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小公爺》第583章 蓄積暗湧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6)
白蓮溯源,可以追溯至東晉釋慧遠。

 但真正的興起則是在南宋紹興年間,吳郡昆山僧人慈照立教門、創宗派。

 廬山東林寺,澱山湖白蓮堂。

 此謂之白蓮兩大源流核心,近乎一切外發教門皆源於此。

 是以,真正白蓮的核心並不在於北方或李福達這邊。

 而是在於遙遠的吳郡,那些看似平和的江南地區。

 對於他們摻和到這些事情中去,張小公爺一點兒也不意外。

 或者說,在他看來是情理之中。

 粵北這麽大動作,江南那邊能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才是真見鬼了。

 尤其是對粵北那幾家人的清洗,那票人滿腚肮髒難道他們就乾淨了麽?!

 其實更髒!

 所以,在看到了粵北諸家的下場之後他們能坐得住才怪了。

 當然,直接起兵他們肯定是不敢的。

 粵北諸家現在可都還在整飭河道、築路開山呢,他們不想這麽找死。

 但這不妨礙他們想辦法拖延這個時間,同時做出新的舉動和規劃。

 要用什麽方式使得國朝,暫時不會對江南地區實施粵北模式呢?!

 答案是:造反。

 他們不造反,但可以找專業人士造反嘛!

 他們不起兵,但可以躲在幕後讓其他人士起兵嘛!

 造反和叩關屢屢發生的話,為了不激起金陵、江南地區的民變國朝自然會不會推行粵北模式。

 從火篩那邊得到的情況來看,他們最初只是通過白蓮的人中轉過去。

 畢竟隔了一層之後,他們暴露的風險就大大的降低了。

 然而現在白蓮暴露出來,也就意味著他們也隨之暴露了出來。

 現在最著急的大約是他們,白蓮暴露就意味著他們暴露的風險增加了一層。

 或者說,他們不知道廠衛調整成調查局之後產生的力量有多大。

 憲宗朝過去了近二十年,他們已經下意識的忘了曾經西廠有多麽的恐怖……

 成化十八年廢止了西廠,迄今已經差不多二十年了。

 “查,但不抓!”

 張小公爺望著老戴義,輕聲道:“水師船隊、人員還需加強,避免其外逃成害。”

 老戴義眼神有些複雜,望著張小公爺緩聲道。

 “此番科舉,江南地區士子甚多。不少與他們都有所牽涉……”

 說到這裡,老戴義頓了頓:“且,江南文風極盛。”

 意思就很明白了,國朝對此是難以處置的。

 這實際上是終大明一朝都在處理的問題,大明對文人寵壞了。

 而江南借由自己文風鼎盛,甚至聚眾謀殺皇帝稅監的事兒都乾的出來。

 皇帝怎麽處置的?!被文臣們逼迫的吃不下飯,到底沒有下手處置。

 後來的大清完完全全的看透了這點,二話不說該砍頭砍頭、該剝除功名就剝除功名。

 一萬余江南士子直接被剝除了功名,數千人流放、斬首。

 然後這些敢於在大明朝毆殺稅監的讀書人們,瞬間全老實了。

 背地裡怎麽罵不知道,反正明面上比大明時候還重的稅負他們居然也繳納的踏踏實實。

 甚至還把康乾盛世給繳納出來了,了解這段歷史的張小公爺很清楚。

 那票人說到底就是一溜的賤骨頭,記打不記吃。

 老戴的意思,則是說這票人還沒有放棄呢!

 江南士族集團為何能夠在中後期的大明,近乎呼風喚雨?!

 原因就在於他們佔據了朝堂上大部分的位置,盡管他們互相之間也鬥。

 但在對外上是一致的,甚至發展到明末他們已經是一家獨大的態勢了。

 逼得其他各布政使司出身的官員,不得不和宦官聯合起來才能稍稍抗衡。

 “東山公力主欲立‘廉政肅貪院’,小子倒是覺著可以考慮提上日程了……”

 這話一說,頓時老戴義瞪大了眼珠子心裡一頓臥槽!

 張小公爺這一手狠啊!

 劉大夏是什麽人啊?!你可以說他迂腐、說他頑固,但他絕對眼裡揉不得沙子。

 而且現在老家夥琢磨要出政績,好殺奔內閣、榮登元老院啊!

 這尼瑪才蹦達著,要從自己這都察院跳出去。

 要爬上內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現在大變動時期。

 不拿出些許政績來,如何能攀爬上內閣之位耶?!

 政績怎麽來?!必須要人頭啊!

 若是真給大佬劉把這“廉政肅貪院”搞起來了,估計不知道多少人的腦袋得被他借去一用了。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對著老戴義輕聲道:“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只要皇家國防軍在陛下手裡,他們能蹦達上天麽?!”

 老戴義點了點頭,心下不由得感慨!

 張小公爺的這個“軍部”可謂是立下大功了,有了這軍部陛下才能放手做事!

 再想到朝堂上六部、六科中原本很多的肘製力量,如今全一掃而空。

 這也是小公爺打下的底子啊!

 頓時,在老戴義眼中張小公爺變得深不可測起來了。

 “此番軍部、內閣計定,除了之前咱家與您相商的些許之外還有補充……”

 老戴義猶豫了一下,終究是一咬牙把自己知曉的計劃給張小公爺說了一遍。

 軍部和內閣的意思是,按照流程把各衛所指揮使、千戶百戶都調到京師來。

 盡量的減少這些衛所將校們的反彈,同時國防軍派出接手防務。

 而火篩趁勢表示不滿發難,將一支商隊驅逐回來。

 引發雙方的劍拔弩張,給李福達一個借口和機會跟火篩去接觸。

 同時泄露給李福達的消息,還有弘治皇帝會出京親抵經筵辯場主持經筵。

 “這……是狠招啊!”

 張小公爺感慨的看著老戴義, 輕聲道:“即便是陛下同意,內閣能同意麽?!”

 “這是陛下堅持的……”

 老戴義苦笑著道:“經筵辯場,陛下確實也需親至主持。”

 “這倒並非是虛言……”

 弘治皇帝如果在京師內,想要做些什麽那幾乎跟找死沒有區別。

 但如果他離開了京師,穿過十多裡地兒到經筵辯場呢?!

 他便是帶著護衛,又能有多少人?!

 李福達如果從各地抽調人手,逐漸的滲透到京師又能聚集多少人?!

 他……會不會鋌而走險,按照內閣、軍部給他劃下的路子走?!

 張小公爺呼出一口氣,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他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