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朝小公爺》第791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壹)
“唉……此事,癡虎兒有何看法?!”

 其實,弘治皇帝也知道這個弊端。

 開國之初還好,可洪武陛下設計的朱家子弟照顧計劃太尼瑪坑子孫了。

 尤其是藩王們在永樂陛下後逐漸失去了權柄,余下的娛樂活動除了欺男霸女之外就是生娃。

 那不是一個個的生,那是一堆堆的生啊!

 這才沒幾年呢,大明每月給宗室的支出就已經攀升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

 弘治皇帝從前沒琢磨這事兒,畢竟國事實在龐雜。“”

 不是今天這裡受災要減免稅賦,就是明天韃靼又犯邊得準備應戰。

 要麽就是朝堂上禦史們為雞毛蒜皮的事兒,跟諸部內閣打成一團。

 現在好了,禦史們滾蛋殆盡。

 翰林們再被清洗了幾遍之後,也全都老實了。

 各部有序處理各自事物,內閣不時的代天巡狩偶爾在各地轉悠。

 所以現在弘治皇帝總算是空出時間來,琢磨這事兒了。

 不琢磨還行,一琢磨弘治皇帝頓時心驚!

 照這麽發展下去,估計最多三十年大明的收入就得養不起宗室了啊!

 可如何處理這些宗室,現在就成為了巨大的問題。

 寧王此番造反也給了弘治皇帝一個警示,這些宗室若是處置不好……麻煩啊!

 “此事臣建議陛下還是先讓內閣議一下,臣與太子先往賑災。”

 玉螭虎心下苦笑,弘治皇帝終究還是舍不得兒子。

 幾次試圖想把話題岔開,其實目的就是不讓朱厚照去賑災。

 危險性太大了。

 弘治皇帝定定的看了張小公爺一會兒,沉聲道。

 “癡虎兒,你……真要如此?!”

 這一次弘治皇帝的臉色終於有些微微發變了,眼見他深深的呼出一口氣。

 道:“須知,若是此番事宜出了紕漏……”

 “臣,願以身殉國!!”

 得~張小公爺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弘治皇帝還能說啥?!

 落寞中,弘治皇帝頹然的坐在了椅子上。

 蕭敬見狀悄然的對著張小公爺擺了擺手,意思讓他趕緊走得了。

 弘治皇帝沒法開這個口,最終只能是蕭敬來暗示。

 見得弘治皇帝沒有表示,張小公爺亦只能是輕輕一歎。

 隨後躬身作揖,緩緩退出了大殿。

 數日後弘治皇帝突然提出讓太子領銜代天巡狩,率領大軍前往賑濟災民。

 內閣及諸部尚書聽到這個提議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反對!堅決反對。

 原本都以為此事將會擱置,沒成想一個原本應該最反對的人物卻跳出來選擇了支持。

 “臣認為,此事可行!”

 當時劉健差點就瘋了,跳出來就要去扯這人的衣領:“李西涯!你要做甚!!”

 沒錯,開口者便是李東陽!

 卻見李東陽不急不慌,垂首沉聲道:“晦庵公且聽我一言!”

 “聽什麽!!英宗舊事才過多少年?!國朝如今元氣剛剛恢復,如何能行此大險?!”

 劉健怒目圓瞪,昂首咆哮!那口水都要飛濺到李東陽臉上去了。

 “如今陛下僅有太子一子,諸藩王蠢蠢欲動!你提此法,意欲何為?!”

 這話就說的很誅心了,你李東陽難道也勾結的藩王打算趁此謀害太子麽?!

 李東陽聽得這話哪怕是不反駁,也得反駁了。

 眼見他豁然起身,死死的盯著劉健聲音低沉。

 “莫非在晦庵公眼中,老夫便是這等不忠不孝的卑劣佞臣麽?!”

 李東陽那也不是善茬兒啊,回應的這一句也很誅心。

 莫非你劉健就是這麽揣測我的麽?!

 “哼!非老夫揣測,而是你之言行便是如此!”

 劉健當然不肯咬這口魚餌,當下怒哼了一聲。

 李東陽則是對著他深深作揖,沉聲道:“晦庵公可否聽某一言?!”

 劉健還待再說,禦階龍椅上的弘治皇帝卻發聲了。

 “好了!且先聽聽西涯公之言,再行論斷。”

 謝遷本想跳起來駁斥一番,但弘治皇帝這話一說……

 他頓時也不好說什麽了,只能是冷哼一聲走到了邊上。

 “臣往西南,見得諸國國君、見諸國沉淪感慨良多……”

 李東陽的確是有思考的,安南是如何崛起的他怎能不知?!

 最初黎家哪裡敢反?!只不過是想要求一個宣撫使的位置而已。

 大明因何會敗,最終不得不退出安南?!

 邊疆二世將校無往日先祖之氣勢雄魂,大明當時疲於應付北方邊患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但根本原因,是大明當時已經陷入了頹勢。

 若是永樂帝在世時,安南豈能鬧成那樣?!

 張家老祖張輔四平西南,安南當時被殺的都沒了心氣兒了。

 那時節張輔的大名威震西南,何人敢乾犯大明?!

 “如今幸有我皇陛下英武,而安南不過二世便已衰竭……何也?!”

 李東陽垂首輕歎:“沿途中,臣不斷的思慮此事。”

 “愈思之,愈是心驚!愈思之,愈是膽戰!”

 隨著李東陽一點點的陳述,劉健等人從憤怒、不忿到沉默、垂首。

 因為李東陽所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他們也不是宦海初哥了。

 沒有那種自己讀了兩天聖賢書,就覺著自己開無敵了、什麽都能引經據典的態度。

 迄今為止皇家的教育,算是成功的嗎?!

 其實幾位大學士都極為汗顏,說起來是並不成功的。

 太子現在是有所成就,但他們很清楚他們自己教太子的時候是什麽狀況。

 熊孩子聰慧無雙這點他們承認,開始的時候也算是用心向學。

 然而很快的,這位太子便沒了耐心。

 隨後弘治皇帝將太子交到了那位玉螭虎手裡,太子才算是真正的被培養了出來。

 而關於太子的培養,其實他們盡到的責任麽……

 咳咳咳……咱們可以聊點別的,三大學士退出聊天室。

 “臣知曉,此番提議必為玉螭虎所設。”

 眼見李東陽緩緩抬首,沉聲道:“臣亦覺著,此番太子前往有所行險……”

 “然,與大明江山而比之……孰輕孰重?!”

 劉健等人也不說話了,他們低著頭也在尋思李東陽的這些話。

 歷朝歷代總逃不過更迭,其實說到底就是繼承人一代比一代弱的根由解決不了。

 如果這點解決不了的話,那麽這種更迭幾乎無可避免。

 即便是他們出身儒家也不敢不承認,或者說不得不承認但不敢承認……

 他們對皇家子弟的教育,其實是失敗的。

 哪怕稍微成功些許,也不至於會如此了。

 安南學習的是大明,但他們出現的問題卻比大明更嚴重。

 因為他們學習的不僅不完全,而且還帶著自身的烙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