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如何扳倒女帝》第二百零九章朝會
  大殿裡的皇座後面的給皇帝扇扇子的屏風侍女已經就位了,就算是大冬天,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
  屏風不僅僅是給扇風用的,比如還有‘裝飾’作用。
  許多忙碌的宦官已經在地上鋪好了厚厚的席子,省的冰屁股,即使大殿裡溫暖如春。
  大殿裡的吞金瑞獸開始口吐芬芳了。
  省的一會大家拖鞋的熏到別人,即使上朝前也要沐浴更衣,可難免有人會偷懶,或者即使提前沐浴更衣了,對於他的腳臭,也根本就沒得法子。
  皇帝寶座的面前已經擺好香案了,是專門給皇帝,天后用來放香爐用的,免得下面的汙濁空氣熏到天底下最為尊貴的人。
  禦史大夫領著屬官站在大殿的西側,開始按照衣服的顏色,示意百官別三三兩兩的議論了,要上課了,急忙就位。
  等文武百官站好隊了,兩個監察禦史分別站在文武兩列官員的前頭,帶頭經過內門,監門校尉拿著花名冊點名,叫到的人得答一聲在,才能經過。
  等百官進了內門之後,一群紫色服裝的大佬在慢悠悠的站在文武兩隊前。
  自從太宗皇帝李世民起,只有天子才能穿赤黃色,其余人不準穿,否則就是犯了僭越之罪,往大了說,你是想要謀反。
  三品以上的穿的是紫色,五品以上穿的官服是緋色,七品以上穿的是綠色,九品以上穿的青色。
  就是要用衣服的顏色來區分官員之間的貴賤。
  在朝會上,一般都是紫色緋色綠色,有深淺之分,至於青色,大概是沒得牌面來上朝的。
  宰相以及六部的尚書站在香案的近距離前面。
  其余百官分為文武站成兩列,分別立在大殿的兩側,至於殿中的守衛都是各種各樣的中郎將。
  最前面則是左右金吾衛大將軍。
  李易瞥了一眼,右金吾衛大將軍張光輔,腦袋上掛著的頭銜越來越多,據小宦官楊思勖的說法,狄仁傑在豫州的時候,怒斥了張光輔縱兵劫掠的事情,說的張光輔啞口無言。
  等他班師回朝後,就告了狄仁傑的狀,現在狄仁傑還在被貶。
  要不要找個機會,把狄仁傑給調回朝中,至少以狄仁傑的正治頭腦,等分擔自己很大的目標,至少他想要搞支持李唐皇族的那一套,至少能吸引大多數酷吏的目光。
  這樣子,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對於狄仁傑的認知,李易還是從那‘元芳,你怎麽看’之類的。
  對於歷史上真正模樣的狄仁傑狄胖子,李易是不曉得的,但可以肯定,狄仁傑是一個聰明人,即使不是被後世吹噓的是個神探,但也有著足夠的斷案經驗,否則也不會用他來當原型。
  在萬眾矚目之中,率先出現的不是大唐皇帝,也不是大唐的天后。
  而是一個躬身捧著玉璽的小宦官走在前面,緊接著才是當今天后,後面跟隨著大唐皇帝李旦。
  天后坐在香案後面的寶座上,至於李旦,則是坐在皇太子的位置上。
  李易本以為這都要準備打招呼了。
  結果小宦官高喊了一聲奏樂,把李易都驚住了。
  大早上還有這種節目呢?
  等到這一套繁瑣的流程終於走完了,殿中的文武百官才開始躬身向天后,皇帝問好。
  然後天后,皇帝依次表示自己很好,用不著你們擔心之類的含義。
  讓百官免禮,坐下說,時間長著呢。
  這時候,一旁的宦官口齒清晰的喊了開始。
  李易終究是有些無奈,幾個宰相與尚書開始訴說了今天要奏上的事情。
  然後又有下屬從百官行列裡走出來,進行勸阻或者說的更加詳細的事情。
  比如安西四鎮被吐蕃佔領了,希望天后能發兵,重新把安西四鎮奪回來。
  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叛,反正安西四鎮又沒什麽大不了的,西邊都是些胡人,說著嘰裡咕嚕的話,國家不富裕,要他們的朝貢,還得賞他們一些好的。
  不如不要,就讓吐蕃截斷道路好了,反正破爛地方,窮的連莊家都中不了多少,又缺水,沒啥用處。
  就這麽一件事爭論了半天,最後武則天開始說此事以後再議,就此落下帷幕。
  右鷹揚衛將軍王孝傑,再一次失望的歎了口氣,想來自己還得在蟄伏一段時間,雪恥的日子還沒有到來。
  嶺南又有土著開始鬧叛亂了,貴州都督王晙辦事不利,希望能把他給調回洛陽來接受懲罰。
  宗秦客等兄弟上書,向天后表達了自己的悔過之心,希望能為天后,為朝廷繼續效力,把自己給調回來吧。
  對於這個,不少人說不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們兄弟罪有應得。
  因為宗家兄弟是天后的外甥,更多人開始為他們說話。
  武則天倒是喜歡這種大臣爭吵的場面,臉上總是帶著笑。
  幸虧這幫人沒穿著鞋,要是吐沫星子不夠,手裡的板子也扔了出去,就得拿著鞋底子打人了。
  聽到這些內容,李易一下子都沒什麽興趣了。
  不行啊,武則天斷然沒有洪武大帝的作風,也沒人家那麽拚命,要是這幫大臣敢這樣逼逼叨叨的,估計少不了一頓板子,要是敢貪汙,宗家兄弟就得被扒了皮示眾。
  而不是被發配到嶺南,找回一條命去。
  “真的沒意思。”
  這些個宰相一個個的倒是有幾分本事的,至少在定力方面就比李易強。
  怨不得宰相們的平均年齡都要四五十歲的,年輕人還真的坐不住,更沒有多少威望,能壓住文武百官。
  刺頭從來都不會缺席。
  李易打了個哈欠,站在最前面當個人樣子,實在是難受,還不如混在人群裡能偷個懶呢。
  眾多文臣武將對於那個身著紫色官服,金魚袋的李易,早就聽過他的大名了,一直在觀察他的人不在少數。
  “李易!”
  正在香案後的武則天突然喊了一句。
  “臣~在。”
  李易哈欠沒打完整,直接躬身叉手行禮。
  天后的這一聲喊,讓整個大殿裡的目光全都看過來了。
  他就是李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