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萬歷盛世》第二十三章 吏部尚書爭權
  隆慶六年九月初一日的上午,朱翊鈞剛上完經文課的日講,正於暖閣內親覽奏疏,就聽司禮監秉筆太監張宏念到了張居正的奏本,而奏本內容自然是請求皇帝增補閣臣。

  朱翊鈞也猜到時下要增補新的閣臣,內閣大學士從三楊以後,權力便逐漸增加,到嘉靖以後更是因掌部事而漸漸居於六部之上,漸漸的入內閣已經成為文官們最高的追求,所以,如今增補內閣大學士,算是大明的一件很重要的人事任命。

  內閣大學士的任命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特簡,一種是廷推。

  特簡即皇帝直接下中旨任命一官員入閣或根據中官亦或內閣閣臣推薦,廷推則是由吏部會同九卿、科道官推選。

  在朱翊鈞做皇帝以前,內閣大學士的任命有特簡也有廷推的,不過還是以特簡為主,因為廷推閣臣是弘治八年才開始的,而從弘治到如今,在位時間最長的嘉靖皇帝不是一位願意讓大臣推選閣臣的皇帝,所以閣臣任命還是特簡為主。

  張居正奏請增補閣臣的目的一是顯示自己不擅權自專,二是客觀條件下,大明朝政務繁雜,內閣只有一個閣臣實在是忙不過來。

  事實上,這種增補閣臣的朝廷大事在張居正上奏之前就已經開始有了風聲,最開始是有科道官上疏建言朝廷增補閣臣,張居正當時沒有票擬而是讓皇帝親答,朱翊鈞知道這是張居正在試探自己夠不夠信任他,便直接批複“知道了”,沒有明旨要求增補閣臣,以表示對張居正的信任。

  而接下來,便已經開始有各大臣相繼走張居正、馮保的門路,畢竟大家都知道增補閣臣的事雖然皇帝沒有直接同意,但肯定是會發生的事,自然也都想靠張居正或馮保被皇帝簡拔進內閣。

  所以,馮保也聯絡張居正,希望讓潘晟入閣,很明顯,潘晟走了馮保的路子。

  而張居正接下來也就順水推舟,主動奏請皇帝增補閣臣。

  張居正主動奏請皇帝增補閣臣,也就意味著,增補閣臣已然是板上釘釘了。

  “既然是張先生奏請,朕便準允增補閣臣,不知張先生準備推舉何人入閣?”

  朱翊鈞這麽一問,等於是要特簡大臣入閣,而且是讓張居正推薦,這既是表現對張居正的信任,也是依照歷史上正統朝幼帝臨朝時的慣例,當時曹鼐、馬愉等內閣大學士皆是楊士奇、楊榮推薦的,這算是對托孤大臣的一種尊重。

  馮保此時不由得笑了笑,他之所以聯絡張居正讓潘晟入閣,便是猜到皇帝會讓張居正推薦,畢竟這也是太后的意思,而如今,在馮保看來,張居正推薦的時候肯定會推薦自己老師潘晟入閣的。

  “回稟陛下,臣推舉潘晟、呂調陽入閣!”

  潘晟是禮部尚書,呂調陽是南京禮部左侍郎。

  朱翊鈞也知道大明閣臣多從吏部和禮部堂官出,所以見如今張居正推薦的兩官員皆是禮部堂官也不覺得奇怪。

  張居正真正想推薦的是呂調陽,但他明面上還是要照顧馮保的,所以,還是推舉了潘晟。

  但張居正相信在西廂房的吏部尚書楊博不會不反對的。

  朱翊鈞點了點頭,但他沒有說話,上日講久了後,朱翊鈞算是知道上午的日講真正值得他學習的不是經文,而是經文課結束後這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在這個時候,帝國頂層的文官與司禮監太監會向他展示帝國精英們的各種利益角逐。

  名義上朱翊鈞是決策者,但事實上都是彼此妥協,

但很多時候都是張居正贏,因為張居正有李太后、自己這個皇帝還有馮保的支持。  這時候,吏部尚書楊博站了出來:“陛下,臣有異議!”

  楊博除本職吏部尚書外,還有加官少帥兼太子太師,所以也出席了日講,如今見張居正推薦潘晟與呂調陽入閣,便站了出來。

  朱翊鈞就知道楊博會站出來反對,因為這人事任命的大權吏部就應該爭一爭,身為吏部尚書的楊博如果不敢爭奪由內閣奪去的人事大權就會顯得懦弱,而楊博明顯不是一位懦弱的禮部尚書,而直接言道:

  “陛下,閣臣居中樞,乃天下重臣,不可輕舉,元輔所薦之人固為名望皆重者,然不經會推,恐令天下人不服,且也會使元輔被人構陷私護同黨之嫌。”

  朱翊鈞暗中承認楊博為吏部爭權的言論頗有力道,先是表明主旨,閣臣不能隨便由一個大臣舉薦,然後給張居正面子,沒有如不懂世事的年輕科道言官一樣直接駁斥張居正推薦的官員多麽不堪,而是說他們都是值得入閣的,但也說雖都是德高望重之輩,但如此隨便的特簡還是會令天下人不服,擺出一服是在為被張居正推薦的大臣們考慮的樣子,甚至還進一步說明這樣做也是為了張居正考慮,不讓張居正被人罵成是在扶持親信。

  當然,言外之意也是在威脅,意思是如果不會推,將會有大臣彈劾張居正扶持同黨。

  這就是三朝老臣爭權的藝術,話說的既有情商也沒有說半句廢話,而且還綿裡藏針。

  馮保剛才得意地神色消失不見了,楊博的反對讓他很不高興。

  朱翊鈞看了馮保一眼,見馮保神情不悅,他心情倒是不錯,但他也不由得為楊博暗自捏一把汗,心想這楊博也真是大膽,敢和張居正作對,不知道張居正和馮保是結盟了的嗎?

  朱翊鈞總覺得楊博應該沒這麽傻,但當他看見張居正那眉宇間的淡然之色後他才了然明白了過來,心想這或許就是張居正和楊博之間的默契,張居正知道楊博肯定會站出來反對,而楊博肯定也知道張居正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反對而真的生氣,因為他們都不想讓潘晟入閣。

  朱翊鈞雖然看明白了這裡面的門路,但也沒有自己做決定,而是繼續裝出十歲孩子的懵懂來,只看向張居正,用不解地語氣問道:“張先生,楊愛卿所說的可對?”

  朱翊鈞這個樣子在外人看來,這個小皇帝果然是只知道聽張居正的,而馮保則很是著急,心想陛下你平時不是挺機靈的嗎,怎麽這個時候就只知道問張居正了,怎麽不直接替張居正做決定,把潘晟與呂調陽直接定為內閣大學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