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朝小公爺》第615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2)
“總帥,張侖到!”

 很快的,蕭敬便收到了報告。手機端 https://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便有侍衛前去將張侖領進來。

 本要見禮一番的張小公爺還未拜下,弘治皇帝便一擺手道。

 “朕讓你來,不是來行這些虛禮的!且說說罷!”

 說著,蕭敬便將滇南最新的諜報交予了張小公爺。

 後者接過一看,不由得笑了笑:“陛下打算現在就發兵?!”

 “嗯,局勢已亂!盡快平定為佳!”

 弘治皇帝沒有否認這一點,但張小公爺卻躬身行了個軍禮沉聲道。

 “稟總帥!末將鬥膽,卻有些想法……”

 張小公爺的話,一下子把其他人都吸引過來了。

 卻見弘治皇帝微微一笑,轉過身來:“哦?!癡虎兒有何想法?!且說來聽聽。”

 “平叛過快,則觀望隱患難以暴露。”

 玉螭虎很是平靜,望著弘治皇帝及軍部諸老將輕聲道。

 “若這些隱患不予根除,留之其後難保不再生禍端。”

 弘治皇帝琢磨了一下,此言亦是有理啊!

 現在九邊火篩都歸順了,且歸化事宜在不斷的推進。

 這次吏部考核後,一部分功考升職之官員回京述職。

 他們之中會被挑選出一批人,前往韃靼負責築城、築路、登記丁口……等等。

 這才算是徹底的把韃靼諸部,納入到了大明的體系下。

 否則的話,就如張小公爺曾經所言。

 此時的境況不過是如歷朝歷代一般,只是讓草原暫時平靜了而已。

 只有取軍、政、律三權,才算是真正的將草原納入了大明的體系之內。

 “且,如今韃靼初歸!國朝需打鐵趁熱,加速將國朝與諸部之間的驛道修築起來!”

 張小公爺說著,頓了頓:“並大量填充人口至草原,如此方能將其握入國朝掌中!”

 弘治皇帝一拍大腿,著啊!

 若是急吼吼的平定了滇南,那些本來就左右搖擺的會留下隱患不說。

 且俘虜的人口,也不足以供應築路、邊疆填補人口啊!

 唔……是不能那麽著急的發兵,得等等!

 至於怕滇南糜爛……我大明帝國連九邊都平定了,小小一個滇南算個屁啊!

 一支偏師,直接就將他們碾壓成渣渣了。

 “且陛下是打算替換滇南衛所的,而國防軍多為北地子弟。若是匆忙過去,怕是水土不服啊!”

 卻見張小公爺繼續道:“始皇帝時征嶺南一帶,大軍作戰傷亡不大。”

 “然而障氣傷人,卻致死甚多!此著,不可不防呐!”

 王越欣賞的看著小公爺,點了點頭對著弘治皇帝行禮。

 “總帥,末將附議!此事當重新規劃,宜緩不宜急。”

 接著的,則是剛剛從九邊回來的保國公朱暉。

 卻見老頭子沉吟了會兒,道:“但不派兵過去,總是不夠放心啊!”

 玉螭虎那雙丹鳳桃花滿是笑意,輕聲道。

 “秘密去!每次開拔一部分人,分批前往整訓適應。”

 卻見張小公爺對著朱暉,輕聲道:“副總長,末將以為月余時間當可適應滇南水土。”

 月余的話,實際上也差不多了。

 成國公朱輔點了點頭,道:“此舉不僅可防滇南之亂擴散,亦可據滇南水土籌隨軍藥草所需。”

 眾老將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的將此事的細節補充了個大概。

 蕭敬則是命人記錄下來備案,回頭軍部、陛下各持一份。

 “其實,此番前往臣想請諜報司汪公一並前往……”

 便見得小公爺這會兒低頭躬身,輕聲道。

 弘治皇帝聽得此言不由得有些發愣,這汪直過去作甚啊?!

 汪直卻腦子一轉,突然明白了張小公爺想做什麽。

 “小公爺的意思是……安南?!”

 汪直的這個猜測,讓弘治皇帝不由得心肝顫了一下!

 說起安南,這可算得上是大明心頭的一根刺。

 張家老祖張輔之功勳中,便有“數定安南”之功績。

 然而,大明苦心經營三十載終究毀於一旦。

 柳升以輕敵喪師、王通以畏怯棄地,其時朝中多言厭兵終究棄之。

 交趾內屬二十余年,前後用兵數十萬、糧餉一百余萬就此毀棄!

 安南卻因此愈發狂妄,反觀滇南卻愈發退縮。

 後來爆發的麓川之役似乎更讓大明朝臣們找到了借口,西南之征不劃算!

 “此事,難!”

 王越的眉頭皺的緊緊的,輕歎道:“西南情勢無比複雜,若要動手卻非易事!”

 此時整個滇南邊陲小國林立、土司各自霸佔地盤,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的明白的。

 阿瓦國與勃固國你來我往打到現在,數十載了。

 除了這兩個大國之外,尚有東籲、木邦、孟養、孟密、阿拉乾……等國。

 這兩大國交戰,獲利最豐、目前實力最強者為東籲。

 安南那邊自然亦非如後世一般一家獨大,只是他們現在佔據了優勢。

 與他們為世仇者則是古佔城國,只是佔城國不敵安南導致多次作戰均遭慘敗。

 且國王還被斬殺了,丟了一大片土地城邦。

 可以說,佔城過的那是相當的苦逼。

 好在他們緊緊的抱著大明爹地的腿,靠著大明爹地好幾次出兵恐嚇安南。

 也是收回了些許城邦,安南擔心大明跟佔城兩處夾擊也不敢輕啟戰端。

 但如果滇南一亂,說不好這安南也就得對佔城下手了。

 “所以,小子才說需要汪公親往!”

 張小公爺笑眯眯的道:“就是因為諸多勢力犬牙交錯,這才有運作的空間與余地!”

 弘治皇帝臉色有些猶豫,他不是不想收回安南甚至開疆擴土。

 可歷代先帝都沒徹底的拿下西南諸地,且數朝先帝西南戰役耗費頗大。

 “總帥其實可不必擔憂,此役並非是一定要收復於安南。”

 小公爺對著弘治皇帝及軍部諸老將們,輕聲道:“陸續集結,數萬大軍。”

 “若是滇南事宜順利,則可用滇南土司兵馬直接發動!”

 汪直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對著弘治皇帝行禮沉聲道。

 “玉螭虎所言甚是!滇南土司,心向國朝者不在少數!”

 張小公爺這是給汪直提了個醒啊,畢竟滇南的土司可不止一家!

 而且心向國朝的確實不再少數,畢竟張輔當年打下的余威猶在。

 且沐王府鎮守滇南多年,那赫赫武勳可不是講笑的。

 當年強盛的時候安南都被平了,後來陸續造反的幾家也都沒好下場。

 且這些土司們,不少是靠著大明起家的。

 大明就是他們背後的靠山,若是沒了大明說不準就得被吞了。

 “滇南事畢,則動安南、阿瓦、勃固……等小國。”

 張小公爺說著,頓了頓輕聲道:“王位可留,軍伍則不必了!”

 汪直有些疑惑,弘治皇帝亦是有些莫名其妙。

 張小公爺則是嘿嘿的笑而不語,國朝多次征伐為何拿下地方卻難以佔住?!

 明明那些地方,很多時候都平定了啊!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張小公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大明朝根本就沒有做好接收當地的準備,甚至驛道都沒有修築過去。

 而當地的很多官員,都是類似於發配似的丟到了那邊去的。

 在這種情況下又升職無望,於是自然是開啟了鏟地皮的模式。

 地皮可不好鏟啊,必然是需要扶持一些當地豪族幫忙一起鏟。

 一來而去受災的自然是底層民眾,當地豪族也富裕了。

 到時候登高一呼,頓時本就遭難的底層自然從者如雲。

 “臣只要求,國朝屆時予臣派內閣閣老、備三百官員相助即可!”

 弘治皇帝聽得這個要求,不由得楞了一下神。

 但還是很快的點了點頭:“可!”

 說完,還擔心的望著小公爺:“癡虎兒,你可有把握?!”

 說實話,西南邊疆從洪武朝伊始大明就沒有放棄過征伐。

 然而歷經了永樂、宣德、正統……等數朝之後,國朝終究是只能低調處置。

 “臣若不是有把握,又怎敢與陛下提出此事?!”

 張小公爺笑吟吟的行了個軍禮,輕聲道:“太子殿下的新式槍炮,已然可以少部分列裝了。”

 “這個朕知道,隨你去的國防軍優先裝備!”

 弘治皇帝一擺手,望著張小公爺沉聲道:“記住, 此番平定滇南便是大功!”

 聽得弘治皇帝的這話,張小公爺不由得心下感動。

 對著弘治皇帝恭敬無比的行了一個軍禮,他知道這是弘治皇帝在告訴他。

 不要輕易涉險,只要滇南方面平定那就是大功了!

 “陛下,且放心!”

 張小公爺沒有說要放心什麽,但弘治皇帝心裡卻苦笑。

 這孩子,看著是對誰都笑吟吟的。

 哪怕是路上遇到了個挑糞的老農跟他打招呼,也笑臉相迎的回應拉家常。

 不僅他自己如此,亦要求太子等諸弟子如此。

 但這孩子看似平和實則心高氣傲,真要炸刺兒了閣老都敢對著頂牛。

 估摸這回他去滇南,難保就不掀起腥風血雨啊!

 於是揮退了小公爺後,弘治皇帝沉吟了會兒讓汪直他們出一份奏章給自己朱批。

 然後便起身離開,將李東陽給召來如此這般的吩咐了一遍……

 明朝小公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