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下》第142章 冤家路窄
李慶安退下了,李隆基背著手站在窗前凝視著天空。;久久不語,吐蕃讚普在赤嶺下身死的消息讓他無比震驚,赤德祖讚,比他在位時間還要長的吐蕃王,娶了大唐的金城公主,信誓旦旦要維護唐蕃友好,可轉眼又兵刀相見,從他李隆基即位開始,他便和赤德祖讚為對手,經歷了數十年的漫長拉鋸戰,政治上的爾虞我詐,開元十七年,唐軍奔襲石堡城得手,取得了戰略優勢,其後連戰連捷,得吐蕃不得不求和,開元二十一年,唐蕃在赤嶺下會盟,赤祖德讚在表文中說,‘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發誓唐蕃永第一百四十二章冤家路窄為兄弟,永不再戰,可僅僅數年後,吐蕃人又以聲東擊西的策略,明打劍南,卻偷襲石堡城成功,將會盟表撕得粉碎,劍指河湟。

沒想到今天赤祖德讚居然會身死在石堡城之戰中,身死在赤嶺之下,這一刻,李隆基心中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暢快淋漓,又有一種對手身死的惆悵。

良久,他回到禦座上,又取過哥舒翰的奏折,翻到了他對李慶安評功的那一頁,‘安以三千安西隴右聯軍,拒敵八萬,董延光之過也,阻敵一日一夜,為石堡城爭得時間,可謂功不可沒,然論其慘烈,未必有石堡城之萬骨枯死,偏功於後山。不能蓋石堡城之正面之功,故臣以隴右之戰大局評價,定其為叁功。’

李隆基眉頭微微一皺,他這才發現哥舒翰沒有提到李慶安的殺敵人數,或許他也不知道,但連吐蕃讚普也身死戰場,那吐蕃軍的陣亡人數也肯定是難以估量,想到這,李隆基回頭問高力士道:“大將軍,你說朕該如何封賞李慶安?”

高力士對李隆基了解極深,知道他此時的心裡第一百四十二章冤家路窄平衡已經到了最微妙的時刻,高力士便微微一笑道:“陛下,吐蕃讚普雖然身死,但老奴以為這是唐蕃兩國間的大事,就算有確切證據,也不能拿出來給李慶安定功,否則會影響到唐蕃兩國以後的政局走向,至少陛下應該對此事保持沉默,然後可在私下重賞李慶安,以嘉其功。”

李隆基點了點頭,高力士說得很有道理。他笑笑又道:“吐蕃讚普身死,其國內必然大亂,如果朕沒有估計錯的話,吐蕃會很快便派人來求和。”

高力士一愣,“陛下的意思是,在吐蕃求和之前,拿下九曲和大非川?”

“大將軍說得沒錯,朕就是這個意思,著令哥舒翰開春後立刻對大非川用兵。”

高力士忽然明白李隆基的意思了,李隆基將正式批準哥舒翰的功表,承認李慶安的功勞為第三,高力士連忙道:“陛下,老奴還有一言想勸陛下。”

“你說!”

“陛下,隴右之戰的功勞高低評定,說白了,就是安西軍和隴右軍之爭,陛下若偏向隴右軍,勢必會激起安西軍的強烈不滿,事實擺在那裡,攔截吐蕃軍主力是安西斥候營所為,最終奪下石堡城是安西陌刀營所為,若硬把首功記在隴右軍的身上,不僅安西軍不滿,其他各軍都會不滿,陛下,得不償失啊!”
高力士一語擊中了要害,李隆基剛剛定下的決心又動搖了,是的,他太想拿下九曲和大非川。以至於竟沒有看到偏袒隴右軍的嚴重後果,他沉思了片刻,便問道:“那大將軍有沒有一個好的方案。”

高力士早有腹案,他笑道:“陛下,昨晚老奴想了一夜,陛下不妨將隴右之戰一拆為二。”

李隆基頓時有了興趣,連忙問道:“怎麽個一拆為二法?”

“很簡單,哥舒翰作為聯軍主帥,陛下不妨重賞於他,讓他有別於下面的諸軍,這樣無論各軍都不會有意見,其次是對參戰的各軍加以封賞,老奴建議安西軍和隴右軍並列首功,李慶安雖功勳卓著,但他的三千人中畢竟也有一千五百名隴右軍,隴右軍也陣亡了一萬余人,這樣,對於雙方都能接受。”

李隆基眯著眼笑了,不愧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這個平衡高明啊!

“好吧!朕要再和相國們商量一下,去傳朕的旨意,命他們立刻到大同殿參會。”

從興慶宮出來,天色已近午了。雖然昨晚好好睡了一覺,感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