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嶽父是劉邦》第425章 越未知越可怕
要說拚盡全力戰勝對手多少還會有點兒勝利後的喜悅,對手傻愣愣的站在那裡等死,進攻變成單方的殺戮卻讓趙王張敖高興不起來。
於是趙王張敖決定給海岸上的吳軍最後一次機會,他專門派人登岸命令吳國士卒馬上投降。
而這個行動卻被吳軍將領視為心虛的表現,只收獲了一波嘲諷。
“自作孽不可活!”張敖很是無奈的看著岸上的吳軍說到。張敖很是為岸上的這些人可惜,給了他們機會不知道把握。
此時岸上傳過來一片喧嘩之聲,吳國的軍卒不斷的向著海面上的趙國軍隊叫喊辱罵,可能他們覺得剛才趙王張敖讓他們投降是侮辱了他們,他們想報復回來。
看著吳軍士卒搖旗呐喊的樣子,張敖松了一口氣。
“瞄準在陣前叫罵的那群人,特別是中心位置,來一次覆蓋射擊。”張敖對艦隊下達了射擊命令,然後就在甲板上靜看結果,張敖看到那些叫喊的吳國士卒明顯的簇擁著某人,張敖希望吳國的主將能出來湊熱鬧,如果那樣戰事就簡單了。
戰艦上的火炮都是提前裝填好的,要想開火很容易,由於張敖要求齊射,隻多了一點兒各船協同的時間。
張敖沒有等太久,巨大的的炮聲傳來,巨大的戰艦也跟著一顫,張敖抬眼望向吳國軍營方向,剛才還在那裡叫陣的吳國士卒現在已經全部倒在了地上。這其中只有少部分人是嚇得癱倒在地,其他的人則是身上出現了一個個的血窟窿,死的倒在地上不動了,受傷的在地上翻滾哀號。
“登岸!”趙王張敖決定不再等了,派出趙軍士卒開始登陸作戰,剛才那一輪炮擊如果能將吳國人嚇跑最好,如果嚇不跑繼續抵抗那就練習一下步炮協同,讓趙國士卒在炮兵支援下作戰。
數百條小船被放入水中,趙國的士卒登船用力的劃動船槳,向著海岸遊去。
這個過程中戰艦上的大炮已經重新裝填複位完畢,有了剛才一輪的射擊炮手們調整了射擊諸元,對下一輪的射擊更有信心了。
進攻的趙軍的小船很快靠上了海岸,士卒們下船迅速的在岸上集結在一起作好了發起衝鋒的準備。
趙王張敖抬眼望著吳國軍陣的方向,這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有士卒逃走的跡象,看來這一戰在所難免了。
趙王張敖眼看著趙軍的登岸部隊全都集結完畢,卻沒有等來要求火炮支援的信號。
張敖正在奇怪,岸上用話語傳來信息,前面的吳國士卒全部都投降了。
“全部都投降了,走,上岸去看看。”張敖很是奇怪,本來張敖為了不造成太多的殺傷,沒有下狠心命令戰艦全力向在炮火射程內的吳國軍陣開火,只是消滅了那些叫陣最歡的吳國人,為此張敖還擔心吳國士卒一下子跑散了,這場仗打成了擊潰戰,以後想清除逃跑的吳國士卒還要費許多力氣,這下倒好吳國的士卒全體投降了。
張敖乘小船登上了海岸,來到陣前才看到,前方吳國的軍陣似乎矮了一節,吳國人連兵帶將全都跪在了地上,這還真是低人一頭的感覺。
趙國的士卒不敢大意,小心的將這些投降的吳國人圍住,然後讓他們一隊一隊的上前交出武器,吳國士卒順從的沒有一點兒反抗的表示。
張敖命人帶了幾個吳國士卒來審問才明白,這些吳國人是被大炮的射擊給嚇壞了。
越是未知的越可怕,吳國人從來沒有見過火炮這種東西。就在剛才,以他們的理解能力只能是看到了一件神密事件。
他們看到的是大隊的吳國士卒正在那裡群情激昂的向趙國人罵陣,趙國人的大船上突然升起了一團團的煙霧同時伴著陣陣的閃光,然後傳來連續不斷的巨響,這邊正在叫陣的吳國士卒一下子全都倒在了地上,許多人身上滿是血窟窿。戰場上死人大家都見過,可是這樣齊刷刷的一起死掉這麽多人誰也沒見過。
吳國人馬上對其中的因果進行了聯想,這些人的死肯定是與向趙國人罵陣有關,而趙國人殺死他們的手段則是船上的響聲和煙霧。這種殺人的場面吳國人從來沒有見過,不由使他們聯想到有關趙王張敖海外尋仙的傳說,看來趙王在船上藏了什麽厲害的寶物,誰要是對趙王不敬,定然會有性命之憂。罵趙王算不敬,如果現在拔腿就跑會不會引起趙王的不快。吳國人很是糾結,最後乾脆跪在地上向趙軍投降了。一切事情都要先保住性命才好說。
“命令隊伍快速上岸,準備向內陸推進。”趙王張敖見這些吳軍順利的投降, 倒省了他很多時間,隨即下令加快了行動的速度。
當看到一隊隊的趙國士卒登上海岸,吳國人已經慶幸自己投降的早了。軍隊的戰鬥力與士卒本身有關,但最直觀的還是軍隊的窮富。
此時的趙國軍隊刀槍耀眼奪人心魄,身上的甲胄鮮明令人羨慕。
趙國軍隊現在的武器已經全部換裝成了鋼鐵製品,鋼鐵經過打磨顯得比青銅製品更加明亮,而且趙國軍中身著甲胄的士卒比例很大,這充分顯現了趙國軍隊的富有。
要知道在別的地方製作一套甲胄是很費功夫的,要花費很多錢。而在趙國由於實現了工廠化生產,甲胄製造的成本下降了不少。而且這些年趙國確實是富有了,趙王張敖可以給自己的士卒提供更好的防護了。
“大王,我願意為您帶路去收復前方的城池,如果您信的過我的話,我可以進城勸城內的人投降。”吳國投降的將領被帶到趙王張敖面前時充分把握住了機會。能當上將領的人果然與普通士卒不同,他的這一選擇有可能丟了自己的性命,更大的可能是今後他仍然生活的比其他人更好。
對於帶路黨張敖並不排斥,這主要是看為誰帶路,如果為趙國帶路,張敖當然舉雙手歡迎。
“接下來就看城內的吳國人識不識時務了。”張敖當然不願進行更多的殺戮,能夠兵不血刃取得勝利,他也是願意看到的。
喜歡我的嶽父是劉邦請大家收藏:()我的嶽父是劉邦更新速度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