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的想法很務實,己方兵力還沒金兵多,趁夜攻城完全就是找虐。等張憲到了圍城才有可能,也很解氣,你金人不是動不動就圍城嗎?這次讓你們也嘗嘗被圍城的滋味!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意外總是不期而至。
辰時剛過,張憲便率兵趕到了,宋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五萬多,圍個太原城是綽綽有余了。
正當嶽飛笑著和張憲說楊再興以洞製敵打退金兵的事兒時,打探太原府城消息的斥候回來向他匯報了:“太原府城門緊閉,城頭未見一個金兵,不知是何緣故,是否需要抵近查探?”
嶽飛眉頭一皺,沉思片刻,吩咐道:“金人恐已遁去,近前再探。”
他這麽想當然是有原因的,自從他歸入大元帥府後與金兵交戰,金兵就沒打過一次勝仗,逃跑的功夫卻越來越熟練。
而太原是金兵逃亡路上的第一座堅城,若想翻盤,於此處整兵求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既吃了敗仗,金兵棄城而逃那就毫不意外了。
果然,沒過多會兒,斥候回報:“報元帥,金人已連夜逃遁,城中百姓將城門打開了。”
宋軍之前日夜兼程地追擊才勉強在太原追上金兵,這一夜幾個時辰過去,金兵若是馬不停蹄,估計又是幾十裡地下去了。
得趁熱打鐵!官家說了,要一追到底,最好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嶽飛連忙命楊再興的先鋒營迅速拔營,先行追擊。自己則進城安撫一下百姓,之後便率兵跟上,確保與先鋒營之間的安全距離。
他打算讓張憲分兩、三千兵將留守太原,待宗澤到時再整頓恢復太原府治。這麽重要的城池既然收了回來,可不能再丟了。
太原軍民抵抗金兵時,戰死者數萬,又經過金兵屠城之後,人口銳減,僅余數萬人,城內十室九空,且民生凋敝,度日艱難。
所幸這次金人入城,只是一意搜刮糧食,幾無所得,惶急之下並未大肆殺戮。
金兵倉惶逃走之後,城中百姓方才知道金兵吃了敗仗,是一路逃過來的,大宋鐵騎一直追到太原,金兵又敗,再度逃跑!真是大快人心啊!
嶽飛率兵入城時,全城百姓幾乎全都從家裡出來圍觀,見大軍兵強馬壯,凜然有序,跟見了親人似的,無不嚎啕大哭,令聞者動容。
嶽飛見百姓皆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不禁為之心酸,掩面而泣,眾將士亦然。一路上見得多了被金兵欺凌的百姓,但這麽慘的,卻都是頭一回見到。
“百姓苦楚至此,我輩將士能無視乎?”嶽飛問身後諸將,諸將皆曰“不能!”
“金人已向北而行,估計要走汾源郡(今山西忻州市)去大同,因缺少糧草,必沿途劫掠作為軍需。如此一來,到得大同,需兩到三日。我軍急行之下,兩日即到,有兩日口糧足矣。余者,皆予太原百姓吧,待宗帥到了,自有計較。”
眾將皆歎息,紛紛慷慨解囊,麾下士兵見將帥率先垂范,無不從之,更有甚者,竟傾囊以付。
因為急著追擊金兵,眾將士從潼關出來時僅帶了十余日口糧,此時已不足一半。但四萬五千人兩日的口糧也不是個小數目,最起碼讓數萬百姓堅持到宗澤大軍進城沒什麽問題。
城中百姓得大軍相助,無不感激涕零,百年以來對於大宋朝廷的不滿和怨憤終於散去。
太原百姓對宋廷的百年積怨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山西因為東有太行山藩屏,
西有呂梁山遮擋,南有黃河阻隔,素有“表裡河山”之稱,數百年來無論是安史叛軍,還是黃巢亂匪,影響那麽大都沒能禍亂到這塊土地,太原更是有“龍興之城”的美譽。 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和宰相趙普都曾經多次率大軍進攻時為北漢國土的山西,卻死傷慘重,無功而返,於是不得不采取守勢,先把戰略目光轉到南方。
宋太宗趙匡義統一了南方之後,騰開了手,於公元979年開始對十國中的最後一個政權——山西的北漢王朝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面對宋軍的大舉入侵,與南唐、吳越的束手就擒、屈膝投降不同,北漢軍民極為頑強地同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搏鬥。
然後,然而,竟然,國主劉繼元投降了,並且派親信去命令仍在率軍奮戰的名將楊繼業停止抵抗,又上演了“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橋段。
北漢滅亡後,睚眥必報的宋太宗對山西軍民進行了喪心病狂的報復。就在楊繼業率部投降的第二天,趙匡義便下令對太原進行焚城,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太原城“萬炬皆發,官寺民舍,一日俱盡”,宋朝的大軍在焚城時關閉了城門,許多來不及逃走的老百姓全部被活活燒死。
宋太宗回到開封之後,覺得僅僅用火燒破壞得還不夠乾淨、不夠徹底,又下令決開汾河河堤,放水把太原徹底淹沒,化做了一片廢墟。
試想一下,太原百姓對宋廷能不心存怨恨嗎?
完顏宗翰率金兵南侵時,太原軍民仍是拚死抵抗,淪陷後又慘遭金人屠戮。此時,幸存的數萬百姓被宋軍解救於水火之中,生出感激之情乃是正常。
同時,眾將士的心裡,保家衛國的情結也更為濃厚。如果金兵南下時,各地守軍都如他們一樣和金兵死磕到底,怎麽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一個不過十二、三歲的小男孩擠到嶽飛跟前,把老長的鼻涕吸溜回去,大聲嚷道:“大將軍,我要參軍,殺金兵為爹娘報仇!”
嶽飛見他小小的個頭,骨瘦如柴, 伸手撫了撫他亂糟糟的頭髮,憐惜地說道:“你還年幼,好好活著,待身體長高些、壯實些再來從軍,必是一個好兒郎!”
旁邊也有百姓勸道:“小郎君,你太小了,連兵器都拿不動,怎麽去打金人呢?”
不料這孩子倔的很,“噗通”一聲跪倒,堅定地說:“大將軍,我爹娘都死了,家裡也沒人了,收下我吧,我可以為大將軍牽馬掛鞍,跟隨大將軍學習殺敵之術!”
嶽飛見這孩子頗為伶俐,又是孤兒,不忍拒絕,便歎了口氣,說道:“起來吧,大軍還要追擊金兵,帶著你確有不便,你暫且在城中等候,等元帥到了,留在軍中聽用,我殺敵回來再去尋你,好不好?”
小男孩聽得嶽飛答應他了,連連點頭。
嶽飛讓張憲將留守的士兵叫過來,把小男孩帶去安置。
“我先行一步,你把城中整頓好,最多兩、三日,宗帥到了你再出發。”嶽飛說道。
“遵令。”張憲知道嶽飛仍然擔心他的傷勢未痊愈,故意讓他多休息,也不再逞強。
完顏斜也之所以選擇大同方向逃跑,是因為完顏宗翰的建議。
完顏宗翰是西路軍的主帥,兩次出兵南下都是從大同打過來的,在大同根基深厚,他認為:“只要到了大同,就可以依靠堅城與宋軍周旋。”
大同是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回到大同安全就有保障了,完顏斜也當然同意。
問題是,他們能安全逃到大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