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可惡的支那豬!”
當《海參崴條約》的內容相對公開之後,日本人就忍不住肝火大作了。原本算盤打得很好,先讓白俄和中國人打得火熱,然後再一旁殺出,不但實力不會受損,而且還能撈取更多的好處。現在這樣一來,不但坐山觀虎鬥的夢想成為泡影,便連繼續進行戰事都沒有了合適的借口。
但是,英國怎麽會放棄這麽良好的機會而讓中國獨大呢?即便被迫簽訂條約的鄂木斯克政權,也對中國報以仇視的目光,巴不得有人前來牽製。
於是,原本師出無名的日本,接到了鄂木斯克政權的“邀請”,讓日本一同加入反赤的行列。這樣的決定,中國是鐵定要反對的,但是,形勢比人強,秦時竹清楚地知道,拒絕日本參與不但在實際上做不到,而且更容易導致危險――中國在遠東攻城略地,日本在後院虎視眈眈,只有讓渡一定的利益,消耗日本的潛力和野心,事情才能有所轉機。
於是,在反布爾什維克的大旗下,鄂木斯克-北京-東京-倫敦這四個各懷心思的軸心開始建立起來了,而當務之急,則是迅平定在俄國中樞地帶的布爾什維克及其軍隊――紅軍。
布爾什維克黨在未掌握國家政權時為了瓦解作為沙皇的――高爾察克、鄧尼金,有想趁著天下大亂借機恢復故國爭取民族獨立的――曼納海姆、畢蘇斯基,有想割據一方佔地為王的――彼得留拉,有想換取自由和回家的機會的――捷克軍團、有純粹就是看不慣蘇維埃政府的政策、方針和路線的――叛亂的哥薩克、甚至還有乾脆就是打家劫舍過了今天不想明天的流寇――馬赫翰。這些力量雖然都與蘇維埃政權為敵,但他們的政治信仰和目標卻千差萬別,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即使高爾察克擔任了最高執政,他原來在俄軍中的地位並不高,也不能夠統禦所有軍隊。
而布爾什維克一貫強調黨的領導與政治路線,即便高層黨的幹部不懂軍事,也依然能夠掌握全部軍事。這就保證了最大的凝聚力,因為作戰經驗可以在戰鬥中學習,團結和凝聚力卻不容易培養。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承認契卡的厲害。
作為布爾什維克的國家安全保衛機構,契卡全稱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簡稱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是該委員會俄文縮寫的音譯。根據Ф.3.捷爾任斯基的建議,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於1917年4月4日通過了《關於建立肅反委員會的決議》;4月日,設立以捷爾任斯基為主席的契卡並在各級地方蘇維埃成立肅反委員會。作為布爾什維克在生產、軍隊和地方上成立專門的肅反機構。它擁有很大權力,可以逮捕一切敵對分子,冤假錯案自然免不了,但真正的敵人也會在這樣“寧可錯殺千人、不可放過一個”的氛圍中折翼。
雖然有工業生產、兵力動員和交通運輸方面的優勢,但蘇維埃方面也面臨著一個致命卻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生活資料,特別是糧食的短缺。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對上述核心區以外的廣大農業區缺乏有效的控制,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匱乏成為整個內戰過程中製約蘇維埃政府的最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造成這種窘境固然有主要糧食產區大都屬於敵佔區或交戰區或真空區的原因,但即使是在紅軍確實控制的地區,糧食的征集也是困難重重。**綱領對自耕農佔大多數的俄羅斯農民階級缺乏吸引力,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他們有多高的革命熱情像產業工人義務勞動、踴躍參軍那樣自動拿出糧食去支援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將全部力量都用於支援戰爭的政府也無力如農民所願的提供大量他們需要的工業製成品來換取糧食。對於迫切需要糧食的政府而言,剩下的也就只有通過武力強行征集一條路了,於是“余糧征集製”便出台了,這是布爾什維克飲鴆止渴的戰略,同樣也最大限度地增強了自身力量。
這卻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機會,在聽取葛洪義有關俄國內部動向的情報分析後, 秦時竹做出了決定。修改“逐鹿”行動第四階段戰略計劃,從布爾什維克最難以解決的糧食問題入手,摧毀俄國的農業經濟基礎。國防軍到俄國來,可不是為了和紅軍交戰的,那樣是本未到置,也不見得能夠完成消滅紅軍的任務,但削弱俄國戰爭潛力,破壞俄國經濟基礎的目標卻必須要完成――在民族利己時代,這樣才能自保!!~!
┏━━━━━━━━━━━━━━━━━━━━━━━━━┓
∷翰*書*網∷∷∷∷∷∷∷∷∷∷∷∷∷∷∷∷∷∷∷
∷∷∷∷∷∷∷∷∷∷∷∷∷∷∷∷∷∷∷∷∷∷∷∷∷
∷.∷
∷∷∷∷∷∷∷∷∷∷∷∷∷∷∷∷∷∷∷∷∷∷∷∷∷
┗━━━━━━━━━━━━━━━━━━━━━━━━━┛h
【……【第o44章】 北方戰爭(19) 文字更新最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