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嶽父是劉邦》第210章 投資辦廠
此時的劉邦深感分封製的不方便,趙國名義上在劉邦的統治之下,劉邦卻得不到什麽利益。張敖願意可以在每年給劉邦朝貢一些物品,如果不高興劉邦會什麽也得不到,趙國的內政軍事都不在劉邦的控制之下。

劉邦很羨慕趙國的羊毛紡織技術,準備派人去找張敖要,可派誰去卻成了個難題。

理論上應該派與張敖關系好的大臣去。但張敖似乎不太喜歡走動,還真沒聽說張敖與朝中大臣誰關系密切。

“對了,派劉敬前往,這事定能辦成。”劉邦忽然想起了一個合適的人選。劉敬就是先前的婁敬,因為在劉邦被困白登山之前婁敬曾極力勸劉邦不要孤軍深入,劉邦不聽最後被圍。劉邦後認為婁敬才能非凡,在從白登山脫險後劉邦對婁敬大加封賞,不但給婁敬封了侯,還賜姓給婁敬,婁敬自此就變成了劉敬。

劉邦要派劉敬前往趙國不光因為劉敬的才能,還因為在劉敬因勸阻劉邦被抓起來的時候,張敖很想把劉敬從劉邦手中要走。說明張敖對於劉敬還是挺看中的。

劉敬被叫到了劉邦的面前,在出使之前劉邦還是想叮囑劉敬幾句。“劉敬我準備派你到趙國去一趟。”劉邦上來先讓劉敬明白找他的目的。

“臣怕是不能前往。”劉敬聽劉邦說完,身子一哆嗦,當時就張嘴回絕了。劉敬感覺趙王張敖十分痛恨他,上次見面直接就把劉敬打了一頓,前方匈奴議和時張敖看劉敬的眼神分明是要殺人。劉敬寧可得罪劉邦也不想去見張敖。

“朕派你去趙國是有重要事情要辦。”劉邦不高興了,什麽時候自己說話不管用了,自己還沒說派劉敬去趙國幹什麽,劉敬就拒絕了,劉邦感覺很沒面子。

“陛下有事請講。”劉敬抬眼偷瞧,正好遇到了劉邦的目光,心中不由一驚,皇帝的話怎麽能直接反駁,他馬上轉變態度虛心聽劉邦講解。

“朕自稱帝以來每日裡掛念著大漢的百姓,想方設法讓百姓過的好一些,怎奈大漢國戰火剛熄,百姓生活還很困苦,近日聽聞趙王張敖製造出來利用羊毛紡紗織布的紡車和織布機。朕想如果張敖能將紡車和織布機在大漢范圍內推廣,我大漢百姓就不會因為穿衣問題發愁。”劉邦把理由說的冠冕堂皇。顯示出自己一心為百姓的樣子。劉敬聽後當時就明白了,有關羊毛布匹的事劉敬也有所耳聞,張敖能夠把趙國織造的毛料布匹賣到長安城,定然從中賺了不少錢,這時去趙國讓張敖把紡織羊毛的技術交出來,那不是斷張敖的財路嗎?有道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到時張敖非動刀子不成。

“我只怕趙王張敖不肯把紡織羊毛的方法公之於天下。”劉敬覺得去趙國成功的機會不大,只是不知劉邦強硬到什麽程度。

“如果張敖不願意教大漢百姓紡織羊毛,讓他送關中百姓一些織好的布匹也行。”劉邦也覺得直接向諸侯王伸手有失身份,最終還是退縮了,告訴劉敬如果張敖不願意給就要點兒東西得了。

“臣會盡全力辦成此事的。”劉敬松了一口氣,還好劉邦的要求不高。

十分罕見的皇帝劉邦派大臣來到趙國,趙王張敖對這件事很重視,帶領趙國的大臣們親自接見了劉敬。

“不知侯爺遠道而來有何賜教?”禮儀程序走完,客氣話也說了,張敖直奔主題向劉敬提問。

“皇帝陛下對趙國的毛料布匹很是喜歡。”向張敖要東西劉邦沒好意思直接下旨,而是讓劉敬帶話,劉敬字斟句酌轉著圈想著怎麽提出來。

“陛下喜歡就好,

是否我送給陛下的布匹不夠用,如果需要我可以再向陛下進獻更多的布匹。”張敖出奇的大方,他不怕劉邦使用新布料,如果劉邦成為新布料的代言人,對於布匹的銷售大有好處。劉敬聽了張敖的話很是感動,覺得趙王真是好人,先前那麽大的恨意,這次還是按照上賓的禮儀接待了劉敬,給足了劉敬面子,布匹的事還沒等劉敬要張敖就同意給了,只有忠於陛下,寬宏大量之人才有這樣的胸懷。想到這些劉敬的膽子也大了起來,說道:“皇帝陛下不是個自私之人,陛下在自己吃飯穿暖之時也常為大漢百姓打算。如今大漢百姓生活還很困難,所以陛下希望趙王能將紡車和織布機提供給大漢百姓,也讓其他地方的百姓和趙國的百姓一樣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這恐怕不行吧。”張敖沉思著說道。

劉敬一聽果然張敖舍不得放棄到手的利益, 只能采取賣慘的手段,說道:“趙王,現在天下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還大有人在,如果趙國的紡織技術推廣開來將是極大的善政。”

“本王不是不想推廣趙國的紡織技術,只是按你說的將紡車和織布機交給大漢百姓,大漢百姓也不見得能織出合格的布匹來,這裡涉及到羊毛的整理,洗滌等多項技術,而且一家一戶的紡織並不能有多大的產量,即便是百姓織出了布匹,也要有人收購才能換成糧食,才能換成錢。如果想見效快還得像趙國這樣開辦紡織廠,但建紡織廠需要先投入大量的錢財,還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否則會搞的一片混亂,最終非但不能改善百姓生活,還會折了本,浪費皇帝陛下有限的資源。”張敖替劉邦想的倒很周到。

“那可怎麽辦?”劉敬聽張敖的話似乎很有道理,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這些紡車、織布機都是劉敬弄回去的,最後事情沒成功,不可能說皇帝陛下決策失誤,失敗的帳很可能要記在劉敬的頭上,這對劉敬的仕途很有影響。“陛下既然為天下百姓著想,我當然要大力支持,現在我們趙國對於羊毛紡織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建立紡織廠更是駕輕就熟,我可以派人到長安,由趙國出錢出人建立紡織廠,招收長安的百姓來工作,按照趙國的方式給他們開工錢,既生產出了長安人需要的布匹,也給長安百姓增加了收入,只是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同意?”張敖一副忍痛大出血的樣子。

“這事我需要向陛下請示。”對於張敖的建議劉敬還真做不了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