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西陽溝紀事》第49章 遠方的情
 第四十九章遠方的情

 書信是一種牽掛與寄托,也是身處這種環境裡能夠接收到的最好安慰,雖然汪劍涵這一個月來,與大家還算相處融洽,工作也很踏實,但畢竟這些同事也好領導也好都是新認識,內心深處很多東西其實也很難與之交流的,並不是汪劍涵內向的性格,這是所有人都有的防備,當你處在一個新的環境中之時,如果有傷心事、煩悶之情其實是很難與其它人有共鳴的,縱然你性格天生開朗,但畢竟有些東西需要熟悉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你的愁緒。

 汪劍涵半躺在床上,首先打開家書,從信封的字一看就是父親寫的,因為母親跟本就不識字,他知道父親一向寫信的風格,簡單明了,交待清楚,沒有兒女情長,更沒有不必要的問候。

 “劍涵吾兒,來信已收,知你一切順利,家裡也都安心,家中一切都好,勿掛。

 聽你來信對現在的工作似有抱怨,對工作環境的艱苦似有不適,在這裡我要正告你,既然去了就安心工作,現在艱苦的環境正是你需要的,你才剛參加工作,不要有太多要求和條件,任何事都有一個過程,正如我常跟你說的一錘子打不出一個獅子,(父親以前曾是村裡出名的石匠,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不要妄想一工作就能怎樣,你工作有成績了,領導自然會信任你,給你機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比你有本事的多得是,只有腳踏實地工作才是你應該做的。

 一個人在外面,要注意人際交往,自己照顧自己,錢如果不夠就寫信回來,不說了,家裡不用你操心,安心工作。

 再見!”

 讀完信,汪劍涵心裡已經很踏實,雖然這些句子在學校裡與家裡的通信幾乎沒有什麽新的變化,但字裡行間讓汪劍涵能看到父親寫信時的身影,那真摯的父子之情不需要太多的言語,盡管父親這輩子到現在為至依然沒有太大的成就,但父親卻讓姐哥六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說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在父親身上汪劍涵學到了很多,包括責任,那是一個男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素質,對社會負責、對單位負責、對家人負責,最起碼的對自己負責。35xs

 汪劍涵小心的收好父親的來信,按原樣折成豆腐塊,再收進信封,接下來再打開學校的來信,那是班主任老師回的一封信。

 汪劍涵在學校的班主任是一位接近退休的女老師,待人和藹,講話輕慢,帶著江南濃濃的軟語,而汪劍涵這一個班是她最後一次帶班主任,也是退休前帶的唯一一班,所以她把全班四十一個同學,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照看,傳之以技,援之以德,應該說對全班同學傾盡了心血。

 從個人來講,她對汪劍涵也是十分關照,因為汪劍涵十五歲入校時給人的感覺就是廋小,面黑、畏畏縮縮,並且從入學的考試來看,雲南邊遠省份的成績普遍比其它省份的要差了許多,但作為班主任卻一視同仁的對待著每一個同學。汪劍涵自小有一股不服輸的勁,所以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就已名列前茅,讓她對此也刮目相看,再者汪劍涵自小獨立性強,守規矩,只是不愛說話,看起來竟然跟女生一般讓老師放心,所以到畢業之時班主任對汪劍涵一直很放心,汪劍涵剛到這裡就給老師寫了信,這也是給老師的牽掛一個回復。

 “劍涵同學,來信收到,知道你已順利到往單位,我們都很寬慰,

你是我們班第一個走出校門的同學,在你走後很多同學都很關心你,現在知道你已在工作崗位上工作,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很寬慰,同時老師也祝賀你,希望你在新的崗位上取得好的成績。 從你的來信來看,你現在參加中國西南大動脈南昆鐵路的建設,對你來說應該是個很好的煆練機會,改革開放至今,特別是這兩年中國的鐵路事業正如火如塗的進行,你能夠參與其中是你的幸運也是你在學校努力學習的成果,希望你能珍惜如此難得的機會,把在學校所學充分發揮出來,為祖國的鐵路事業建設作為應有貢獻。

 我知道修建鐵路一件艱苦的事,特別是在貴州山區,環境會比沿海及發達地方艱苦百倍,但做工作,做事業就要能吃苦,在學校曾給所有的同學們都講過,國家測量大隊有我們學校很多校友,也有我的同學在裡面,他們歷經千辛萬苦,踏遍全國大小山川,最後成功完成全國一等、二等控制點的測量工作,由此多次被國務院表彰,成為我們這個行業的楷模,同時也是你們學習的榜樣,我希望你能以學校前輩們的精神為指導,做好你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揚本校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傳統,為南昆鐵路的建設作出應盡之力。

 你跟我談到工資的問題,以你現在的能力,我覺得一個月三百多元也已經算是不錯了,我現在已快退休,每月工資也就六七百,何況是剛參加工作的那個時候,所以要求你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班裡有很多同學現在尚未找到工作,既然有工作在做,那就不要總是考慮眼前的得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你當前最應該考慮的事。

 你提到的班裡幾個同學也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了,他們的工作環境也並不十分理想,也都在全國各地奔勞,不必掛念。最後再次祝你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績,同時注意身體健康!

 再見!”

 老師的信讓汪劍涵感覺到了新的信心,雖然這裡與南京城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但信中所提學校的前輩們所做的事跡都是千真萬確,與前輩們曾經的付出,曾經的艱苦相比,汪劍涵覺得這確實算還不錯了,因為專業、職業的不同,許多分在地質隊、測繪隊的同學,環境也是如此,或許更糟。對汪劍涵來說能得到老師的鼓勵及少許批評,汪劍涵心裡覺得很欣慰,這些日來自己確實在思想上有些消極,特別是經過這一次死裡逃生後,對前途及未來充滿了懷疑和迷茫,而老師的信在此時送到,無異於給汪劍涵更大的動力,相信自己真的可以為祖國鐵路事業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汪劍涵並沒有急著打開第三封信,就這樣斜躺在床上,點燃一支煙,慢慢抽著,煙從嘴角溢出,迷漫在頭頂,就好像一個煙霧般的皇冠,兩封信其實都在表達一個意思,有工作已經很不錯了,就不要再挑三撿四,環境的艱苦與工作的勞累這都是年輕人需要走過的一個必然過程,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而應該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面,做好工作才自己當前最重要的事。

 這是汪劍涵從兩封信自己得出的結論,也算是汪劍涵對自己工作一月來的一個總結。

 第三封信是汪劍涵寫給遠在西藏同學的信,因為這個同學一直跟汪劍涵關系很好,如果說汪劍涵還有其它非常要好的其它同學,那麽從這位西藏同學來說,除了他們西藏本地的同學外,在班裡汪劍涵可以算是這位西藏同學最要好的夥伴,所以汪劍涵從自身也好,從同學的角度來考慮,都第一時間寫給這位同學,並且是直接寫到這位同學的家裡,因為西藏的畢業生需要回西藏後由自治區統一分配,在他們的省份人才真的是最大的寶藏。

 在記憶中這位同學較其它西藏的同學更內向,在班上與同學的交往很少,與汪劍涵同宿舍,同時也保留了西藏少數民族一些傳統的習慣,看起來和汪劍涵一般邋哩邋遢,也不喜修邊幅,按農村的說法,總是一副“大俠”的模樣,而農村所謂的“大俠”專指那些衣著破舊,頭髮零亂,在街邊乞討的乞丐。

 信封上字跡有些潦草,但汪劍涵知道這應該是這位同學比較認真的了,也很重視汪劍涵的回信,汪劍涵笑著撕開信封,就如同就在身旁一樣隨意。

 “劍涵老友,感謝你一直掛念著我,我已回到家鄉,一切都很好,在學校一直得到你的照顧,在此非常感謝!

 我回到西藏,省裡就安排了工作,我被分在拉薩地質某大隊,隊裡的人還算可以,我已經在跟著搞測量了,工作很忙。

 這段時間,我也會常想起一起在學校的日子,想起我們一起在球場上奔跑,想起很多同學對我的幫助,想起你跟我同一個宿舍的四年生活,我很懷念那時的時光。

 而在單位就沒有那麽友好了,我覺得很多人對我都不友善,很多人都有意針對我,特別是在工作上,像看一個怪物一般,我很苦悶,工作回來,經常晚上睡不著覺,每天都要喝一點酒才行,在這裡我沒有朋友。

 謝謝你的來信,讓我還知道有朋友在遠方掂記著我,希望你的工作也很順利,注意身體少喝酒!

 如果你有空就來西藏找我,不說了,祝你工作愉快。

 再見!”

 字裡行間充滿同學間那真誠之情,雖然信寫得很短,看起來沒有什麽好說,字一樣很潦草,但汪劍涵明白,這應該是這位同學寫得最認真的了,如果換其它同學,也許他連信都不會回。

 讀完同學的信,汪劍涵心裡很放心,同時也很憂慮,這位西藏的同學在班裡學習最差,可能緣於基礎知識跟不上,所以在學習專業上也是拖著走的。再者他本人不善溝通,有些自閉的傾向,很多同學也不願與他多交流,有的時候老師也不對他有更高的要求,四年來其實在專業上還是很欠缺的。如果按汪劍涵來此單位這種情況,他的工作可能會很被動,也很吃力,受人白眼再所難免,與單位同事的相處可能更難,畢竟在學校其它同學再怎麽樣也都會給他一些照顧,他是西藏少數民族,大家多少會理解。但去到單位雖然是一個地方的人,但大家都是少數民族,就不會對任何一個有什麽特殊的照顧,並且以他的性格,有什麽不高興可能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而不會向其它人傾訴,這樣長久以往,怕是很有問題,從最後他表述來看,依然是不太合群的樣子,要靠喝酒才能入睡。

 想至此,再回想過去的日子,汪劍涵的憂慮更甚了,就如同吐出的煙,如果沒有風吹過,它會一直在頭頂盤旋,久久不散,像愁緒一般,只會更濃。

 汪劍涵沒有去想前兩封信,提起筆開始給遠方的同學寫信,他希望遠方的那位摯友,能夠走出眼前的困境,多與人溝通,把自己的心事、想法說出來,或者說給他一點建議,畢竟在學校他是如此信任自己,他不想這個同學由此鬱鬱不振,或許以一個同學的身份來給他一些安慰與幫助,他會更信任,更能接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