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西陽溝紀事》第33章 開孔
  第三十三章開孔

  次日清晨,汪劍涵起了個大早,下到技術室,坐了不到幾分鍾全部人都到了,大家都在技術室看著圖紙、規范,算是給大乾一百八十天開了個好頭,汪劍涵昨天從向妮宿舍回來,又回到技術室把鑽孔樁相關的要求學習了一遍,已經做到心裡有數,早上只是簡單的再複述了一些關鍵的要求。

  只聽得林工依然哼著小調向技術室走來,後面有另一個人的腳步聲,汪劍涵想那應該是尤會計了,只見林工今日竟沒有穿他的籃球服,而是穿得很正規的樣子,胡子也刮得很乾淨,汪劍涵下意識摸一摸自己的下巴,怎麽胡子又長出來了。

  汪劍涵是很奇怪,雖然自己已成人,長點胡子也並非怪事,不長才怪呢,但汪劍涵想父親及幾個哥哥,沒有一個是絡腮胡,但汪劍涵卻偏偏是,按照學校那時的說法,應該是小的時候,沒有事經常用父親的剃須刀在臉上瞎刮的原因吧,或許是自己在該長身體的時候沒有長在高度上,而是長在胡子上了,這看似也有可能,但汪劍涵摸胡子卻是另一種感概,那就是結過婚的男人是要比沒結婚的男人滋潤些,胡子當然也是剃得乾乾淨。

  林工來到技術室並沒有走進來,後面尤會計探頭向技術室看看,口中念道:“不錯,不錯都挺早。”

  林工回頭看著自己的老婆說道:“去去去,你又不在這上班,來這湊什麽熱鬧。”邊說邊用手推尤會計,尤會計邊走邊哼道:“誰稀罕,我們財務兩個人一間辦公室,你們這六個人。”

  聽著尤會計的聲音已經到了後排房子,林工向大家一招手說道:“開路,大乾一百天。”

  汪劍涵已背好工具包站在門口,林工打開包看了一下,裡面有垂球、皮尺、錘子、鋼卷尺、鋼釘等常用的工具,林工看都齊了,也沒說話帶頭就走,技術室五人跟在後面,一個小分隊的編制,但在整個隊裡除了工班就數技術室人最多了。

  工地上包領工、厲領工還有萬主管都已在,領工員其實都要早些,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安排工人的工作,三個領工員也都是各有分工,但今天要進行開鑽儀式,都安排完工作,先來到工地,把要進行的準備工作做好。

  萬主管是兩個領工員的頭,看起來已經五十多歲了,瘦小精乾,背卻直挺,看起來比汪劍涵還要矮些,但卻精神抖擻,起的也比汪劍涵這些年輕人早,他們住的地方隻隔著中間的財務室就是汪劍涵的宿舍,所以每天很早汪劍涵就會聽見外面的水籠頭衝水洗臉的聲音,還伴著陣陣乾嘔的聲音,是因為煙抽太多,再加上年紀大了所致。

  而汪劍涵在多年以後也是這樣,每天早上漱牙的時候都會特別難受,乾嘔的厲害,不懂的人還以為是昨夜酒喝多了,第二天在吐呢。

  三人與林工等技術室的人打過招呼,林工就讓汪劍涵拉著鋼卷尺,進行量測。

  衝擊鑽機是靠機身上的一台卷揚機吊起一個十字大鋼錐,然後再放下,鐵錐自由落體,靠自身重力衝擊孔樁底部,把下面的岩層擊碎,然後再用抓渣筒把碎渣撈出,以達到鑽進的目的。

  而林工與汪劍涵拉尺子是再次確定鑽機鑽頭的位置是否在中心位置,如果不在就必須重新調整鑽機的位置,這是每次開鑽著的必要工作,林工一邊量測一邊給汪劍涵講著,汪劍涵也認真的聽,位置在誤差范圍內,看來兩個領工員來了以後也檢校過。

  黃河衝擊鑽是一款比較古老的鑽機,

但也算是應用比較多的,特別是在雲貴這種山區。後來汪劍涵也接觸過很多先進的鑽機,有正反螺旋鑽、長螺旋、旋挖機等等,但如果遇到特別硬的岩石,還是這種衝擊鑽最實用,當然有些地方沒有水,也可以進行人工挖孔樁,八號墩之所以承台已做好就是它在半山坡上,孔內沒有水,可以人工下去挖,然後用鉸索把挖出的泥土、石塊吊出,這樣可以同時施工好幾個樁,而鑽孔卻只能兩台樁機隔開,並且還得跳打,也就是衝好一根,隔一根才能衝,要不然兩根樁可能會出現竄孔的現象。  林工與汪劍涵量完,其它的技術人員都在旁邊聽著林工講解,然後林工把皮尺拿了出來對著小朱說道:“小朱去找個重一點的東西來。”說完小朱、塗安宜都去找了。

  找了半天卻一無所獲,這溝中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林工眉頭大皺,汪劍涵見狀問道:“林工,你要重一點的物件做什麽,是不是綁在皮尺上測孔深?”

  林工點頭說道:“對,這兩小子搬兩個石頭來幹嘛,這皮尺也不好栓呀!”

  站在一邊的包進取一看,那邊堆著些散亂的鋼管,還有些扣件,於是說道:“林工,扣件行不行,我看拿兩個扣件來栓在尺上應該夠重的了。”

  林工一想也對呀,扣件正好中間是空的,可以把尺子穿過去,並且重量也還是比較沉的, 於是點點頭,包領工見狀小跑著過去,很快就拿了兩三個三通扣件來,林工親自動手用尺子一端栓上,提起尺子還掂了掂,感覺份量已夠,就順著護壁向下放,汪劍涵在一邊放著皮尺。

  其實鑽機已經鑽了一晚上了,上面一段是沉積的沙礫石,所以比較好衝些,一晚上竟也衝了十多米。林工慢慢的放著皮尺,很快就到底了,然後林工蹲下,雙手握著皮尺,一提一放好幾下,然後再拉齊孔壁鎖口,讀了數據,汪劍涵趕緊用本子記錄下來,只聽林工說道:“小汪,這個讀數還要加上30cm的泥漿厚度,早上停鑽也有二三小時了,加起來才是鑽進深度,來你體會一下。”

  汪劍涵收起本子,接過林工手中的皮尺,也學著林工一提一放,剛才提著扣件時覺得挺沉的,現在在孔裡竟也不費力,放的時候扣件落在沉渣上與落在實在的岩石上感覺是不一樣的,落在沉渣上,手上感覺扣件落的比較慢,並且有一個沉的過程,基本可以判定下面的沉渣有多厚,但這也是個長期的過程才能估計得準,因為整個孔內都是用黃泥巴投進去的,黃泥巴黏性好,在孔內可以充當護壁,另外對擊碎的渣粘上黃泥也好用抓筒撈一些。

  林工見汪劍涵已學會,於是讓塗安宜、向妮、小葛、小朱等都一一提試了一下,接下來就收尺。

  開孔前一切準備都已就位,這也是工程施工的一個貫例,技術先行,技術室雖然看起來並不直接參與工程的施工,但任何工程建設沒有技術,實在是不行的,但在很多方面,卻並非如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