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嶽父是劉邦》第201章 暴走的呂產
張敖聽了報告很是吃驚,呂祿、呂產兄弟同張敖關系不錯。

張敖正是利用他們二人販賣食鹽,可呂澤剛死呂產這個作兒子的不能為了錢就到處跑。

吃驚歸吃驚,人還是要見的。

“我要與趙王單獨談談。”呂產與張敖見面後一反常態表現的十分暴躁,以前呂產給張敖的印象是很沉穩的人,跟呂祿在一起也是呂祿的話多,呂產的話少。這次見了張敖氣質完全不同。咦,少了一段!喜歡請大家收藏:()更新速度最快。

“趙王親自參加了剿滅韓王信之戰,對韓王的軍隊可了解。”呂產急匆匆的問道。

“我與韓王信交過手自是了解他們。”張敖不明白呂產為什麽問這個。靠,又少了一段!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他們的實力不怎麽樣。”這話張敖說的沒問題,當初韓王信帶領六萬大軍加上兩萬匈奴人騎兵,被張敖殺的大敗。

“那為什麽被擊潰的韓王信殘部可以對有重兵護衛的我父親發動突襲,刺殺了我父親後全身而退,我一定要查出我父親是怎麽死的。趙王你與韓王作過戰,對韓國比較熟悉,你一定要幫我。”呂產激動的喊了起來。

“別急有話慢慢說。”張敖安撫著呂產的情緒,對於呂產的請求張敖也是愛莫能助。如果了解其他人的情況張敖還可以憑歷史知識多了解一些,唯獨呂澤史書上卻語焉不詳,有關呂澤的事沒什麽記載。作為同劉邦一起在沛縣造反的老人,而且還是劉邦的大舅哥,這就有點兒反常了。

跟張敖說完,呂產的情緒得到了一些宣泄,情緒穩定了一點兒。這才把來趙國的目的對張敖說了。日,沒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鍾記住,()。

呂澤一死呂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維系著整個呂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沒了,其他人一片迷茫。

好在劉邦很念舊情,安排人對呂澤厚葬,並且將周呂侯之位傳於呂澤的長子呂台。

呂產是呂澤的二兒子,跟提線木偶一樣參加了呂澤的葬禮。

不管地位高低,兒子對老子的感覺都差不多。呂澤在時呂產覺得他囉嗦,當呂澤沒有了呂產卻希望呂澤能多說幾句。

在辦理葬禮的過程中呂產就在想,呂澤作為大漢軍隊的高級將領,還是皇親國戚,平常的守衛都十分森嚴,怎麽就會讓韓王信的殘兵鑽了空子。

呂產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他下決心要把呂澤殉國的事弄個清楚。

呂產雖然同呂祿一起去過各地,可接觸的都是官員貴族,對於各地的情況呂產是不清楚的,這時呂產想到了張敖,張敖年歲不大經歷的事情卻比呂產多了許多,又在韓國作戰過,呂產覺得張敖能夠幫上忙,另外呂產覺得張敖是可信任的人,定能幫助他解開呂澤殉國的謎團。

“你先回長安,調查周呂侯怎麽死的事情我可以派人去幹。”張敖也覺得事情並不是看上去那麽簡單。

“我要親自去。”呂產固執的說道。

“很危險的。”那夥人既然連呂澤都敢殺,再殺個呂產也不是大問題。張敖可不想讓皇后呂雉剛死了哥哥,又搭進去一個侄子,如果真是那樣皇后呂雉非吃了張敖不可。

“我不怕死。”此時呂產顯示出來了年青人的勇氣。

“你不怕死也不行,你去調查,對方肯定知道你要報復,早就躲的遠遠的,你怎麽找到事情的真相?所以調查要暗中進行,你更不宜直接出面。”張敖現在想的就是怎麽把這個小祖宗勸回長安,

千萬別在這裡出事。“我總覺得我父親的死是個陰謀,自跟隨皇帝陛下起事抗秦,我父親經歷的戰事不知凡幾,卻在重兵保護之下隕命。”呂產覺得張敖是可以信任的人,把多日以來自己思考的問題說出來了。

“你不要多想世事多有意外,死者已矣,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活下去,你要想方設法保證呂家的安全。”政治鬥爭是殘酷的,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張敖相信如果有能對呂澤下手的勢力,呂產跳的太高的話必然會受到打擊。

“我父親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嗎?”呂產多少明白了張敖的意思,可心中還是有所不甘。

“公道自在人心。你不要著急,事情的真相總會浮出水面的。”張敖也只能安慰呂產。

“多謝趙王提醒,我會慢慢調查此事。”呂產顯出以前所沒有的穩重心態,經歷變故逐漸走向了成熟。

張敖又與呂產會談多時,細心的開導,呂產才答應不采取過分激烈的舉動後離去了。

張敖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危險了,如果呂澤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一場陰謀,那陰謀的策劃者必定能從中得到好處。

現在的漢國當然是以劉邦為首的劉氏集團勢力最大,同時跟隨劉邦反秦滅楚的功臣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團結在一起形成功勳集團。而皇后呂雉依靠自己的呂氏家族成員組成的外戚集團也慢慢強大。

外戚集團要推出的代表就是太子劉盈,如果劉盈能繼承帝位,皇后呂雉的勢力將變得無比強大。外戚集團的支柱一是呂雉的皇后地位,另一個就是在軍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呂澤,呂澤一死,外戚集團塌了半邊天,甚至會威脅到劉盈的太子之位。如果這樣看呂澤死後得利最大的是一心想換太子的劉邦。

按照這個思路想下去張敖都覺得危險,接下來不是劉邦繼續削弱外戚集團,就是呂雉進行反撲,而天然被認為是外戚集團一分子的張敖必然是受打擊的對象。張敖覺得自己趙王的位子坐得更不安穩了。

接下來的日子大漢國的氣氛變得肅殺起來,越是地位高的王公大臣,越感覺到不一樣的氣氛。

先出手的是劉邦。

在呂澤死後不久,劉邦提出讓年僅十歲的劉如意任代王,統領代地,並派大臣陳豨和周昌任相國輔佐他。

對於這個決定沒有人提出外對意見,這下張敖又多了一個新鄰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