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甲子園之王牌捕手》第443章 全能型打者
秋季三重大會目前的官方數據裡,10個打數以上的打者,西野哲的打率和長打率均排在第1位。

“打率”是安打次數和總打數的佔比。

“長打率”用來衡量一名打者的長打能力,也就是一名打者的破壞力。

打率的計算方式是安打數除打數。只要安打足夠多,打率也就相應地高。

但是長打率的計算方法卻不太一樣,而是以壘打數除打數,首先要先算出壘打數。

一壘安打次數乘以1。

二壘安打次數乘以2。

三壘安打次數乘以3。

本壘打次數乘以4。

全部壘打數加起來再除打數,就可以得到一個打者的長打率。

從公式看,長打率一般高於打率,也是以小數的形式出現,理論上還可能超過1,可是實際賽事裡超過1很難做到。

即便是美國職棒最偉大的打者貝比魯斯,他的生涯長打率也“只有”0.6898。

一壘安打是打者棒球生涯打出的最多的安打類型。

在職業棒球賽場,一名球員單賽季的長打率在0.500以上便被認為是優秀的了。

日本高中棒球學校間實力差距大,數據會高不少。被認為是有長打能力的強打球員,一般長打率在0.600以上。

截止剛才的第3打席,西野哲的長打率在0.750左右。

盡管個人秋大會的第1支本壘打還沒有出現,但沒有任何對手會否認他的長打能力。

可是路人之中,還是有人心存疑惑,覺得打過本壘打的人一場比賽沒有本壘打就很矛盾。

“他打擊這麽好,打出本壘打應該沒有問題吧?”

打者打擊能力與成績怎麽理解,一直是上世紀棒球遊戲設計師無法解決的問題。

按照算法邏輯,各項數據拉滿的職棒打者,打低級別的比賽,沒有1個打席1支本壘打都說不過去。

畢竟強投的球都打出去了,弱投的球那不是想轟就轟。

但現實情況卻是,一位單賽季30轟的職棒強打,賽季裡挨的三振多達100次,凡打出局就更多了。

如果遊戲設計成對比能力值出打席結果,本壘打估計就停不下來,一場5、6轟不在話下,玩家很快就會膩味。

可要是加入隨機狀態,玩家又會叫著喊著“系統局”,自己的角色能力被故意削弱。

這個兩難的問題,直到索尼遊戲設計師與一位日本職棒資深捕手交談過,才得到解決。

通俗來講,打者在打擊時存在“全力揮擊”與“控棒”兩種狀態。

想要全力揮擊轟出本壘打,球棒攻擊的面積自然就小,而控棒則是反之。

很少有人稱讚能單季30轟的打者球棒控制得好,一般都是說擊球點掌握得十分精準、球棒帶的力量大之類。

全力揮擊的打法,空振和凡打必然會變多。

此前西野哲選擇全力揮擊,往往是在退無可退的局面,那些時候掄一棒可能受益更大。

現在他是球隊的四棒打者,面對的又是大量難打的球,如果機會不好,當然是控制球棒去推打更劃算。

棒球大數據上,全力拉打才是擊出長打或本壘打最有效的方式。

可是日本從上到下各年齡級別賽事的教練都鼓勵打者去控制球棒,以推、抽、掃、敲、砍等方式打出強襲球。

除了棒球傳統、亞洲人身體素質、攻擊戰術等因素外,球員個人天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強打某種程度上更吃身體天賦。

在U18集訓時,打擊教練小針崇宏很欣賞西野哲,認為他有成為本壘打型打者的潛力。

要身高有身高、要選球有選球、要反應有反應、要力量有力量。

如此優異的天賦,若是隻擔當戰術型打者,就太浪費了,所以小針崇宏建議西野哲往全力拉打發展。

在小針崇宏看來,哪怕西野哲打率降到2成以下,只要隔個幾場比賽轟出一支本壘打,那也是賺的。

然而小針崇宏忽略了白山高中並不是作新學院這種縣霸級私立棒球名門。

作新學院可以接受一個打率2成的球員進入中心打線擔當主炮,白山高中可沒有容許的條件。

U18打擊教練小針崇宏希望西野哲以個人成績為主,全力拉打爭取本壘打,使得個人數據好看一點。

哪怕10個打數隻換來1支本壘打,那對未來進職棒的評價也是有益的。

持有這種看法的不止小針崇宏教練一個人,很多因為“甲子園1年生本壘打紀錄”才知道西野哲的球迷,也盼著他能夠繼續轟個不停。

作為主將兼四棒,西野哲始終以球隊為重。

只要不是特別好的機會,他都穩扎穩打,避免莽撞的全力揮擊。

個人秋大會第1支本壘打還沒有出現,其實西野哲也沒什麽在意。

能轟本壘打的機會他當然會全力揮棒,勉勉強強的話就算了。

本來各個都道府縣秋季地方大會出現的本壘打就少,當前三重大會三十幾支球隊也不過合計打了8支,平均一支球隊才0.3支不到。

幾十年前的高中棒球,強打者經常遭到對手躲避,獲得四壞球保送是常態。

很多那個年代開始連載的動漫作品也描述了這個現象,給了一大批人“強打者其實是保送很多才對”的固有印象。

高中投手失投比率高,加上很難九宮格,面對強打者他們怎麽敢把球扔進好球區,還妄想製造三振或凡打。

這個邏輯根深蒂固,現實卻是另一番場景。

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最近10年,高中棒球從甲子園到地方大會,出現的非戰術的故意四壞球保送越來越少。

在社交媒體和素質教育的環境成長起來,新生代高中棒球球員裡個人主義盛行,思維沒有過分固化。

真真正正去看一屆地方大會,就會發現,弱隊弱投手面對強隊強打者, 照樣往好球區裡投。

被轟,被打,一樣繼續投好球,只不過會躲閃一點。

例如星稜高中隊長竹谷理央破紀錄的石川大會決賽4支本壘打。

按照人們以往的邏輯,早就應該故意四壞球保送他去一壘才對,但現實就是對手整場比賽都沒放棄爭取竹谷理央的出局數。

西野哲的情況也類似,或者說,現在日本高中棒球的風氣就是如此。

在每一個打席,西野哲看到的球不可能全部是明顯的壞球,哪怕躲閃一點也總會有邊角球投進來。

夏天時,他一般是放過去,憑主審的好球區選四壞球上壘。

在U18得到指導後,棒子跟過去,爭取把球打中。

U18集訓的時候,西野哲獲得了亞青賽的最佳9人,回來之後打擊實力更加精進。

可以從數據上看出,西野哲的四壞球上壘大幅較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壘安打和凡打出局。

以稍微降低一點點打率和個人本壘打數據為代價,擊出更多引領球隊打線的適時得點安打。

盡管壓了自己的揮擊,他還是打出了絕佳的成績,10打數7安打,打率7成,三重縣第一。

打擊越來越全面的西野哲已經成為了球隊裡安定感十足的四棒。

白山休息席裡。

看到場上己方的進攻差不多要終結,西野哲開始穿戴起捕手護具,站起來等著。

過了一會兒。

“三出局!”

“攻守交換!”

六局上半,僅有六棒伊波田太以一壘安打出壘,白山的進攻四上三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