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嶽父是劉邦》第218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
張敖帶著劉盈在邯鄲城的大街上閑逛,最吸引劉盈注意的就是高大的趙國圖書館了。

看到趙國圖書館,張敖忽然想起來可以想個辦法提高一下劉盈的聲望,現在是劉盈爭奪太子位的關鍵時刻,在百姓中的聲望也是重要的籌碼。

在大漢評判皇位的繼承人無外乎文治武功兩個方面。

單論武功,劉盈就不用想了。張敖看著劉盈也很是無奈,劉邦高大英俊的長像劉盈一點心也沒繼承,反而生的白淨斯文,也難怪劉邦說劉盈不像他。這話不能仔細琢磨,越琢磨越亂。

而劉邦的其他兒子的身體素質是相當好的,劉如意現在只有十歲身高就已經不低於一般的成年人,動手比試普通的護衛都不是對手。而被張敖送到長安的趙姬應該快給劉邦生小兒子劉長了,劉邦的這個小兒子劉長更是不得了,據說力能舉鼎,平時打架鬥毆用一把大錘,後來審食其就是被劉長用錘砸死的。

就連劉樂也長得四肢修長,體型勻稱,總之劉邦的兒子大女都是運動好手,期間只有劉盈這麽一個另類。劉盈既然武的不行那就在文治方面作文章,那樣百姓喜歡,朝中的那些文臣更會喜歡。

“太子,你派人去找周昌,讓他編寫十二句吹捧皇帝陛下的話,然後說是你寫的。”張敖覺得拍馬屁這事還是讓別人來乾比較好。

“好,我這就派人去找周昌。”劉盈根本沒想張敖準備幹什麽,他現在還沉浸在跟著張敖到處跑的興奮之中。

“走,回王城了。”張敖為了不讓靈感跑掉,準備把想到的東西都記錄下來。

“這就回去了。”劉盈有點兒舍不得。“回王城我給你做一些好玩的東西。”劉盈的到來開闊了張敖的思路,有許多以前沒時間做的東西,張敖覺得現在可以做了。

太子的使者到了代國求見丞相周昌。

周昌有點兒奇怪,太子到趙國跟著張敖見識一下社會真實的狀況的事周昌是知道的,可太子為什麽派人找他周昌就不明白了。

“太子說請丞相編寫十二句稱讚皇帝陛下的話。”使者傳達了劉盈的意思。

“太子為什麽要編寫這樣的話。”周昌覺得怪怪的,太子平日很是內斂,不乾這麽肉麻的事,怎麽直接讓別人吹捧自己的老爹。

“太子說要把這十二句話公之於天下,就說是太子說的。”使者也不想瞞著周昌。

“為什麽讓我編寫。”周昌有點兒不高興了,太子吹捧自己的老爹也就算了,怎麽還讓我給你編詞,自己連腦筋都不動。

“太子說了,編寫這些話只有丞相水平最高,皇帝陛下知道了才會高興。”全都按張敖的原話轉達。

“知道了。”周昌有些高興,這是太子承認我的水平了。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對,太子這不是說我拍劉邦的馬屁水平最高嗎。

不過周昌是個聰明人,覺得如果讓劉盈把拍劉邦馬屁的話公之於眾,人們定會更加關注太子。這對太子鞏固太子之位還是有好處的。

只是周昌不知道劉盈準備用什麽方法將這些話公之於眾,難道派人到處去宣講,那樣的效果也不會太好。

疑惑歸疑惑,周昌的才能還是很好的,沒用一會兒功夫周昌就寫好了二十四條對劉邦歌功頌德的話,交給了使者,使者飛馬回到了邯鄲。

“周昌果然有才能,這拍馬屁的水平就是高,這些話我想都想不出來。”張敖帶著太子劉盈一邊看著使者帶回的字條,一邊不住口的稱讚。

來到這個世界,張敖覺得自己的知識水平還算高的,但涉及到古文張敖知道自己的斤兩,

編寫拍劉邦馬屁的詞句的事只有交給他人了。環顧周邊文采最高而且願意為太子劉盈乾活的也只有周昌。看著周昌寫來的詞句,張敖心中也是暗笑,周昌為人一向耿直,被劉邦騎在脖子上都沒說一句求饒的話,這次為了太子不知發多大的愁,才肯寫出這些讓人看了臉紅的話。看來周昌對太子是忠心的。

“這怎麽用?”劉盈好奇的問。

“你挑一下找出十二句話,你認為寫的最好的,然後公之於天下說是你對皇帝陛下要說的心裡話。”即然最後的版權屬於劉盈,那讓劉盈最終定稿好了。

“堯舜禹與,睥睨天下,威儀天下,皇恩浩蕩,萬民景仰,勤勉為政,英明神武,愛民如子,勤政為民,雄才大略,文韜武略,勵精圖治,千古一帝,萬壽無疆,恩澤天下......”劉盈讀著上面的字覺得臉上有點兒發熱, “這不太好吧。”

“這沒什麽不好的,所有的話都發自於太子的肺腑。皇帝陛下知道了自是喜歡。”張敖通過幾千年的經驗總結,發現不管多麽偉大的人在被別人吹捧時都是感覺舒服的。

“這會有人看嗎?”劉盈還沒弄明白張敖要幹什麽。

“當然有人看,而且還會天天看,日日看。你看我們弄的這叫作掛歷,這最上方用大字印上你稱讚皇帝的話,可以寫:皇帝陛下皇恩浩蕩,萬民景仰,落款是太子劉盈。再下面是用小字印上去的每月的日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左右,我們做一大批這樣的掛歷,贈送給百姓,人們看這掛歷就可以精確的知道每天是什麽時候了。”張敖對大漢的計日方法也是一頭霧水,想知道哪天發生的事情,還得推算,所以乾脆推出更為科學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歷法,希望能夠普及用年月日記日期的習慣,以後史學家在記載什麽事情時會有一個準確的日期,沒準對後來的穿越者有大好處。

“您怎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劉盈聽張敖講解掛歷的用法,心中也是疑問多多。“確定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涉及到複雜的天文學知識,以後慢慢再講給你。你現在就記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每小時六十分鍾。”張敖的掛歷都是從後世抄來,想要解釋清楚確實很困難,只有讓人死記硬背了。

“一天不是十二個時辰嗎?您怎麽說是二十四小時?”劉盈覺得張敖列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