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揮手,讓這些百姓不用多禮,然後對他們道:“其實都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主要的,從明天開始,將會由我柳林村劉府向你們整個楊氏縣的百姓施粥,以解楊氏縣百姓缺糧危機。”
哄的一聲,這些被錢寬叫來的百姓一下子就再次激動了起來。
在這個時候,真的沒有什麽比糧食更重要了。不少人一聽到劉顯要向他們布施粥食,頓時跪倒在地,一邊流著淚一邊向劉顯叩頭。
這些就是救命糧啊!
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已經餓得快不行了。他們自己,還有他們的家人,一天能有一點吃的,或是兩三天能有一點吃的,這就是相當不錯了。至於那些連續幾天都沒法弄到吃的百姓,都餓死了。
“安靜!你們想讓官兵聽到進來盤查嗎?都聽劉顯公子的。肅靜!”錢寬及時的再次低喝,提醒這些百姓不要大聲喧嘩。
“楊氏縣有一萬多陷入了糧食危機的百姓。就算是向他們布施粥食都需要人手。你們是我請錢寬老板去叫來的,他能先叫你們來,就說明你們都是可以信任的人,日後,就由你們蒸煮粥食,你們願意做這些事嗎?”
“願意!”
他們自然是不會拒絕,不僅不會拒絕,還躍躍欲試,恨不能馬上就開始。
“那好,現在開始分一下組,分成十組,每組十個人。”
劉顯算了算,楊氏縣一共有四個城門,每個城門外一個施粥點。然後在城內的東南角、西南角、西北角、東北角等地方設置四個施粥點,這樣可以方便城內的百姓取粥救命。
另外城中心一處,就在這間客棧設置一處,這樣就剛好分十處。
暫時也只能這樣,待過些天,把人口統計好了,那麽每一戶人家都會有固定的取粥點。這樣就能避免那些百姓到其中一個施粥點要到了粥,馬上又跑到下一個施粥點去。
糧食一共就這麽多,暫時也只能是施粥救命,不可能讓每一個百姓都真正吃得飽的。反正,每人一天,最多就是三大碗稀粥,每碗最多就是一兩米粥吧,多了就會超出糧食預算,不利於以後的計劃。這個也得要看情況,或許還會適當的增減。
事實上,升米恩鬥米仇,這種布施的事,不能一下子就做得太足,如果讓百姓習慣了這種無償的布施,就會覺得理所當然。萬一突然出了意外,沒糧了,劉顯這個布施者反而會遭受到他們的責難。
這些禦人之術,這些道理後代人一般都明白。
再到差不多可以控制楊氏縣時,那就不是施粥了,直接借糧給他們,嗯,免息借糧。當然,借了劉顯的糧,那麽就得要為劉顯做事了。
當然,劉顯不是那些地主土豪,並不會將他們當作是奴隸一樣剝奪他們的勞動成果。所謂的為劉顯做事,其實就是為他們自己做事,他們也一樣會收獲財富,應該是他們的,劉顯不會貪墨,更不容許下面的人貪墨。
劉顯只是給他們謀劃一個可以讓他們自力更生的活計,給他們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一個美好未來的路子。讓他們看得到美好生活的希望,然後暴發出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只要將來百姓人人手頭上都有些余錢了,那麽劉顯的許多事才可以搞得起來。
這百來個百姓,婦人居多,僅就只有三十來個成年男子。
劉顯將這些分成十組,每組分派三個男子。這三個成年男子,負責取水,負責弄來柴火,
反正每一個小組,重活兒都得要這三個成年男子來做。 十人一組,人手並不會多,除了三個男人所負責的事之外,另外還得要有一個人量米洗米,一個人負責看火,余下的四、五人,輪翻做事以及分發粥食給百姓的事。
另外,除了這十個人之外,張則已經讓人從柳林村調來了三十多個婦人,她們也會分給每組三人。一個負責監督每組的百姓做事的情況,一個負責供應糧米,一個負責分發粥食時候的監督。
這樣,也就剛剛好。
很快就分好了組,劉顯讓他們互相認識一下,記住自己的組員。
人分好了組也不算完,還有最基本的炊具等等。每一個施粥點,估計得要同時煮十鍋粥以上。每一鍋粥,估計就是三十大碗左右,十鍋也就是才兩三百大碗。
每一個點,被分流開後,少說都會有一千多人去取粥,要連續煮上三輪才夠分發。每人一天三碗,這就等於要不停的煮粥才行。
到時候,劉顯估計也還得要增派人手,好讓這些幫忙的百姓能有時間休息一下。
至於炊具, 主要就是大鐵鍋。
但是現在鐵鍋都缺,這百來個百姓,分別來自於數十戶人家的人。就是這數十戶人家,一共都湊不出十隻鐵鍋來。沒有辦法,誰的家中還有余糧錢財?鐵鍋也是鐵器,早就砸了拿去賣了。
這種砸鍋賣鐵的事,還真的不是傳說,而是很現實的事。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
現在劉顯對於這些小事都關注,只不過是想做到心中有數罷了。其實,具體的,可以直接吩咐鄭伯或是錢寬等人去做就行。
劉顯讓他們也不用回去了,只等明天天一亮,就開始去預設的地點去準備,為了激勵他們,劉顯將挑進城來,還剩下小半的魚兒讓人做了,讓他們飽餐一頓。
錢寬的客棧,除了當街的樓閣鋪面之外,後面還有三個小院。劉顯等人佔用了一個小院,另兩個,就讓這百來人按男女分開,先在屋裡將就過一夜。
劉顯這一夜並沒有休息。
因為他要寫布告。
還好,劉顯的毛筆字也勉強算是拿得出手,只是不太懂寫這個時代的繁體文字。
不過沒關系,無論是鄭伯或是錢寬都懂,劉顯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思寫了一份出來,然後三人一起再抄寫。
抄寫了數百份之多,這也還不算完,還得要讓柳雪、梁成、梁橫這三個丫頭小子,還有陳根、陳石、劉富三人一起背熟。
沒法,這個時代的百姓,大多都目不識丁,寫了布告,拿去張貼的時候,還得要有人讀出來讓百姓知道才行。
而宣讀布告,就是他們明天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