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朝小公爺》第765章 懾服9邊諸族裔,1掃弊端煉江山(完)
張小公爺凝視著自己面前的這枚玉璽,竟然一時間有些恍惚。

 牟斌激動的就差要跪在當場了,倒是烏齊業特沒有那麽激動。

 說到底他畢竟是韃靼人,沒有中原土生土長者對於這枚玉璽的崇敬。

 要知道,傳說中元朝曾經得到了很多枚玉璽。

 其中就包括了這枚傳國玉璽,而他們將許多的玉璽磨掉了印記發給下面的官員做私鈐。

 由此可見,他們對於玉璽是怎樣的態度。

 歷史上一度懷疑,傳國玉璽早已經被毀掉了。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這枚傳說中的玉璽並沒有被毀掉。

 “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這是出自於太史公《史記·高祖本紀》中,第一次關於傳國玉璽的記載。

 在這個時候,它還沒有被叫做“傳國玉璽”。

 直至班孟堅作《後漢書·元後傳》時,才正式提到了它傳世的名字。

 “初,漢高祖入鹹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

 “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禦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

 看著這枚傳國玉璽的材質,上面古樸的雕琢樣式、殘缺的位置。

 張小公爺心下已經確定,這大約真的就是那枚傳說中的玉璽了。

 史書有載,傳國璽為藍田玉所製、通體為綠色。

 其鈕為五條螭龍盤繞,印面為李斯所製蟲魚篆。

 其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王莽稱帝時漢元後摔斷了傳國璽背面一處龍角,並未做任何修補。

 這亦是後來羅貫中著《三國》中寫,傳國玉璽缺一角的來源。

 它曾幾經輾轉落到了遼人手中,而遼人則載:

 曹丕在得傳國璽後,於背面肩上增刻七個小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祖上曾言,忠武伯顏太師得此璽後本想毀去。然大汗不肯……”

 烏齊業特雖是比較平靜,但也感慨頗多。

 將自己所知的事情,向著張小公爺娓娓道來。

 這枚玉璽當時確實在元朝現世了,而太師伯顏拿到後本想毀去。

 但當時即位的元成宗鐵穆耳卻不肯,認為此舉將刺激逆反之心。

 所以許多繳獲的玉璽都被磨平後賞賜下去了,唯獨這枚玉璽卻被鬼使神差的保留了下來。

 但多任元帝,都沒有動用過這枚傳國玉璽。

 甚至他們很多似乎都將這枚玉璽忘了,直至元末洪武帝攻來。

 這個時候大元才想起來,自己還有這枚傳國玉璽。

 然而那時元朝已經無力回天了,他們只能是匆忙的帶著玉璽逃離。

 再被數次擊敗之後,這枚傳國玉璽又突然變得重要了。

 因為他們多方了解到,洪武帝非常的想要這枚傳國玉璽。

 而作為被追殺的主力,天元帝烏薩哈爾汗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命親衛將傳國玉璽帶到了朵顏三衛代以保存,因為當時局勢極為動蕩。

 或許真的是為了傳國玉璽,又或者是想要徹底的殲滅元朝最後的力量。

 總之,洪武帝不斷的發動對他的進攻。

 烏薩哈爾汗將傳國玉璽送到朵顏三衛,是希望如果自己戰敗被俘可以用玉璽將他的性命交換回來。

 然而這位烏薩哈爾汗做好了準備,卻沒有等到這一天。

 捕魚兒海一役烏薩哈爾汗慘敗潰逃,逃是逃走了。

 但卻被為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裡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殺了,以至於沒有將具體的訊息傳出。

 這下持有傳國玉璽的朵顏三衛真的傻眼了,他們也不敢對外說啊。

 更不敢將這件事情告知明廷,試探性的投靠後發現明廷的主要方向還是草原。

 同時又隱隱聽聞大明還在追索傳國玉璽,這下他們就更不敢說了。

 事情隱瞞了好幾代人,這枚傳國玉璽最終則是成為了他們的保命符之一。

 如果大明真的殺來,憑借著這枚傳國玉璽換一處容身之所當是可以的。

 所以烏齊業特小心翼翼的保存著這枚傳國玉璽,但卻不敢輕易拿出來。

 “我還以為它真的丟了,沒想到它居然還在。”

 張小公爺望著這枚傷痕累累的古樸玉璽,不由得苦笑。

 沒有人比他的心頭更加的震撼,因為後世已經找不到這枚玉璽了。

 更多的傳聞中,這枚玉璽早已經在戰火中損毀。

 然而眼前的這枚玉璽分明就不可能是偽造的,因為上面的每一個步驟幾乎都符合記載。

 蒙元並不使用這枚玉璽,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去這樣偽造。

 “你真的用它,抵你朵顏三衛之罪?!”

 張小公爺緩緩的吐出一口氣,轉過身來對著烏齊業特一字一句的的問道。

 烏齊業特低垂著眉眼,輕聲道:“此物於我朵顏三衛並不重要,我們的族人……才最重要!”

 張小公爺緩緩的站了起來,背著手走了幾步。

 “我也不是非要你的族人全都為奴,然而我大明如今缺乏勞力……”

 烏齊業特倒是也不意外,站起身來微微撫胸為禮。

 “我們可以去幫忙拿人!野人女直有著不少的部族,要三十萬、四十萬人不過些許小事爾!”

 唔……這明顯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張小公爺嘿嘿一笑,這對於大明來說倒也是好事兒。

 韃靼、朵顏三衛,甚至海西女直他都有安排。

 這些人是不能讓他們閑下來的,亦是不能讓他們繼續逍遙自在。

 他們既然已經習慣於劫掠為生,那麽就讓他們繼續發揮這種秉性。

 只是……不能在大明劫掠,至於他們去哪裡劫掠就無所謂了。

 只要不在大明,那麽他們劫掠來的丁口賣與大明……誰在乎?!

 至少張小公爺是不在乎的。

 “瑾山,你來與指揮使大人談談章程。”

 一念至此,張小公爺笑眯眯的對著烏齊業特點了點頭。

 “指揮使大人也該熟悉一下我大明的做事方式了,簪纓、京師等貨殖會是可以合作的。”

 這些可都是有發戰爭財經驗的老人渣們了,對於如何支持軍伍劫掠這事兒……

 他們可謂是經驗豐富啊!

 前腳你搶完了,後腳他們就過來買賣。

 幫你修補鎧甲、修補鋼刀,他們都帶著材料呢。

 除了大型的戰利品,一些小物件兒張小公爺是會放水的。

 但這些小物件兒對於下面的軍卒來說,已經很值錢了。

 而在貨殖會的諸位看來,那蚊子腿兒再小他也是肉啊!

 討價還價一番確定了多少銀子出手,就到營裡的軍頭那邊登記。

 銀子貨殖會的人要負責送到家裡,這點軍部會著人去查。

 哪怕是少了一文錢,軍部也會找他們麻煩。

 能進來交易的貨殖會那都是大型貨殖會,不會貪圖這點兒蠅頭小利。

 所以大部分時候也算是交易順利,畢竟下面的廝殺漢們也不知道自己會死在哪兒。

 萬一死逑了,這東西沒換成錢給家裡可不就虧了麽?!

 “指揮使大人且聽我一言……”

 搶劫這方面……啊~呸!是配合作戰這方面,小周管家那也是行家裡手了。

 無他,唯手熟爾。

 畢竟跟著自家小公爺那是走南闖北,到處劫掠……啊~呸!是配合作戰。

 邊上的牟斌小心翼翼的將這枚玉璽裝回了盒子裡,一招手四五條漢子呼啦一下圍在了他的身邊。

 看著這老家夥一臉緊張兮兮的模樣,張小公爺哭笑不得。

 “牟公!何須如此啊?!”

 牟斌卻一臉殺氣騰騰的搖頭,那手死死的抱著腹下。

 裡面裝著的,便是那枚玉璽。

 “癡虎兒啊!這是傳國玉璽!傳國玉璽!!”

 可憐的牟斌眼珠子都紅了,這老家夥現在看誰都像是賊。

 “這裡的事情你先莫管了,先護送老夫回山海關……不!護送老夫回京!”

 這下是真給牟斌刺激大發了,老家夥沒成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把傳國玉璽找回來。

 要知道,這枚玉璽對於標榜正統的王朝是有多麽的重要!

 牟斌甚至可以想象,送回這枚玉璽他在史書上會有怎樣的地位!

 那絕對比他的兩大偶像朱驥、袁彬更高啊!

 畢竟,這可是尋回了傳國玉璽啊!

 “牟公!完全不必如此緊張,如今天下誰敢搶奪它?!”

 玉螭虎看著牟斌這緊張兮兮的樣子,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

 這裡有大明國防軍精銳的八千鐵騎,還有隨之出關的車營大軍萬余。

 更有火篩部精騎兩萬余!

 即便是身邊的朵顏三衛突然發難,張小公爺也自問可堪一戰。

 更別說現在烏齊業特都將另外兩衛的人,都俘虜了交給國防軍了。

 剩下他自己的這一衛,僅僅是三萬余騎。

 或許跟火篩部一個對衝,他就得完犢子。

 可以說現在張小公爺和大明軍隊,就是這關外最強的軍事力量!

 在他們手上搶奪傳國玉璽?!那是嫌命長了麽?!

 “不成!癡虎兒啊!這可是傳國玉璽!!”

 牟斌看得張小公爺渾然不在意的模樣,不由得著急的就要吼出來了。

 “只要將它送回京師,我這條老命丟了都無所謂!”

 “聽老夫一句罷!這玉璽,比老夫的命都重要!!”

 張小公爺真是無奈了,看著老家夥這急赤白臉就差要自殺明志的模樣趕緊答應。

 答應了還不行,老家夥要求馬上出發、連夜出發!

 人不要多、要精,就要八千精騎中最精銳的三千人護送。

 且一人三馬,日夜不停必須趕赴山海關。

 張小公爺原本還想乘馬車回去,可看著牟斌那表情……

 可憐的玉螭虎只能歎氣換上了戰馬,隨軍一並出發。

 牟斌這老家夥自己倒也沒有躲懶,直接上了戰馬後眼珠子瞪的比銅鈴都大。

 謝玉田這廝眼珠子赤紅,餓狼似的在周邊巡戈。

 沿途他們不斷的發出信號,讓散落在各處的番子們聚集過來一並護送。

 而在核心護送的,牟斌根本就放心任何人。

 直接是讓張小公爺,和他的姬武將們負責。

 妙安小姐姐、足利鶴小姐姐到底有多能打,老家夥是心知肚明的。

 姬武將們對張小公爺那是徹徹底底的死忠,他也是一清二楚。

 所以他唯一放心的,就是張小公爺而已。

 其余的人稍微靠近一些,老家夥就打眼色讓幾個親衛手按刀柄。

 送來的飯食,也是先讓親衛們吃過無事。

 然後他才小心翼翼的吃上幾口,抿幾口水便再不多吃了。

 張小公爺這次是真對牟斌這老家夥,刮目相看啊!

 史書上說他忠貞不二、不曾對權勢滔天的劉瑾假以顏色,看來這記載是真的了。

 比如現在老家夥的表現,那就真可圈可點。

 為了把這玉璽平安的護送回去,老家夥都對自己玩起了極限生存了。

 要知道,牟斌現在已是五十奔六的老家夥了。

 然而卻還每天兩頓就吃一丁點兒的面餅子、肉干,喝一丁點兒的水。

 還得在戰馬上飛馳,這哪怕是換成青壯也都趴下了。

 然而老家夥卻還死死的撐著,連睡覺都死死的抱住自己的腹部。

 三千精騎連續奔馳了三日夜,總算是到了山海關前。

 看著這熟悉的關隘,牟斌似乎總算是放松了些。

 到了關內他能夠調動了力量就很大了,甚至他能去公函緊急把調查局的人都找來。

 他相信如果張誠、戴義他們這些老家夥知道此事,絕對會帶著精銳一路沿途護送他回去。

 但在關外,他卻沒有這個底氣。

 張小公爺一路風塵仆仆的回到了山海關,還沒等他歇息一臉苦像的李福達就找上門來了。

 “悔遲公,何事惶急啊?!”

 第一眼看到李福達的時候,張小公爺幾乎是不敢相認的。

 原本意氣風發的李福達如今臉頰凹陷,佝僂著背有氣無力。

 跟在他身邊的劉大夏亦是差不離,很顯然這兩位是遭了大罪了。

 只是張小公爺有些想不明白,他們倆這也是位高權重了。

 誰能給他們氣受?!

 尤其是在這山海關內,張小公爺實在想不出來誰能給他倆氣受。

 “白蓮主脈,江南的老祖要見您……”

 李福達進來就開門見山的對著張小公爺作揖,歎氣道:“這位老祖,著實不好對付。”

 好吧,能夠在江南隱匿下諾大的白蓮、還形成一股勢力的確實不好對付。

 張小公爺將目光轉向了劉東山,東山公您也是國朝宿老了啊!

 怎麽還應付不來那些個鄉紳士族?!

 “梁嘉憫公在這關隘之上,還有學生弟子癡虎兒可曾想到麽?!”

 劉大夏一臉苦笑的歎氣搖頭,輕聲道。

 “豫南冀北等地,國朝所不掌握的銅鐵金銀礦山高達數千處!”

 “隱匿的流民、鄉民,甚至還有元末時期遷入山中的寨民,竟有百萬之多!”

 張小公爺聽著這二人娓娓道來,只能是垂首苦笑。

 莫說是他們倆了,便是自己聽到這些消息也得被嚇住。

 果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大明朝倒掉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白蓮到下面的鄉紳士族全都在吸血。

 甚至可以說是在大血管上趴著,拚命的喝血。

 海商、漕運中,白蓮的人已經滲透了泰半。

 甚至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還差點兒滲透到了水師中去。

 若是按照歷史的發展進程,他們最終將會成為大明血肉的一部分。

 而且還是最為惡毒的那一部分毒瘤。

 也是他們這些大明之癌,最終讓大明徹底的慘死。

 張小公爺的橫空出世徹底的將歷史的進程打亂了,也讓他們不得不浮出水面。

 大明劇烈的激變之下,他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適應便被風吹雨打去。

 “時代淘汰你,與你何乾……”

 玉螭虎莫名其妙的想到了這一句話,實實在在的殘酷……

 然而每天都在上演。

 大至國、小至家,輕飄飄的一陣時代塵煙之下。

 也許面對的就是灰飛煙滅。

 “明日我與他們見見罷!”

 張小公爺剛說完這話,就看到了邊上目光灼灼的牟斌。

 老家夥顯然沒考慮這件事兒,在他看來趕緊回京才是正經。

 “要不……三千鐵騎借您?!牟公,您先回京?!”

 牟斌卻搖頭,低聲道:“這不合規矩!”

 他的這句話卻讓張小公爺對這老家夥刮目相看,即便是他如此著急的時候依舊惦記著規矩。

 規矩就是他特情偵緝司這邊,不能插手軍務。

 “老夫稍帶你兩日,正好讓人立即回京稟告一番。”

 回到了關內,牟斌似乎也放松了許多。

 卻見他沉思了一會兒,才緩緩抬首道:“三日後,我們啟程!”

 張小公爺知道,牟斌這是做了極大的讓步了。

 所以趕緊作揖稱是, 這老家夥看著張小公爺想說些什麽。

 但最終還是長歎一聲,抱著自己懷裡的玉璽走了出去。

 門外早已經匯聚了這山海關內所有他的下屬,裡三層、外三層的如臨大敵。

 而此時,關內一隊隊的貨殖會車隊嘩啦啦的往關外趕。

 開玩笑啊!這是要發財啊!

 張小公爺要回來,本來小周管家是要跟著回來的。

 但被要求帶著烏齊業特熟悉情況,所以也就沒回來。

 倒是張小公爺把他的信帶回來了,蹲守在山海關的各家貨殖會頓時沸騰了!

 朵顏三衛去搶劫……呸!是去作戰!

 這可是真真發大財的機會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