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漢中頒布的告天下書在長安引發了軒然大波,有人在印刷店鋪連夜印刷了大量的副本,在長安廣為傳播,李隆基在告天下書中指出當今天子即位無效,並自奉為正統,呼籲官員及宗室南歸,尤其他在書中明確表示將保護官員及宗室的財產安全,更是引發了極大的混亂,有人痛罵,有人支持,長安的街頭巷尾,長安的酒肆茶館,支持者和痛斥者連連發生了鬥毆事件,一連兩天,大量的權貴宗室攜家帶小逃離長安,長安各城門,隨處可見欲離開長安的馬車和牛車隊,李隆基的告天下書,仿佛一把極為銳利的刀,割裂了長安的各個階層。
但與長安市井的混第四百四十六章暫棄前嫌亂局面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朝廷的沉默,從李隆基發布告天下書以來,朝廷就沒有發表任何相關的反擊言論,也沒有阻止宗室權貴以及部分官員的逃離,就仿佛默許了告天下書的傳播和支持者的離去,只派出軍隊在長安主要地帶巡邏,以維護長安秩序的穩定。
不過也有朝官透露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消息,朝廷的高層內部其實並不是一潭靜水,右相李慶安和監國李亨在處理此事上發生了嚴重的爭議,李亨要求封殺這份告天下書,嚴禁官員和宗室權貴的離開,但李慶安僅僅同意發文駁斥,而並不反對官員和宗室權貴的離開,他認為把這些異心者留在長安反而會是一個隱患,在政事堂的爭論中,李亨也處於下風,刑部尚書李硯和吏部尚書裴顯堅決支持李慶安的主張尤其是被稱為“李征田,的李硯更是直言,宗室權貴的離去,可以再收回大量農田半年內,關中自耕農的數量將上升至七成,反之,兵部尚書陳希烈和禮部尚書楊國忠雙雙離開了長安,投奔漢中李隆基,給李亨在政第四百四十六章暫棄前嫌事堂的勢力造成了致命打擊在張筠保持中立的情況下,李亨勢力只剩下王拱一人在獨撐孤木,根本無法和李慶安的勢力較量。
第三天,長安政事堂終於發布了《駁斥告天下書》,由李硯親自主筆,以詳實的事實一條條駁斥李隆基所謂的非正統論,新皇李適為先帝嫡長子,在先帝即位之初便冊立為東宮太子,先帝駕崩,太子繼位何來不正統?李硯在書中尤其指出了李隆基的自相矛盾之處,他既然承認先帝敬宗為合法大統,那麽敬宗冊立的太子又哪裡不合法,自古太子皆由當位天子來定,哪有退位的太祖上皇來指定的道理?李硯在《駁斥告天下書》的最後,更是明確表述了政事堂將繼續田畝兼並的決心誓將先帝未盡事業進行到底。
《駁斥告天下書》一出,引發了關中民眾的強烈支持,由於李隆基大軍將至,因李豫土地改製而重新獲得土地的自耕農更是自發地從關中各地趕赴長安,願意出糧參軍反擊李隆基的複辟,這其實就是一場關系各自切身利益的鬥爭了。
清晨,李慶安的馬車在數百親衛的護衛下轔鱗向大明宮駛去,馬車裡李慶安正在飛筆寫信旁邊,三封簡短的命令已經寫完,他在寫今天的第四道命令,將六萬安西民團轉為正規軍,負責碎葉一帶防禦,與此對應,再從碎葉、石國和吐火羅調兵五萬大軍趕赴長安,以李光弼為主帥,荔非元禮為副帥。
這幾天,李慶安一直在向安西發布命令,首先是命令安西諸國皆要派王子一級的特使來長安覲見新皇,以賀新皇登基,以抗衡李隆基的非正統論。
其次,從關內道、隴右道以及河南道遷移第一批移民五萬戶的工作已經開始,他著令安西政事堂準備接收,其次又命封常清從信德征十萬民夫赴北庭,由大將趙崇節率領,開始修建長安至安西的唐直道,此時,李慶安深感戰線拉得太長,他的兵力不足,難以全面應對,還有哥舒翰離開後的隴右空虛,他只能委托荔非守瑜的河西軍派兵去接管,但兵力還是嚴重不足,一旦吐蕃趁機北犯,前幾年的戰果都將喪失殆盡,為此,李慶安深感憂慮。
這時,旁邊的幕僚嚴莊見李慶安憂心仲仲,便勸他道:“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