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朝小公爺》第186章 國朝風雲湧,魑魅魍魎多
  二月二,龍抬頭。

  時人所著之《帝京景物略》曰:“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熏床炕,曰熏蟲,為引龍蟲不出也。”

  那在潮白河邊上的新貢院已然建成,國朝張貼榜單命所有舉子三日內必須到新貢院報道。

  隨後的邸報、《帝國時報》都刊發了帝國會試、殿試新規。

  首先就是關於此次恩科由於情況較多,所以暫行的新規隻執行一部分。

  其次便是要求所有的士子進京後必須首先到貢院報道,並入住新貢院內溫書、備考。

  國朝屆時將安排翰林、大學士每五日,來講一次課。

  同時每旬安排所有舉子出遊一次,並組織進入京師遊覽、參觀。

  但必須回到貢院歇息,不得在外留宿、不得私訪朝臣。

  入住貢院期間個人物品封存保管需換上禮部提供的訂製儒衫及生活用具,舉子可帶回為開科紀念。

  科舉期間禮部會負責舉子飯食用度供應,直至結束。

  會試後不第者須領取個人物品離開貢院,殿試至放榜前在京舉子亦可入住。

  但飯食用度將不再供應,只是不收取房租供舉子暫住。

  癢生亦可持路引入住,但需負擔一定的租金……

  林林總總說了一大堆,各種新規條看的人眼花繚亂。

  總歸就是一句話:你們不是說沒規矩麽,我現在立規矩了!

  但不管舉子們心思如何,他們現在是必須要馬上趕往新貢院的。

  原因很簡單,條款上第一條寫的明明白白:三日內不至者,取消本科資格。

  不提舉子們熙熙攘攘的到新貢院去入住、感受,便說這今日早朝弘治皇帝便心涼了一半。

  “……東廠、錦衣衛等如此行徑人神共憤!臣奏請陛下懲處!!”

  那金鑾殿的台階下頓時由幾位侍郎領隊,站出來嘩啦啦一票給事中、禦史皆盡下拜。

  “臣等恭請陛下懲處!!”

  這朝堂的言官,還能有乾淨的麽……

  看著下面跪倒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言官,還有幾個侍郎弘治皇帝的心漸漸發涼。

  卻也在漸漸的變硬!

  粵、閩、浙三地大海商被查事件,原本被癡虎兒這麽一衝朕還想遲點兒再處置他們。

  沒想到啊!人家就已經溝通好大部分言官,現在一並站出來逼迫朕了!

  的確,這些個侍郎、言官們也發現如果僅僅是自己等人是難以成事的。

  所以這段時間他們也沒有閑著,不斷的跟其他言官們進行溝通、交流。

  最終大家確定下來,在東廠、錦衣衛這件事情上其他倒螭虎派支持他們的話。

  那麽他們就會在倒螭虎這件事情上,支持這些言官。

  於是現在劉大夏、馬文升如泥塑木雕一般,在朝堂上一言不發。

  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只是沉默的看著皇帝的處置。

  “朕已命刑部追查此事,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有結果了……”

  弘治皇帝說著,刑部尚書白昂便站出來躬身作揖道:“稟陛下,此案案情已近乎明了還需收尾一段即可結案。”

  什麽?!臥槽!都已經查明了?!

  頓時一眾言官、侍郎們背後陣陣發涼,但隨即一想:我們現在可都還沒有被抓呢。

  這說明無論是東廠、錦衣衛還是刑部,都沒有拿到我們的證據。

  否則的話他們早該查到我們頭上了,何至於現在還讓我們在朝堂上蹦達?!

  一念至此他們終究是放心了許多,

只是躬身道:“還請陛下徹查,盡快還良善黎民一個公道!”  良善黎民?!呵呵呵……哪個良善黎民養著上百家丁持刀備弓,還倒賣軍械?!

  哪個良善黎民走私下海勾結倭寇,還擅闖國土屠戮百姓?!

  好一個良善黎民啊!弘治皇帝微笑的看著這些言官、侍郎們,點了點頭:“朕自會關注。”

  你們……也和他們一樣良善吧?好,好的很啊!

  再望向泥塑木雕一般的馬文升、劉大夏的時候,弘治皇帝的笑意就更濃了。

  “癡虎兒不是要跟劉大夏經筵一辯麽?廷儀公,在他們辯完後朕需要看到一個結果!”

  台階下的劉大夏聽得弘治皇帝的話,不由得心猛的抽搐了一下。

  弘治皇帝幾乎沒有直呼過他的名字,都是叫他的號“東山公”以示尊敬的。

  這次……卻直呼他的名字,然而對於白昂卻叫了白昂的字。

  這其中的意味就非常的明顯了,朝堂上沒有哪個是傻子的。

  大家看弘治皇帝的這一份做派就知道了,皇帝此時已經是怒極!

  想必待得癡虎兒和劉大夏經筵一辯之後,這朝堂上又得血流成河了……

  “老臣遵旨!”

  亦是這日起, 京師開始流出幾個傳言。

  一條是東廠、錦衣衛擅捕粵、閩、浙三地良善黎民,有言官上告陛下責成刑部查處。

  然而刑部卻多加推脫,看起來應該是跟東廠和錦衣衛苟合在一起了。

  白昂那老家夥當真不是個好東西,竟是和權閹混跡一塊兒不顧這讀書人身份了。

  第二條便是說那癡虎兒所謂“大才”實則全是吹捧出來的,其詩作、話本其實是由他弟子代筆。

  他兩個弟子皆屬解元出身,為了官身不惜將自己的詩作、話本掛於他名下而出。

  而他所謂出海剿殺倭寇海盜,實際上根本就是勾結了倭寇海盜行凶殺害可憐的沿海良善人家。

  他那應天府解元之名乃是因為王華王德輝之子王守仁,為呵他卵子在他名下謂之“讀書”。

  所以點了那癡虎兒命人代筆的策論,讓他為應天府解元……

  那順天府武舉解元也是他用英國公府的名號去壓人,逼著那些人讓給他的……

  總之林林總總的傳言一大堆,無一例外皆是關於刑部、關於張小公爺的。

  但在張家莊子裡的張小公爺卻隻對這些個傳言一笑置之,讓幾個著急的弟子好好讀書!

  你特麽管那些煞筆之言乾甚?!

  不過是些許魑魅魍魎的手段而已,能耐我何?!

  我還需給他們這些個廢柴們證實一下?那不扯淡麽!

  他們還覺著吃狗屎才是大活人的表現呢,你們難道還跑去吞一坨給他們瞅瞅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