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新長安》第一十四章 李世民的醜事
  從武德元年到現在的武德九年,當了九年皇帝,李淵什麽時候像今天被人家脅迫過?

  要不是面前這個是自己的兒子,李淵早就讓對方人頭落地了。

  不過貌似現在的情況,皇帝手裡已經沒有兵卒可使喚了。

  “逆子……你……你難道敢脅迫朕不成?”李淵看到李世民又是拔寶劍又是呵斥的樣子,再也忍受不了,指著近在咫尺的李世民鼻子罵道。

  “父皇,事到如今,我也就不會再跟你裝了。”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父皇指著自己鼻子罵,並沒有生氣,整個人好像輕松了許多,就好像一個在人們面前裝了幾十年的人突然撕下偽裝的面具,滿臉輕松地說道:“沒錯,今天這場兵變是我一手策劃的,本來是想殺掉太子跟四弟兩個沒用的人,可是最後突兀從天上下來一個身穿古怪的人壞了我的好事,哼。”李世民一想到陳強就來氣。

  “不過不要緊,四弟已經去向閻王報到了。”

  “父皇,你也老糊塗了,我李世民為大唐出生入死,大唐現在整個江山都是我李世民打下來的,憑什麽我不能當太子,而李建成這個懦弱家夥為什麽就能當太子,啊?”

  “論武功才智,我李世民哪一點不比他強?憑什麽我不能當太子,還有父皇兩年前的楊文乾事件,派我前去平叛時跟我說,回來就讓我當太子,可是你呢!?”

  李世民一提起這事就來氣,滿心的怨氣怒火又被重新點燃,甚至當堂指著李淵的鼻子質問起來。

  “不管哪朝哪代,立儲向來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你大哥兩樣都符合條件,朕也不能違背天理而立你為太子,所以……”李淵沒有說完,卻被李世民給打斷了。

  李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生氣。

  當了皇帝九年,什麽時候說話被人打斷過?氣得臉色都紅得像噴發的火山口一樣。

  “所以你就言而無信?答應過我的事情也有不算的時候?你不是皇帝嗎,不是一言九鼎嗎,怎麽也有說話不算的時候?你老了當不了就說嘛?我來替你當呀。”李世民瞪圓了眼珠逼近李淵的瞳孔打斷李淵的話質問道。

  李世民現在已經放下一個親王的尊嚴不顧了,像頭髮狂的獅子般紅著臉眼珠瞪著吼叫起來。

  提起楊文乾事情,李淵也說道:“二郞,楊文乾事件到底是怎麽起的,只怕你比朕更加心裡有數,太子本來是想送一套鎧甲給楊文乾的,可最後怎麽就變成一批了呢?以朕對太子的了解,他更清楚地知道這麽做的後果,他不可能這麽做。”李淵說道。

  李淵這話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太子沒有做案動機。

  明明知道私自運送鎧甲之罪等同於造反,太子不可能不清楚這點,已經是太子的他,李淵如今已經是六十歲了,還有幾年在位?將來的皇位是他的,太子用得著這麽做嗎?

  是個正常人都不會這麽做,更加不要說一向以沉著冷靜,寬厚豁達的太子李建成。

  那麽剩下的就只有李世民跟齊王李元吉兩人。

  李元吉跟太子是一夥的,如果李元吉做了這事,太子也會受到牽連,太子拿下他也沒拿到什麽好處,因為李元吉跟李世民爭儲,沒有什麽勝算。

  所以李元吉沒必要這麽做,一樣沒有作案動機。

  李世民就不一樣了,他完全有這個作案動機。

  如果太子倒了,李世民在大唐的威望李元吉是沒有資格跟李世民爭皇位的,不管是從長幼有序還是從軍功大小來說,

所以太子倒了,李世民是最大受益者。  “朕不知道原本只是太子把一副鎧甲送給楊文乾的,最後是怎麽變成一批的,開始也不知道他們兩人最後是怎麽誣告太子的,可最後在朕威嚴之下他們不得不說出了真相。”

  “二郞,這個真相要不要父皇給你說出來?”李淵反問道。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醜事就被自己父親抖露出來,想到往後有可能自己當了皇帝……李世民一時回答不上來。

  “那個杜淹最後被貶出京城的時候二郞為何送他二百兩黃金?為什麽送這麽貴重的禮物?”

  “只有你自己覺得心裡有愧才這麽做,到底是什麽事情使二郞你覺得自己有愧於他呢?”

  “只有一種可能,楊文乾這個事件就是你們天策府策劃出來誣陷太子的!而出這個點子的人恰恰就是被貶出京城的杜淹!”

  “為什麽朕答應過你的事情最後沒有兌現?當時朕在想,如果這件事確實是太子所做,那麽你回來後朕一定會讓你當這個太子,可是經過朕的調查發現,原來這事件事就是你們天策府一手精心策劃出來的,連最後朕派去慶州的使者宇文穎也被你們重金收買,到底當時宇文穎到了慶州跟楊文乾說了些什麽, 只怕你們已經商量好的吧,不然以楊文乾跟太子的關系,怎麽會無緣無故地起兵造反,入了你們的圈套呢?”

  李淵看著這個逼宮的李世民說道。

  原來李淵是想給李世民點面子,畢竟現在大唐的整個江山李世民這個天策府天策上將也是功不可沒,最後皇帝各打五十大板,天策府的杜淹這個主謀跟東宮的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王珪、太子衛率韋挺還有跟太子關系最好的李瑗、羅藝也一同被貶出京城。

  東宮在整個事情是是被陰得最慘的一次。

  本來自己什麽事情都沒有做,只是送一副鎧甲而已,構不成什麽罪,最後自己的這麽多得力的手下卻被貶出京城。

  特別是王珪跟韋挺兩人一文一武,兩個是東宮的最傑出的人才。

  王珪就更不用說了,在計謀上向來是天策府諸位謀士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大為傷腦筋的存在。

  可以這麽說,歷史上如果王珪沒有被貶出京城而是一直留在太子身邊,玄武門的李世民成沒成,還得兩說呢。

  在場的都不是傻子,太子到底有沒有做,大家在心裡跟明鏡似的,甚至有些人猜得比皇上還早些,只是沒有必要說出來得罪李世民這個權力滔天的天策上將罷了。

  “你……你胡說”李世民斷斷續續地中氣不足地說道。

  沒等李世民說完,就聽到臨湖殿外面傳來乒乒乓刀槍的擊打聲中喊殺聲。

  聽到聲音的李世民,包括他的手下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等人臉色卻是一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