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匹夫仗劍大河東去》第72章? 汝且做宰相!
話說,從周昂花了五兩銀子跑來“探監”加借書那時候開始,兩人認識了已經有兩三個月,但其實打交道的次數並不多。

 然而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是這樣的:真正投契的人之間,不需要太多來往,就能直覺地感覺到彼此的意趣相投。

 所謂知己,大抵如此。

 周昂與呂端二人,一個青春正發,一個垂垂近老,一個人生起步,勉強算少年得意,一個困居一隅二十多年,正是老來無趣,但彼此因書成友,不過兩三個月的工夫,漸有默契——周昂誠心問道,求學於呂端,這是拋掉了一切其它功利目標的純粹的求學,而呂端則極為賞識周昂的好學、勤思,也訝異於此人的思維與世間絕大多數人的絕然不同,鮮意超群。

 於是,書院之內,周昂這兜頭一拜,當時就讓彼此都頗覺快意。

 一種心願達成的滿足感覺。

 雖說過去已經隱隱有師徒之實,但這時候名分定下,彼此之間的關系,自不免又更顯親近——別的就不提,至少到了近中午時分,呂端很認真地留了飯。

 周昂也不推辭,就在這書院裡,陪自己新拜的老師一起,吃了一頓飯。

 話說,這個年代的“老師”,以及師生關系,和後世普及基礎教育之後的學校裡那種老師與師生關系,可是有著絕大不同的。

 如果勉強類比,大概跟讀博士時候的導師,還勉強有些相像,但仍有絕大不同——所謂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的地位,是近似於父親的,而雙方一旦結成師徒關系,就是一輩子的捆綁。

 彼此的興衰榮辱,都在一體。

 當然,初初拜師,周昂一句別的話都不提,仍舊只是與呂端認真地研討自己近來讀史的幾處心得,而呂端也明顯是很默契地隻享受這種師徒二人坐而論道的快樂,無關之事,一概不提。

 事實上,對於現在的兩個人來說,也的確是無甚好說。

 呂端的政治生涯早已跌落谷底多年,而他至少是目前看上去,並沒有要重新出山的玉望或衝動,再說了,就算是他想重新出山,顯然也不可能指望周昂這麽一個待在縣級衙門裡混飯吃的弟子幫上什麽忙。

 而周昂這邊呢,首先他就沒有什麽仕途方面關於做官,做大官的想法,其次,自己新拜的這位老師的現狀,他也算是比較清楚的,因此壓根兒就沒打算從他這裡借什麽力——想借也是擺明了無力可借。

 而說到修行的方面,本來倒是應該有很多問題可以請教,但偏偏,隨著前不久順利晉升到第八階,他對於自己當初拜入的“山門”的特殊性,已經有了一定的深入了解,所以雖然攢了一腦袋的問題,他卻不知道該不該請教,該怎麽請教。

 午飯已過,老仆過來撤了碗筷下去,師徒兩個一人一杯茶,略飲幾口來消食之後,周昂便站起身來,飄搖一拜,表示要告辭回衙門點卯去了。

 這個時候,呂端倒是沒有忘了再次叮囑,“子修,方才所說勤持正道,勿荒勿墮之事,你要切記在心才好!”

 周昂聞言再拜,認真地表示自己記下了。

 待周昂走了,呂端起身負手站在房前廊下,仰頭看著八月的烈日,心中既覺得意,又覺快意,思來想去,無處可抒,便乾脆回去坐下,自己認真地研了墨來,鋪開一張紙,提筆寫到:

 “子實兄:匆匆,

如晤。 吾新收一弟子,即前信所言五兩銀來探我者,其龍鱗鳳章,皎皎不群,雖你我少年,猶不及其萬一也,此前書備矣。

 邇來遐思,人活一世,縱如你我,可延壽百歲,終其一死,何事可足墳塚把酒?豈三十年宰相乎?三十年庶左乎?史有傳乎?時有讚乎?田千頃乎?仆千人乎?子若乾乎?女嫁何人乎?八十置新婦乎?皆非也。曰:吾道傳矣。

 噫,吾道今有傳矣,汝且做宰相!”

 寫完了,他自己打量一遍,隻覺得一字都改易不得,再看一遍,心中益增快美,不勝得意之極,於是欣然提上落款:

 “弟端再拜。”

 放下筆看一遍,還是美,然而卻又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匆忙再提筆來,在信末又添上兩行——

 “又及:汝前番贈酒不美,當寄葡萄酒來,小兒輩家貧,想來不曾嘗過此酒,若寄來,可謀一醉。”

 再想想,再寫——

 “又及:近來妖孽頻出,地方難知難製,吾兄其老矣乎?”

 寫罷,自己哈哈一笑,這才坦然放下毛筆,手捧起信紙來,輕輕地吹了一下,那紙上的墨跡迅速就乾涸了下來,於是他講信簡單一折,取過一空白信封來,放進去,提筆寫下信口:徐良。

 信既寫罷、封好,他伸手,向虛空處隨手一招,俄爾間,忽然有一鳥從天而降,青色的羽毛,五彩的頭冠,狀若鷂子而小,喙短而紅。

 它撲閃著翅膀,輕巧地落到書案上,呂端把信遞過去,它輕巧銜住,只聽呂端說了一句,“徐良徐子實。”,便當即展翅飛走,頃刻間又消失在虛空處。

 眼看它消失,呂端好像做成了一樁大事一般,想到收信人可能有的反應,越發得意,竟忍不住起身走動,哼唱起年輕時聽過的兩句曲子詞。

 但忽然,他停下,想了想,又重新坐下提起筆來。

 他準備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再各自寫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新收了一個得意門生的事情——好像是不把這件事到處炫耀一遍,心裡的快美就不足以抒發一般。

 且不說呂端又很快就寫好了兩封信,卻苦於自己的青鳥未回,一時間寄不出去,單說在大唐國都長安城裡, 權傾大唐的第一宰相徐良徐子實,此時正飯後小憩,小小的一個老頭兒,雖須發皆黑如墨染,一眼看去便覺此人神采過人,但此刻無人之處、無人之時,他臉上卻帶著些莫名的疲憊。

 若是換身普通的衣裳去走到大街上,怕是沒人能認出這位當朝三十年的權相,也實在是難以相信,此人在身登相位的之前和之後,一直都以善於治軍帶兵,且作戰時每每身先士卒、極為悍勇而著稱。

 此刻在政事堂旁的一間耳房裡,他側臥榻上,正閉著眼睛假寐,臉上寫滿了疲憊,卻在忽然的某一刻,他一下子睜開眼睛,抬頭向身前不遠出的虛空處看去。

 片刻之後,一青鳥自虛空處憑空飛出,落到了榻前放置衣物的小幾上。

 徐良揉揉眉頭,不屑地道:“呂正山又有什麽事啊?”

 青鳥嘴裡銜著信,仰頭看他。

 它自然不會說話。

 徐良從它口中取過信來,撕開封口,抽出內囊隨手一抖,片刻後看完,破口大罵:“放屁!呂端這廝,忒沒道理!欺我無徒乎!”

 說話間,他早已站起身來,氣得在榻前來回走動幾步,感覺今天上午當面噴得大唐天子一臉唾沫那會兒,他都沒有那麽生氣似的。

 片刻後,他停下,道:“你這賊鳥,且留片刻,看我回信罵他!”

 *

 最近給孩子斷奶,我也跟著成夜成夜的睡不好,今天又頭疼了一整天,但還是硬撐著寫了一點,大家別嫌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