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過去當傳奇》第261章 恥辱
葉麟連忙過去把門子打開,然後對陳靜說道:“上來吧!咱們駕著雪橇過去。”

 “嗯!”陳靜點了點頭,然後就上去了。

 等陳靜上去以後,葉麟連忙把陳靜給他的衣服放進車廂裡,然後把圍脖打開纏到脖子上。

 “怎麽樣?好看嗎?”

 葉麟這話問的,讓人家陳靜怎麽回答。

 回答好看,有點誇自己的嫌疑,可是如果說不可能,那也不是她想要的啊!

 看到陳靜的表情,葉麟拍了拍腦袋,尷尬的說道:“我感覺挺好看的,比較適合我。”

 “適合你就戴著吧!”

 “嗯!”

 葉麟從另一側上去,然後就駕著雪橇去了新街口電影院。

 到了電影院這裡,陳靜說道:“咱們真的要去看電影嗎?”

 “呃!這個你看著辦,我無所謂。”

 葉麟還真是無所謂,再說了現在的電影也沒有什麽看的,看來看去就那幾部,葉麟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估計陳靜也是一樣,所以才這麽問葉麟。

 “不如你帶我在帝都好好轉轉吧!我還沒有好好看過帝都是什麽樣。”

 “沒問題啊!而且我還帶了相機,可以給你拍點照片。”

 “嗯!”

 兩個人也就不去看電影了,而是駕著雪橇逛帝都。

 白茫茫的帝都,比平時要好看的多,主要是看上去沒有那麽破舊了,因為破舊都被大雪給掩蓋了起來。

 天上飄著小雪花,給這個城市添加了一些神秘感。

 “真好。”陳靜看著窗外,說道。

 “是啊!真好。”葉麟接了一句。

 確實是真好,如果時光一直這樣下去,也是很不錯的,可惜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兩個人來到西直門外,這裡現在可沒有什麽建築,只有一個火車站,也就是帝都北站,後世的西直門站。

 除了這座火車站孤零零的座落在這裡,附近全部都是荒地。

 在火車站東邊有一片蘆葦湖,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這裡風景很漂亮,可是現在,蘆葦已經沒有了。

 不用說,都被老百姓給割走了,蘆葦杆可以做蘆葦席,上面的毛毛可以做暖鞋。

 這個年代,很多家庭是做不起棉鞋的,就有人用蘆葦毛毛做。

 因為這個不需要成本,兩塊木板做鞋底,然後用蘆葦毛毛編織上面的鞋面。

 當然,也是一針一線縫上去的,因為木板鞋底比較高,特別適合冬天的泥巴路。

 要知道,就算是在帝都,也是泥巴路比較多,真正的柏油路和水泥路只是在一些主要街道。

 這種暖鞋穿在腳上,可是比做的棉鞋或者買的棉鞋強太多了,第一不怕髒,第二鞋底比較高,就算是雪下的比較大,也不容易把鞋漫著。

 這樣的話,雪也就不容易進鞋裡面。

 葉麟之前就有這麽一雙,是姥爺給他做的,不過那都是小時候了,葉麟已經很多年沒有再穿過。

 這倒不是說他看不上,而是太麻煩。

 因為已經沒有蘆葦,湖也就露了出來,這片湖一點大,最起碼有上百畝的面積。

 現在湖面上結冰了,冰上又蓋上一側厚厚的雪,看上去是那麽的美。

 葉麟把雪橇停下來,然後和陳靜一起走了下去。

 遠處就是城牆,葉麟把相機拿出來說道:“我給你照幾張像吧!”

 “嗯!”

 一望無際的雪海,遠處的城牆做背景,真的很美。

 不光是景色美,人也美,而且是一種自然美。

 這個年代的女性基本上是不化妝的,甚至說用雪花膏的都很少,特別是普通家庭,連一盒凡士林都不舍得買。

 陳靜也是一樣,同樣不舍得買,還好葉麟就知道會這樣,送給了她幾瓶雪花膏。

 拍完幾張以後,陳靜又背對著火車站說道:“葉麟,把火車站做背景給我拍幾張。”

 “嗯!好。”

 在後世,雖然西直門火車站還有,但已經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而西直門火車站也主要以地鐵十三號線為主,現在這種景色,在後世可是看不到了。

 葉麟不光給陳靜拍了照,也把這些景色給拍了下來。

 這這邊待了有半個小時,兩個人又駕著雪橇去了鼓樓。

 鼓樓位於帝都中軸線上、鼓樓東大街與地安門外大街交會處。

 與鍾樓一起,元、明、清時為帝都全城報時中心。

 帝都鼓樓大街古樸厚重,兩旁分布著四通八達的胡同、許多老字號商店與各種各樣老帝都小吃

 而後世的鼓樓大街已經沒有現在這種氣息了,倒是彌漫著時尚的氣息,古典與後現代的融合使鼓樓大街煥發新的生機。

 “暮鼓晨鍾”使全城有序可循。

 一九二四年後停止。

 後世從一九九零年起,每年除夕恢復鳴鍾擊鼓。鼓樓是一座單體的木結構古代建築物。

 灰筒瓦綠剪邊,重簷歇山項,通高四十六點七米米,通面寬三十四米,通進深二十二點四米,簷下有單昂單翹五踩鬥,旋於彩畫。

 樓底層共有拱券式門八座;南北各三座,東西務一座。北牆東側有旁門,內有登樓石階梯,南北向傾斜四十五度,共六十級,然後拐彎向西,東西向傾斜四十五度,亦有九級,。

 即攀登六十九級石階梯方到達二樓。二樓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門窗,四周有廊,寬約一點三米,帶木護欄,望柱高一點五五米,建築面積為一千九百二十五平方米。

 第三層是暗層。整座建築坐落在高約四米的磚石台基上,通寬為五十六米,通進深為三十三米。

 南北有磚砌階梯,東西為墁坡路。

 鼓樓總佔地面積約為七千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一點二五米。

 更鼓,為報時器具,置於鼓樓二層上,有二十五面,其中,大鼓一面、小鼓二十四面(以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

 在後世,僅存大鼓一面。

 葉麟之所以來鼓樓,就是想把這些給拍下來,要知道在後世可是看不到了。

 這面大鼓鼓面直徑約一點五米,是用整張牛皮蒙製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入帝都時小鬼子軍隊所為。

 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

 每晚七時“定更”,擊鼓兩通,共一百零八聲,以後,每個更次都擊鼓兩通一百零八聲,直至五更(晨五時)擊最後的“亮更”鼓。

 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帝都仍流傳著“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

 鼓樓上原有銅壺滴漏一座,但早已遺失無考。

 載,“鼓樓之銅刻漏製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製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

 口安撓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

 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溫之。”

 民國以後,鼓樓曾改名為“明恥樓”,在樓上陳列了一些圖片和模型等實物,展示八國聯軍攻入帝都後屠殺和搶劫的情形,供人參觀,以示不忘國恥。

 以後還曾先後辟為“京兆通俗教育館”、“第一民眾教育館”等。

 帝都建鍾樓,始於元至元九年(一二七二年)。鍾樓舊址為元代萬寧寺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零年)建,在現基址上重建鍾樓,但不久即遭火焚毀,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重建。

 築於高大的磚石城台上,灰筒瓦綠剪邊歇山頂,四面開券門,高約三十三米,全部磚石結構,精致堅固。以後又曾多次進行修繕。

 “葉麟,這裡好漂亮啊!”

 “漂亮嗎?”

 說實話,葉麟還真沒有看出來,因為他看到的是恥辱,看到的是八國聯軍在這裡做的惡。

 “你先四處看看,我先拍點照片,一會再給你拍。”

 “嗯!”

 在後世,經過幾番修繕,這裡已經大變樣,最起碼那二十四面小鼓沒有了。

 所以葉麟要把這裡記錄下來,以後還可以拿出來看看。

 一直到天快黑下來,兩個人就一直在這裡待著。

 葉麟也拍了不少照片。

 葉麟看了一眼手表說道:“走吧,我送你回去。”

 “嗯!”

 把陳靜送回去以後,葉麟也就回去了,今天是小年,他也不可能在外面吃飯。

 也是因為這個,他也沒有讓陳靜去家裡吃飯,而是自己把她送了回去。

 葉麟到家的時候, 李冉剛把飯做好,看到他回來,說道:“兒子,去洗手吃飯。”

 李冉甚至都沒有問他一下午幹什麽去了。

 這也是對葉麟放心,如果是別的家長,孩子跑出去一下午,回來絕對會問東問西,可是李冉沒有。

 “噢!好。”葉麟答應一聲,拿著臉盆就出去了。

 現在天冷,他要先打點涼水,然後再進屋加點熱水,這樣洗手洗臉比較舒服。

 洗完手以後,葉麟還是沒有吃上飯,因為他要先給劉奶奶送飯過去,回來才能吃。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葉麟剛出了後院,就看到胡老摳蹲在他家門口吃飯。

 人家喜歡蹲在門口吃飯,葉麟才不會管那麽多,雖然胡老摳凍的發抖。

 “二傻,今天你們家出油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