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漣的湖水在秋風的作用下蕩漾不已,冷冽的湖光映照在劉皇帝滄桑的面龐上,那雙泛著些許疲憊的眼睛望著遠處停泊著艦船,思緒似乎也隨著大漢海軍的開拓飄到九州之外去了。
跟隨在劉皇帝身邊的,除了喦脫之外,還有一名身材魁梧、面貌冷峻的中年,時任龍棲軍都將的永安伯高瓊。
近些年來,隨著大漢兵製改革的展開,楊業也被劉皇帝派往諸邊,負責各地邊陲戍防的調整安排,殿帥這個“大漢第一帥”的職位便空了出來。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劉皇帝沒有再挑人補上,而是任其空置,不只是殿帥,侍帥也一樣,田重進、劉廷翰先後卸任。
發展到如今,殿前司、侍衛司這兩大在大漢中前期歷史上地位崇高、赫赫有名的禁軍統帥機構,逐漸失去了其統轄權,副都指揮使、馬、步軍都指揮使、都虞侯等高級軍職,也漸漸淪為虛銜。
與此同時,原本集中在兩司的統兵權,則繼續下放,由下屬諸軍的都將直接負責,原屬兩司的職吏也分散於樞密院、兵部及諸軍。
當然,殿前、侍衛二衙,並未徹底裁撤,機構仍舊保留著,也留了一部分職吏維持運轉,只是失去了大部分的職能,這兩司也逐漸成為下屬禁軍的編制劃分名義。
至於三衙之一的巡檢司,同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這個機構非但沒有被縮減裁撤,反而進行了充實完善,當然這也代表著其職能的變化,逐漸名副其實,成為巡檢衙門,重心放到治安事務上了。
不過,巡檢司也成為了官僚將領們熱衷的部門,巡檢使也是中樞部司中最矚目的實權部門之一。如今的巡檢使,乃是陽邑侯張永德。
對禁軍的這些調整,顯然又是加強朝廷對禁軍控制的一種舉措,樞密院本就負責全國軍政事務,其中禁軍的調動權力,更是牢牢把控在手中,從這之後,樞密院在軍事調動安排上,也再不用受那三衙製約,可以直接對下屬的馬步軍發布命令,實現垂直管理。
但同樣的,樞密院的權力也由此大大加強了,考慮到這方面,劉皇帝對樞密院同樣啟動變革,或者說談不上變革,只是對其職能、權責的劃分進一步細化,在樞密使外,增設四名樞密副使,分管禁軍、北面、南面及海軍事務。
一切,仍舊以製衡為主,前樞密使曹彬也在任職八年之後卸下職務,改由劉廷翰接任。而上層的變動,對於下屬諸番號軍而言,影響並不大,只有接受軍令少了一個中間環節罷了。
或許,最大的影響,就在龍棲軍了,作為劉皇帝起家的軍隊,始終是大漢第一強軍,而如今作為龍棲軍都將的高瓊,自然也成為了諸將之首。
“高卿,朕沒記錯的話,你家大郎繼勳正在金明池水師中受訓吧!”劉皇帝抬手一指,輕聲問道。
“回陛下,正是!”高瓊恭敬地答道。
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少許的好奇:“你這個擅長騎射的陸將,子嗣卻要往海軍發展,這是要水陸並進,均衡發展啊!”
見劉皇帝心情不錯,高瓊板著的臉也露出點笑容:“犬子年少輕狂,前者見郭良平因功獲封致遠伯,也放言,要參加海軍,出海建功!臣見其志甚堅,並非一時衝動,因而,也就沒有阻止,不論在禁軍、邊軍還是海軍,都是為大漢效力,為陛下盡忠......”
“很好!將門虎子啊!我看繼勳,未來是有大出息的!”劉皇帝輕笑道。
見皇帝都誇獎自家兒子,高瓊怎能不心喜,不過嘴裡仍舊習慣性地謙虛道:“陛下誇獎,犬子若知,定然會飽受激勵,不為大漢建功,恐怕都無顏回京了!”
“打三佛齊國,就可以讓他去試試嘛!海軍的戰船雖然龐大犀利,但終究開不到岸上去,要教訓那些不服王化的蠻夷土著,還得靠大漢的強弓硬弩、精兵猛士!”劉皇帝道,海軍針對三佛齊的作戰計劃,自然得到了劉皇帝的首肯。
“陛下令下,敢不從命!”高瓊嚴肅道。
看了看高瓊,劉皇帝雙手環抱胸前,手中的竹節輕輕拍打在腿上,問道:“高卿近來書念得如何?”
一聽此言,高瓊那冷峻的面龐間少有地露出了點尷尬的色彩,過去,在大漢的高級將領中,不識字、不知書的人,不在少數,但如今,最出名的,大概只剩下高瓊了。
稍稍低頭,掩飾著自己的尷尬,高瓊低聲答道:“回陛下,臣現如今,已經能正常閱看軍令公文了,至於書寫還需僚屬幫助,若是讓臣做詩寫文章,那就力不能及了!”
見他有些緊張,劉皇帝輕輕地笑了笑:“有進步便好!過去高卿目不識丁,尚且治兵又方,如今能看公文了,有你統領著龍棲軍,朕就更加放心了!”
“多謝陛下信任!”高瓊稍微松了口氣。
“不過!”劉皇帝話鋒一轉,稍顯鄭重地道:“你若隻想為一將,率一兩萬卒,如此足以。若是有更高的追求,就略顯不足了,你試想,朕若是讓你去管理樞密院,如何能服眾啊!”
聽劉皇帝這麽說,高瓊頓時嚴肅起來,眼神中也浮現出少許的激動,不是為樞密院的高官職位,而為劉皇帝如此的看重。
雙手重重抱拳,高瓊鄭重道:“陛下待臣如此,臣豈敢懈怠!”
探手拍了拍高瓊肩膀,劉皇帝道:“不必如此,朕今日效孫權勸呂蒙,將來傳出去,也算一段佳話。但願有一日,你高瓊也能像呂蒙一樣,讓人刮目相看!武臣,從來不是只有勇武就行了的,你過去雖然目不識丁,但領兵作戰,馭兵之法,可都是智慧與學識,不要輕看了!”
“是!”見劉皇帝如此諄諄告戒,高瓊當即應道,誠懇地說:“臣必定不負陛下期許!”
當然,孫權勸呂蒙讀書的典故,高瓊還真是不清楚,好像在哪裡聽過,但具體是何人,他就不知道了,應付劉皇帝的同時,心中已然暗暗打算,回衙之後定要找幕左討教一二。
在劉皇帝他們談話的遠處, 還有一道身影,正輕馳快馬,在金明池畔的草地上肆意奔跑,聽到越來越近的動靜,聞聲而視,老臉上露出些慈愛的笑容。
那是皇孫劉文海,晉王劉晞的長子,由高貴妃撫養多年了,如今已然十二歲了。望著那馬上馳騁的英姿,劉皇帝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心情也不由愉快了些。當然,劉皇帝這個年紀的時候是什麽模樣,他自己都不知道。
伸手遙指,劉皇帝笑問道:“高卿,你看朕這孫兒如何?”
“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啊!”高瓊不知從哪裡聽來的詞,順口就答。
“哈哈!”不過,劉皇帝倒也沒那麽在意,反而取笑道:“誰說朕的高大將軍胸無點墨,朕該抽他嘴巴,這不就出口成章了嘛!”
說著,劉皇帝有些悵然地滴咕一句:“朕依稀記得,《高祖實錄》中有記載,當年還在太原,起兵之前,高祖問起蘇逢吉,蘇逢吉也是這麽評價朕與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