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城姬三國》第20章 開蒙宗師,萬世書香
  許都,朝中眾臣已經直接從官印信息中,明白了剛剛發生了什麽……

  東邊的沛郡太守,開創了以桑皮、藤皮為原料的造紙術,令造紙的成本降低了九成以上,甚至按照說明,其質量還勝過之前的蔡侯紙,完全可以用來書寫!

  另外還發明了一種,先製出單個文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印刷稿內容,將需要的字一一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中,塗墨覆紙進行“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可以下次再次使用的印刷術。

  兩者結合,據說只需要兩名不識字的熟練工,就可以在一日之內印文千卷!

  對於其效果是否誇大,並沒有人加以質疑,因為這時小沛姬直傳的信息,必定是小沛姬親自見證的……

  不少文臣心裡都想著,之後一定要將家裡那汗牛充棟的竹簡,換成方便儲藏的紙質書——當然,竹簡也不能扔,這都是珍貴的“原稿”。

  心思的快一些的,已經想到紙質書的風靡,將會對現行形勢造成的衝擊。

  而反應慢一些的、沉穩一些的,這時看到了後面……這表功還有後半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不久前獲封尚書令的老臣楊彪,這時握著官印,緩緩點頭的嘟囔著,眼中漸漸流露出驚豔之色。

  《開蒙要訓》和《對相識字》,在眾臣看來,只能說是有些心思、作為蒙學很精巧!

  哪怕白圖不做,只要紙質書的民用基礎打好,也遲早有人會作出來。

  《三字經》則是乍看之下過於淺顯,不過仔細品讀,卻有有種大道至簡的韻味,深得儒道精髓。

  剛剛被召回朝中的大儒孔融,這時都看得搖頭晃腦,大歎如此大賢,自己竟不早識,著實令人扼腕!

  最後的《切韻》則是達到了令人“悚然而驚”的地步,看起來只是教授讀寫,然而稍微深想便能知道其中的意義。

  只是……孔融看著看著,眼角抽搐起來——這讀音標的,怎麽有種並州口音的感覺?這位白先生是並州人?

  當然,瑕不掩瑜,《切韻》上面寫了這只是初行版,孔融現在甚至想要馬上去沛郡,和這位大儒白先生一起,來完善這部功在千秋的《切韻》!

  並且這時再怎麽遲鈍的人,也都已經反應了過來,這“張牙舞爪”的一套組合拳,無疑是直擊世家教育壟斷的根基!

  不過現在白圖已經將這些,全都上表給了大漢姬,要不了多久,各級州姬、郡姬也將陸續接收大漢姬推廣,此時想要製止其擴散,無疑是癡人說夢,哪怕所有頂級世家聯手也做不到。

  更何況還有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員,此時看到的也是危險與機遇並存,對於教育權力的下移,並沒有歇斯底裡的仇視。

  而後在一番褒獎之詞後,在官印信息的最後,也能夠看到對這位白圖,在進獻數件“神器”之後,所獲得獎勵——金橙色的“萬世書香”、“開蒙宗師”兩個詞條,在官印信息中栩栩生輝。

  正是白圖從這社稷之功中,獲得的“謀術”,或者說……已經是脫離了“謀術”的概念,應該說是社稷之道!

  開蒙宗師:蒙學大宗師白圖所治之地,蒙童學習效率獲得額外加成,悟性提升,最高影響一州之地。

  萬世書香:更加開拓了文化傳承之路的白圖,所處之地,造紙工藝將額外提升、印刷工藝將額外提升,且書庫擁有防蛀、防火、防潮加成,最高影響一郡之地。

  兩大社稷之道的顯效,直接公布了出來。

  “曹司空,不知這位沛郡的白太守,究竟是何方大儒?之前可有其他名號?”楊彪主動問道。

  曹操現在也是懵懵的——沛郡太守?他所封的沛郡太守是另一位,並不叫什麽白圖……

  現在沛郡大半都在曹操掌握之中,怎麽冒出來了一個自己不認識的太守?

  旋即曹操想到,沛郡唯一不在自己掌握的一塊,不就是被徐州控制的小沛嗎?徐州的劉備,現在還是豫州刺史來著,莫非他封的太守?

  【等等!呂布軍現在不是就在小沛?莫非這白圖和呂布有關系?】曹操心裡暗暗揣測著。

  同時也十分不懂,為什麽一位大儒,會和呂布這種人扯上關系?

  “白先生德才俱佳,而且淡泊名利,之前一直潛心就學,故而名聲不顯……”曹操微笑道。

  曹操看起來並沒有演義中的面白奸詐,也不似歷史中那般又黑又矮。

  反而劍宇星眉,眼神頗有銳氣,只有下頜處有一簇短須,雖然此時束著發冠,但是明顯可以看出有些造作,應該只是為了大朝會的禮節,才臨時弄了個正式的髮型。

  事實也的確如此,平時曹操都是將勉強及頸的短發,不留一根劉海的梳得背在頭頂、腦後……

  雖然不知道白圖是誰,但曹操這時卻說不出口,而且也不可能在對方剛剛表了這社稷之功的情況下,對這根本不了解的人進行毀謗,隻好先裝作認識的樣子。

  “好!想不到沛郡在曹卿家的治理下,能有如此大才出世,萬世書香……開蒙宗師……真乃我漢室之福!”劉協激動的說道。

  他倒是沒有往深了去想,這一套組合拳的潛在意義,只是單純的興奮,在自己逃離魔爪、改號“建安”的第一天,就有大賢出世的景象,這實在是最好的吉兆,令劉協倍兒有面子。

  “恭喜陛下,這一定上天預示著亂世將定,大漢中興,才降此大才!”董承這時在一旁奉承起來。

  不過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能看出漢室已經涼透的人,終究只是極少數,哪怕是曹操,也並不知道戲志才、郭嘉暗中的打算,現在心裡也只是停留在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程度。

  一時間群臣恭賀,劉協心中大喜,同時說道:“有此大賢之人出世,何愁漢室不興?僅僅是一個沛郡太守,倒是屈才了……先帝設立州牧,應該便是為了這樣的大才吧?”說著還頻頻看向曹操。

  曹操知道這是劉協在暗示他接話,此時劉協對曹操還是信任的,任命州牧這種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參考曹操的意見。

  這點數劉協心裡還是有的,他一手中無兵無權的皇帝,空口白牙的亂封一個州牧,到時候一點完全不生效,面子上難看的不還是他自己?

  之所以看向曹操,倒也不是真的信任曹操到了讓他指定州牧的程度,只是希望更明白天下大勢、而且還是現在匡帝之臣的曹操,給出一個合理的建議……

  州牧?曹操一時也有些沒注意,雖然是一時梟雄,但這一下太過於措手不及——他根本不知道白圖是什麽情況!

  大漢十三州,除了司隸、還有十二個,一個蘿卜一個坑,讓他得罪誰好?

  而且現在天子剛剛到許昌,曹操也沒有太多、太深的想法,至少這個州牧也不能令天子無法接受。

  總不能擼了自己兗州牧給他吧?如果真是個耄耋之年的大儒還好,招入朝中供著便是,但如果白圖和呂布的關系匪淺呢?

  迎著劉協的目光,曹操心思急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