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朝小公爺》第508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4流散(12)


 這話一出口火篩的臉色猛然就變了,兩裡之外!

 張小公爺的這話讓火篩不由自主的回頭望向了他的營地,那裡距離車陣……

 大約也就是兩裡左右的距離罷?!

 “大汗曾經見過某身上的鎧甲麽?!”

 “大汗見過我軍伍所用之車陣麽?!”

 望著火篩,張小公爺一字一句的道:“大汗,您應該多讀讀漢學。”

 “成吉思汗最倚重的‘吾圖撒合裡’,便是一位自小經學漢學之大家也!”

 這話說的火篩亦不由得點了點頭,張小公爺說的“吾圖撒合裡”便是成吉思汗座下第一謀士:耶律楚材。

 甚至可以說,他是成吉思汗最為倚重的謀士。沒有之一。

 哪怕是到了臨終前,成吉思汗還專門吩咐自己的繼任者必須要倚重於耶律楚材。

 可以說,蒙元的泰半江山能夠打下來耶律楚材這位契丹人功不可沒。

 “《周易·系辭下》有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張小公爺望著火篩,輕聲道:“世間萬物、天下之勢,唯不變者曰‘變’而已。”

 “成吉思汗的時代曾經順勢而來,亦曾因逆勢而退……”

 “而今新勢已來,若是大汗再不思變……”

 不思變,則亡!

 火篩微微一笑,卻沒有接下張小公爺的話茬兒。

 “按照你們大明人的話說,我們韃靼人起於微末。但到了今天,我們依舊是草原的主人!”

 望著張小公爺,火篩一字一句的道:“你們或許能夠將我們暫時趕走,但你們佔領不了草原。”

 “只要你們佔領不了草原,那麽草原的主人就終究是我們。”

 火篩的這話與其說是講給張小公爺聽的,不如說是給自己打氣。

 張小公爺並沒有立即回話,而是笑吟吟的望著火篩擺手讓服部姐妹將茶具擺上。

 拿出了一個簽貼標注著“晚甘侯”的汝窯小茶罐,用竹杓打出些許茶葉放在了一套茶具裡。

 火篩看著這幅茶具,不由得升起了一絲好奇。

 “大汗目光如炬,這套茶具是家人尋來的‘柴窯’。”

 張小公爺笑了笑,沒有解釋太多僅僅是說了一句“柴窯”。

 這在火篩聽來大約只是認為是比較名貴的茶具,邊上的足利鶴則是隱蔽的翻了個白眼。

 自家小夫君這媚眼算是拋給瞎子看了,火篩這等大老粗哪裡懂柴窯的珍貴?!

 柴窯,出自於五代皇帝周世宗柴榮的豫南禦窯。

 柴窯所出之瓷,其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

 更有讚“寶瑩射目,光可卻矢。寶瑩則有之,卻矢未必然,蓋難得而重言之也”。

 乃當時諸多瓷窯中之上上品,論窯器者必提曰“柴汝官哥定”。

 這柴窯,可是排在諸瓷之首冠絕群瓷的。

 世宗柴榮者對此瓷讚曰“雨過天青雲,這般顏色作將來”,欽定為禦窯。

 然而此窯竟隨歷史煙雲散去,殊為可惜卻也因此彌足珍貴。

 宣德年禮部尚書呂克聲公奉旨撰《宣德鼎彝譜》有載:

 “……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其柴、汝、官、哥、鈞、定中並選二十九種……”

 直白的說,就是這柴窯現在就皇家搜羅的比較多。

 因為其彌足珍貴,以至於哪怕是柴窯的殘片亦被珍而重之的製成冠飾、絛環、把件……等傳世。

 張小公爺的這套柴窯,卻不知道是小周管家從哪兒給挖出來的玩意兒。

 這玩意兒即便是當時經常出入皇宮的足利鶴小姐姐,也被嚇的一個哆嗦。

 莫說這柴窯於扶桑多珍貴了,即便是在這大明那也是有價無市啊!

 小公爺之後的權相嚴嵩父子,據說假借皇帝之名以舉國之力、窮一生之時……

 亦不過搜羅了不足二十件柴窯,張小公爺這手上拿的就是一整套啊。

 於是足利鶴小姐姐看著火篩這大老粗,居然傻呵呵的就單手拿著茶盞不由得心尖發顫。

 服部小姐姐見狀,低聲對著火篩提醒了一句。

 “大汗還請小心些,此‘柴窯’一件約可抵牛三千了!”

 服部小姐姐心裡很不舒坦,我家殿下這是一套柴窯呢!若是毀了一件,這套就廢了半數。

 莫說三千頭牛,便是三萬頭牛也抵償不得。

 就是這句提醒,差點兒讓火篩眼前一黑,腦袋就杵桌子上了!

 臥槽!這特麽啥玩意兒,居然就能值三千頭牛?!

 張小公爺見狀笑了笑,說家人無狀大汗莫怪!還請品茶。

 火篩這趕緊雙手捧著茶盞,生怕不小心跌下來了。

 這特麽真賠不起啊,一家夥就得三千頭牛……

 但這茶是真好喝,還未及入口僅僅是衝泡時火篩便嗅得此茶馨香蒸騰。

 “此為‘武夷岩茶’,出自於四曲溪畔。”

 卻見張小公爺輕聲道:“前朝大德六年,便被訂為貢茶而產之。”

 選這個茶是有原因的,能夠被前朝定為貢茶自然是因為它符合於韃靼的口味。

 “我們飲茶,歷史已久。”

 望著火篩,張小公爺輕聲道:“據唐代茶仙陸太祝作《茶經》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晉之常道將作《華陽國志.巴志》曰‘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

 火篩很有耐心,雖然他不知道為何張小公爺會突然和他說起茶的來歷。

 “而草原人開始飲茶, 大約是從唐時始之……”

 “唐時天寶十五年進士封演撰《封氏聞見記》載‘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亦足怪焉’……”

 “宋時陸放翁作《南唐書》言‘契丹雖通商南唐,徒持虛辭,利南方茶葉珠貝而已’……”

 張小公爺說著,微微一笑對著火篩舉起了茶杯。

 “草原的確不會變,但草原的主人從匈奴回鶻到契丹,再到女直……”

 望著火篩,張小公爺臉上的笑容不變但那話語卻如同刀鋒割肉。

 “而中原的主人,卻一直在與他們飲茶。”

 “或許草原曾經的主人來到了中原,但中原卻一直都是中原人的中原……”

 張小公爺望著火篩,輕聲道:“草原的主人,卻不一定一直都是草原的主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