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律》第757章 完結
“漢律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仲任與莫賀咄商量道:“難道便是這樣罷了不成?”想起一法來,把泥著些鹽在內,跌成熟團,把刺蝟團團泥裹起來,火裡煨著。燒得熟透了,除去外邊的泥,只見猥皮與刺皆隨泥脫了下來,剩的是一團熟肉

 。加了鹽醬,且是好吃。凡所作為,多是如此。有詩為證:捕飛逐走不曾停,身上時常帶血腥。

 且是烹皰多有術,想來手段會調羹。

 且說仲任有個姑失,曾做鄆州司馬,姓張名安。起初看見仲任家事漸漸零落,也要等他曉得些苦辣,收留他去,勸化他回頭做人家。及到後來,看見他所作所為,越無人氣,時常規諷,只是不聽。張司馬憐他是妻兄獨子,每每掛在心上,怎當他氣類異常,不是好言可以諭解,隻得罷了。後來司馬已死,一發再無好言到他耳中,只是逞性胡為,如此十多年。

 忽一日,家僮莫賀咄病死,仲任沒了個幫手,隻得去尋了個小時節乳他的老婆婆來守著堂屋,自家仍去獨自個做那些營生。過得月余,一日晚,正在堂屋裡吃牛肉,忽見兩個青衣人,直闖將入來,將仲任套了繩子便走。仲任自恃力氣,欲待打掙,不知這時力氣多在那裡去了,隻得軟軟隨了他走。正是:有指爪劈開地面,會騰雲飛上青霄。

 若無入地升天術,自下災殃怎地消?

 仲任口裡問青衣人道:“拿我到何處去?”青衣人道:“有你家家奴扳下你來,須去對理。”伸任茫然不知何事。

 隨了青衣人,來到一個大院。廳事十余間,有判官六人,每人據二間。仲任所對在最西頭二間,判官還不在,青衣人叫他且立堂下。有頃,判官已到。仲任仔細一認,叫聲:“阿呀!如何卻在這裡相會?”你道那判官是誰?正是他那姑夫鄆州司馬張安。那司馬也吃了一驚道:“你幾時來了?”引他登階,對他道:“你此來不好,你年命未盡,想為對事而來。卻是在世為惡無比,所殺害生命千千萬萬,冤家多在。今忽到此,有何計較可以相救?”仲任才曉得是陰府,心裡想著平日所為,有些俱怕起來,叩頭道:“小侄生前,不聽好言,不信有陰間地府,妄作妄行。今日來到此處,望姑夫念親威之情,救拔則個。”張判官道:“且不要忙,待我與眾判官商議看。”因對眾判官道:“仆有妻侄屈突仲任造罪無數,今召來與奴莫賀咄對事,卻是其人年命亦未盡,要放他去了,等他壽盡才來。只是既已到了這裡,怕被害這些冤魂不肯放他。怎生為仆分上,商量開得一路放他生還麽?”眾判官道:“除非召明法者與他計較。”

 張判官叫鬼卒喚明法人來。只見有個碧衣人前來參見,張判官道:“要出一個年命未盡的罪人有路否?”明法人請問何事,張判官把仲任的話對他說了一遍。明法人道:“仲任須為對莫賀咄事而來,固然陽壽未盡,卻是冤家太廣,只怕一與相見,群到遝來,不由分說,恣行食啖。此皆宜償之命,冥府不能禁得,料無再還之理。”張判官道:“仲任既系吾親,又命未合死,故此要開生路救他。若是壽已盡時,自作自受,我這裡也管不得了。你有何計可以解得此難?”明法人想了一會道:“唯有一路可以出得,卻也要這些被殺冤家肯便好。若不肯也沒乾。”張判官道:“卻待怎麽?”明法人道:“此諸物類,被仲任所殺者,必須償其身命,然後各去托生。今召他每出來,須誘哄他每道:‘屈突仲任今為對莫賀咄事,已到此間,汝輩食啖了畢,即去托生。汝輩余業未盡,還受畜生身,是這件仍做這件,牛更為牛,馬更為馬。使仲任轉生為人,還依舊吃著汝輩,汝輩業報,無有了時。今查仲任未合即死,須令略還,叫他替汝輩追造福因,使汝輩各舍畜生業,盡得人身,再不為人殺害,豈不至妙?’諸畜類聞得人身,必然喜歡從命,然後小小償他些夙債,乃可放去。若說與這番說話,不肯依時,就再無別路了。”張判官道:“便可依此而行。”

 明法人將仲任鎖在廳事前房中了,然後召仲任所殺生類到判官庭中來,庭中地可有百畝,仲任所殺生命聞召都來,一時填塞皆滿。但見:

 牛馬成群,雞鵝作隊。百般怪獸,盡皆舞爪張牙;千種奇禽,類各舒毛鼓翼。誰道賦靈獨蠢,記冤仇且是分明,謾言稟質偏殊,圖報復更為緊急。飛的飛,走的走,早難道天子上林;叫的叫,嗥的嗥,須不是人間樂土。

 說這些被害眾生,如牛馬驢騾豬羊獐鹿雉兔以至刺蝟飛鳥之類,不可悉數,凡數萬頭,共作人言道:“召我何為?”判官道:“屈突仲任已到。”說聲未了,物類皆咆哮大怒,騰振蹴踏,大喊道:“逆賊,還我債來!還我債來!”這些物類忿怒起來,個個身體比常倍大:豬羊等馬牛,馬牛等犀象。隻待仲任出來,大家吞噬。判官乃使明法人一如前話,曉諭一番,物類聞說替他追福,可得人身,盡皆喜歡,仍舊複了本形。判官分付諸畜且出,都依命退出庭外來了。

 明法人方在房裡放出仲任來,對判官道:“而今須用小小償他些債。”說罷,即有獄卒二人手執皮袋一個、秘木二根到來,明法人把仲任袋將進去,獄卒將秘木秘下去,仲任在袋苦痛難禁,身上血簌簌的出來,多在袋孔中流下,好似澆花的噴筒一般。獄卒去了秘木,隻提著袋,滿庭前走轉灑去。須臾,血深至階,可有三尺了。然後連袋投仲任在房中,又牢牢鎖住了。複召諸畜等至,分付道:“已取出仲任生血,聽汝輩食唉。”諸畜等皆作惱怒之狀,身複長大數倍,罵道:“逆賊,你殺吾身,今吃你血。”於是竟來爭食,飛的走的,亂嚷亂叫,一頭吃一頭罵,只聽得呼呼嗡嗡之聲,三尺來血一霎時吃盡,還象不足的意,共酣地上。直等庭中土見,方才住口。

 明法人等諸畜吃罷,分付道:“汝輩已得償了些債。莫賀咄身命已盡,一聽汝輩取償。今放屈突仲任回家為汝輩追福,令汝輩多得人身。”諸畜等皆歡喜,各複了本形而散。判官方才在袋內放出仲任來,仲任出了袋,站立起來,隻覺渾身疼痛。張判官對他說道:“冤報暫解,可以回生。既已見了報應,便可窮力修福。”仲任道:“多蒙姑夫竭力周全調護,得解此難。今若回生,自當痛改前非,不敢再增惡業。但宿罪尚重,不知何法修福可以盡消?”判官道:“汝罪業太重,非等閑作福可以免得,除非刺血寫一切經,此罪當盡。不然,他日更來,無可再救了。”仲任稱謝領諾。張判官道:“還須遍語世間之人,使他每聞著報應,能生悔悟的,也多是你的功德。”說罷,就叫兩個青衣人送歸來路。又分付道:“路中若有所見,切不可擅動念頭,不依我戒,須要吃虧。”叮矚青衣人道:“可好伴他到家,他余業盡多,怕路中還有失處。”青衣人道:“本官分付,敢不小心?”

 仲任遂同了青衣前走。行了數裡,到了一個熱鬧去處,光景似陽間酒店一般。但見:

 村前茅舍,莊後竹籬。村醪香透磁缸,濁酒滿盛瓦甕。架上麻衣,昨日村郎留下當;酒簾大字,鄉中學究醉時書。劉伶知味且停舟,李白聞香須駐馬。盡道黃泉無客店,誰知冥路有沽家!

 仲任正走得饑又饑,渴又渴,眼望去,是個酒店,他已自口角流涎了。走到面前看時,只見:店魚頭吹的吹,唱的唱;猜拳豁指,呼紅喝六;在裡頭暢快飲酒。滿前嘎飯,多是些,肥肉鮮魚,壯雞大鴨。仲任不覺舊性複發,思量要進去坐一坐,吃他一餐,早把他姑夫所戒已忘記了,反來拉兩個青衣進去同坐。青衣道:“進去不得的,錯走去了,必有後悔。”仲任那裡肯信?青衣阻當不住,道:“既要進去,我們只在此間等你。”

 仲任大踏步跨將進來,揀個座頭坐下了。店小二忙擺著案酒,仲任一看,吃了一驚。元來一碗是死人的眼睛,一碗是糞坑裡大蛆,曉得不是好去處,抽身待走。小二斟了一碗酒來道:“吃了酒去。”仲任不識氣,伸手來接,拿到鼻邊一聞,臭穢難當。元來是一碗腐屍肉,正待撇下不吃,忽然灶下搶出一個牛頭鬼來,手執鋼叉喊道:“還不快吃!”店小二把來一灌,仲任隻得忍著臭穢強吞了下去,望外便走。牛頭又領了好些奇形異狀的鬼趕來,口裡嚷道:“不要放走了他!”仲任急得無措,只見兩個青衣元站在舊處,忙來遮蔽著,喝道:“是判院放回的,不得無禮。”攙著仲任便走。後邊人聽見青衣人說了,然後散去。青衣人埋怨道:“叫你不要進去,你不肯聽,致有此驚恐。起初判院如何分付來?隻道是我們不了事。”仲任道:“我隻道是好酒店,如何裡邊這樣光景?”青衣人道:“這也原是你業障現此眼花。”仲任道:“如何是我業障?”青衣人道:“你吃這一甌,還抵不得醉鱉醉驢的債哩。”仲任愈加悔悟,隨著青衣再走。看看茫茫蕩蕩,不辨東西南北,身子如在雲霧裡一般。須臾,重見天日,已似是陽間世上,儼然是溫縣地方。同著青衣走入自己莊上草堂中,只見自己身子直挺挺的躺在那裡,乳婆坐在旁邊守著。青衣用手將仲任的魂向身上一推,仲任蘇醒轉來,眼中不見了青衣。卻見乳婆叫道:“官人蘇醒著,幾乎急死我也!”仲任道:“我死去幾時了?”乳婆道:“官人正在此吃食,忽然暴死,已是一晝夜。隻為心頭尚暖,故此不敢移動,誰知果然活轉來,好了,好了!”仲任道:“此一晝夜,非同小可。見了好些陰間地府光景。”那老婆子喜聽的是這些說話,便問道:“官人見的是甚麽光景?”仲任道:“元來我未該死,隻為莫賀咄死去,撞著平日殺戮這些冤家,要我去對證,故勾我去。我也為冤家多,幾乎不放轉來了,虧得撞著對案的判官就是我張家姑夫,道我陽壽未絕,在裡頭曲意處分,才得放還。”就把這些說話光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盡情告訴了乳婆,那乳婆只是合掌念“阿彌陀佛”不住口。

 仲任說罷, 乳婆又問道:“這等,而今莫賀咄畢竟怎麽樣?”仲任道:“他陽壽已盡,冤債又多。我自來了,他在地府中畢竟要一一償命,不知怎地受苦哩。”乳婆道:“官人可曾見他否?”仲任道:“只因判官周全我,不教對案,故此不見他,只聽得說。”乳婆道:“一晝夜了,怕官人已饑,還有剩下的牛肉,將來吃了罷。”仲任道:“而今要依我姑夫分付,正待刺血寫經罰咒,再不吃這些東西了。”乳婆道:“這個卻好。”乳婆隻去做些粥湯與仲任吃了。仲任起來梳洗一番,把鏡子將臉一照,隻叫得苦。元來陰間把秘木取去他血,與畜生吃過,故此面色臘查也似黃了。

 仲任從此雇一個人把堂中掃除乾淨,先請幾部經來,焚香持誦,將養了兩個月,身子漸漸複舊,有了血色。然後刺著臂血,逐部逐卷寫將來。有人經過,問起他寫經根由的,便把這些事還一告訴將來。人聽了無不毛骨聳然,多有助盤費供他書寫之用的,所以越寫得多了。況且面黃肌瘦,是個老大證見。又指著堂中的甕、堂後的穴,每對人道:“這是當時作業的遺跡,留下為戒的。”來往人曉得是真話,發了好些放生戒殺的念頭。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754章 完結)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漢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