軍來援,薩毗澤一帶河流眾多,牧草豐美,那裡至少駐扎有三萬吐蕃軍精銳,再向西的羌塘一帶,據說還有兩萬多吐蕃軍,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大小勃律和吐火羅,對東線戰役基本上不會有影響,關鍵就是薩毗澤的三萬吐蕃駐軍,如果他們趕來援助,或者截斷我的退路,這場戰役我必敗無疑。”

李隆基看著地圖沉思了片刻,又回頭問李慶安道:“那李愛卿的想法如何?”

李慶安對這場戰役已經考慮了很久,為了除掉吐蕃後背之患,他也認為需要徹底殲滅薩毗澤一帶的吐蕃軍,奪回薩毗澤。徹底消除隱患,薩毗澤一帶原本是屬於沙州管轄,背靠昆侖山,是一片土地肥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