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嶽父是劉邦》第428章 利益分配
吳王劉濞在廣陵城內嚴陣以待,只是這個等待的時間有點兒長,城外的趙軍進攻節奏明顯的慢了下來,跟一開始急火火的樣子完全不同了,雖然趙軍每日裡還在不停的進行炮擊,弄得城頭上的吳國士卒根本不敢自由活動。而且每日裡趙國人也象征性的到城下騷擾一番。但吳王劉濞相信這些都不是重點,趙國人進攻的重點一定是地道。趙國人一定在什麽地方默默的挖著地道,準備突然之間從地下衝出來。

等待往往令人感到煎熬,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等待的時間久了,會希望他早些到來以便有個最終結果。

現在吳王劉濞就是這種感覺。吳王劉濞在廣陵城內等的百爪撓心,最後他決定到城頭上去看看,沒準兒可以發現趙國人挖地道的方向。

吳王劉濞沒有敢去到東門的城樓,生怕被趙國軍隊發現了,招來一陣炮火。他隻帶了幾個隨從登上了一段不起眼的城牆,躲在垛口後邊偷偷向外觀看,按說趙國人挖地道,需要向外運土,怎麽也會留下痕跡。

吳王劉濞正在仔細觀察,突然間一聲巨響,吳王劉濞所在的位置一大團的煙塵升上了天空,不但吳王劉濞沒影了,連城牆都倒塌了十幾丈長。

吳王劉濞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趙國人確實在挖地道,但他們卻沒有通過地道衝入城內的打算,而是將地道挖到了城牆之下,在城牆下又擴大成一個巨大的地下室,趙王張敖命人在地下室內堆滿了炸藥。在城外的軍卒作好了進攻準備之時,趙王張敖下令點燃了火藥,而這個時候吳王劉濞卻鬼使神差的站到了埋好炸藥的那段城牆之上。

隨著爆炸吳王劉濞飛上天空,城外的趙國軍隊也接到了進攻的信號,喊殺聲四起,先鋒部隊湧向了城牆上被炸開的缺口。爆炸點附近的吳國人早就被氣浪掃蕩一空。遠處的吳國人更是嚇傻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陣式,哪裡還敢過來阻擋趙國,趙軍進入廣城內,城中的吳國人沒了主將,不是逃跑就是當場投降。趙王張敖和公主劉樂終於佔領了廣陵城。

令趙王張敖奇怪的是在王宮之內卻怎麽也找不到吳王劉濞,難道吳王劉濞逃跑了?如果是那樣就比較麻煩了,這仗還要打下去。

通過審問趙王張敖終於得知吳王劉濞去了城牆,連趙王張敖都沒有想到吳王劉濞的運氣會這麽壞,張敖馬上讓人清理被炸毀的城牆,一來是防禦的需要,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吳王劉濞的屍體。

趙國士卒一陣忙碌終於在土堆裡邊把吳王劉濞的屍體找了出來。

結過王宮中人的辨認,是吳王劉濞無疑。張敖對外宣布吳王劉濞已死。

此時吳國的帶路黨迎來了最風光的時候,他們帶著趙王張敖的命令,四處出擊,號令趙國軍隊還沒有到達的城池中的吳國人投降。

連吳王劉濞都死了余下的吳國人再抵抗就沒有了意義,帶路黨所到之處,吳國人聞風而降。

吳王劉濞的叛亂結束了,張敖與劉樂除留下少量軍隊控制局面外,命令大部分士卒返回了趙國,同時上奏折請求太后派人員接管吳國,為了不引起其他人過多的聯想,張敖與劉樂同時返回了長安。

張敖與劉樂進到長樂宮見到太后呂雉時只見一個個諸侯王全都規規矩矩的坐在那裡。

“趙王張敖到了,吳王劉濞伏誅,現在可以來的諸侯王都齊了,你們說這推恩令能不能實施啊?”太后呂雉開口詢問。

“能實施,能實施。一切聽太后安排。”諸侯王一個個點頭如搗蒜。

此時別說實行推恩令,

即便是太后呂雉下令撤了他們的封國也不會有人當面反對的。太后的女兒姑爺都是猛人,所以太后說什麽都是對的。

“趙王接下來有什麽打算?”這才是今天的關鍵問題。張敖和劉樂迅速的從吳國撤回來,表明了態度,這讓太后呂雉多少有了點兒底氣,但這個問題不解決,太后呂雉也是寢食難安。

“啟稟太后,我在出海尋仙的時候在海外發現了許多海島,我把他們命名為東瀛和瀛洲,島上景色優美很適合居住,只是有不少土人經常騷擾,我懇請太后恩準我把趙國軍隊帶到東瀛和瀛洲平定那些土人。在東瀛局勢穩定後我準備繼續向東出海尋找仙人洞府。”張敖十分平靜的說道。

在場的人除劉樂外聽了張敖的話都是大驚,他們都沒有想到會有這麽一個結果。現在趙王張敖是權勢最大之時,趙國的軍隊充分顯示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短時間內橫掃一國,現在大漢國內幾乎沒有人能把趙王張敖怎麽辦的人。在這個時刻趙王張敖竟然願意把趙國軍隊派到海外,他自己還要到海外尋仙,實際上就是退出了大漢國權力的爭奪。聽到張敖的話最高興的當然是太后呂雉了。在召見趙王張敖之前太后呂雉已經做好了各種讓步的可能,也確定了堅守的底線,作好了進行艱苦鬥爭的準備。趙王張敖上來就主動退出了,這讓太后呂雉感覺有勁沒處使了。

“趙王出海一定要注意安全。”太后呂雉不能表現的太過歡喜,最後還是委婉的同意了趙王張敖的想法。

在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所有的利益都交還給了太后,大漢國近期不會有大的紛爭了。

“公主有什麽需要的嗎?”張敖既然表現出不爭的態度,太后呂雉也不能一點兒好處也不給。

“我倒沒什麽需要,只不過想替商賈求個情,商賈們販賣貨物使得各地互通有無,對大漢國還是有功的,希望太后和在座的諸侯為商賈們行個方便,不要阻礙商賈做生意,今後我也將在各地開商店辦銀行,還需要大家的保護。”劉樂沒有為自己說話,反而為天下商賈求了個情。

“我們一定會大開方便之門。”諸侯們馬上連聲應諾,諸侯王們也不傻,他們之所以坐在這裡最早的起因就是吳王劉濞禁止了趙國商品在吳國的流通,才引得趙王張敖急眼了提出了推恩令,最終結果是吳王劉濞連性命都搞沒了。因為低賤的商賈的事與趙王張敖作對真是有點兒不值得。

“既然大家都認可,我大漢就制定法律,嚴禁任何人對商賈的經商行為進行阻撓。”既然大家都同意,太后呂雉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大殿上的眾人聽了太后呂雉的話紛紛稱頌太后英明,大殿內一片和諧的氣氛。

“太后,有匈奴人的使者前來,說是有國書呈獻於太后。”一個內侍進來向太后稟報。

在場的眾人都安靜了下來,匈奴人挺長時間都沒有什麽動靜了,這次送國書來該不會想搞什麽事情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