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如何扳倒女帝》第四十七章 人生來就是要爭的
  李易止住腳步,同樣在馬匹的內側站定。

  “武後如今公然站在大殿執掌朝政,所有政令全部出其手,武後佯裝要還政,陛下根本就不敢接,陛下要是真說了那句話,他就死了,武後什麽心思,以九弟的腦袋難道想不出來嗎?天下人誰~能攔得住她?”

  “大哥方才所言極對,可人生下來就要爭,爭生存,爭地位,爭女人(交(和諧)配權),留血脈,獲得足夠的資本,這就是人自古以來的生存法則。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比陳勝吳廣的條件要好多了,我為什麽不爭?”

  “我們是皇族,你想反也得把這念想給我壓下去。你爭不過的,你沒資本!”

  李易從荷包裡掏出那枚金葉子,盯著李英道:“我有資本,我拿它爭!”

  “小九你莫不會覺得其余皇族也會幫咱們家吧,天真!”

  “大哥,你還是沒明白我在林子裡說的那番話,我說了要累計資本,只有掌握足夠多的底牌才能有更多的一種選擇,不會被人像螞蟻一樣給碾死。”

  李易沉聲說道:“我要搏!我要爭!我要走這條路,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五鼎烹!”

  “小九,你太橫矣!”

  嗣王李英說完之後,拂袖而去。

  兩匹戰馬打了個響鼻。

  李英把金葉子重新塞進自己的荷包裡,伸出手,一左一右牽著兩匹戰馬慢悠悠的往前走。

  “怎麽,小九與你大哥吵架了?”大畫家李思訓捏著胡須道:“你大哥可是一個為人穩重,輕易不會把喜怒掛在臉上的人。”

  “無妨,不過一點在土地規劃上的分歧。”李易無所謂的看向遠方:“我大哥不同意把家裡一半的地拿來做試驗罷了。”

  “誰會因為你的一句話就能放棄那麽大的利益呢,連你父王都不行,更何況你大哥呢,你說是吧,小九?”大畫家李思訓笑了笑。

  “是啊,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一雙能準確看向未來投資的眼睛,承擔高風險高收入的事,您說是吧,表祖父?”李易牽著兩匹馬抬頭瞧了一眼騎著馬的表祖父。

  “呵呵,沒錯。”大畫家李思訓笑眯眯的點點頭。

  李易也翻身上馬:“嘿嘿,還望表祖父能替我勸勸我大哥。”

  “好說,好說,我倒是要看看葛王家的千裡駒李九郎到底有多大本事!”

  “那表祖父您得好好待上一段時間了。”

  “無妨,我如今無官一身輕。”大畫家李思訓捏著胡須道:“反正盤纏也被你小子給敲詐走了,吃你的,穿你的,還要花你的,這叫請神容易送神難,這麽一想,突然覺得我這一片金葉子花的真是物超所值。”

  “哈哈哈,表祖父能這樣想,寬慰自己,當真是不會得什麽心理疾病。”李易笑了笑,賴著不走好啊,還沒發揮出你的最大價值呢,你就別想跑。

  但願以後表祖父你還能得意的說出這番話,代言人的角色離你更近了一步呦。

  李英求穩,李易求險。

  誰都沒有錯,誰都是在按照自己的一套準則行事,因為他們的命還沒有掌握在自己手裡。

  不止是葛王一脈在摸索應對武後的辦法。

  大唐皇族其他血脈也都在探索應對武後的方式方法。

  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說不定誰運氣不好就被大浪卷走了,誰運氣好就能安全到達河對岸了。

  李琦李湛李欣哥三見大哥與小九(九哥)兩個人站在兩匹馬的內測敘話,

剛還好好的,大哥怎麽就生氣拂袖而去了呢。  說真的,大哥李英很少生氣!

  反倒是表祖父與小九開始有說有笑的。

  要知道表祖父可是大哥請來說服父王的,特別是說服小九,行事不要太過張揚了。

  葛王府不在是單一求穩的姿態了,自從李易病重痊愈後,開始出現分歧,有了自己的動作,針對以前葛王府的應對武後的方法提出了異議,這屬於葛王府的內部矛盾。

  往大了說,也是李唐皇族在應對武則天的另一種方式。

  三哥李琦無所謂,現在這種囚徒的生活也膩味了,總之就是要變有錢,享受紈絝子弟的生活,不管是被武後賜死還是被發配嶺南,都要活的富足,要不就白活這一世,枉費自己皇族的身份。

  這種憂心的生活早就受夠了,沒瞧見大哥他年紀輕輕就有了白頭髮。

  五哥李湛就是想要為家族中的幾個年幼的弟弟和侄子鋪路,狡兔三窟,免得被一網打盡,血脈就這麽斷了。

  至於小胖子李欣,隻想跟著九哥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各人有個人的心思,人的複雜之處就體現在此處。

  葛王李素節終於騰出手來,從刺史府回到封地,怎麽說都是表叔父來家中做客了,甚至會傳達一些其他皇族的意思,耽誤兩天才見面,已經算是夠怠慢的了。

  大廳裡,表祖父李思訓跪坐在左側,旁邊是嗣王李英,對面坐的李易,李易上首坐的是葛王李素節。吃完午宴後,其余人等全部退下。

  “素節,我受托而來,本不該胡亂插手,我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可還是要勸你一二的。”大畫家李思訓率先開口道,要不然就該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表叔父盡管開口。”

  “素節緣何突然理政?嶽州已經是中下之州,在過兩年便會在評一次,以如今嶽州的情況,被評為下下州是必然。朝中酷吏橫行,這無疑會給人送出把柄,惹禍上身。”

  “表祖父認為只要我父王繼續不理政事,等嶽州被評為下下之州,便會相安無事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父王怠政也不是一年兩年了,上次評為中下州,父王不過也是罰俸三月,大不了繼續往南遷移,已經如此了,還能再壞到哪種地步。”

  嗣王李英陳述理由,很簡單,不理政事頂多會被懲罰,最差也就被發配南方更遠的地方,只要活著,就有機會回到長安,彌補這麽多年的委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