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以前住院的病例,朱友康來到醫院,先為父親辦理了住院手續。
隨後救護車進了醫院,朱友康把父親背到醫院急診室,隨後又進了住院部內科。
父親身體虛弱,一到冬天就怕冷,喜歡坐在煤爐的板凳上烤火。
由於時間過長,吸入的煤氣過多,暫時出現了缺氧症狀,結果暈倒後,從火爐上摔了下來。好在骨頭沒有大礙,也沒有什麽明顯的外傷。
因為之前因肺氣腫、腦梗等住過醫院,所以,朱友康打算這次讓父親多住幾天。
友健正月十一跟煤礦友康的同學一起走了之後,友康伺候父親的任務就更重了。
每天姐夫大友、弟妹麗麗、妹妹友蓮和友梅——每天兩人一組,輪換來醫院照顧父親,朱友康幾乎是天天留在醫院。
第一自己是兒子,並且是長子,第二,自己住在縣城。
但是對於朱友康自己來說,這些都不是理由,他唯一的理由就是孝順。他認為作為子女,伺候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
可是姐姐和姐夫只能輪流著來,友健剛外出上班,兩個妹夫都不在家上班。也就只能如此了。
友康的醫療卡幾乎經常處於零狀態。
只要每個月一上錢,就會為老人買藥看病。
朱友康知道,有些人醫保卡上已經存了五位數,但是,他並不羨慕。
自從父親患有哮喘病後,朱友康就在心裡,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矩——堅持每周末回家看望老人。
如有時間,中間再回家看望,風雨無阻,從未動搖。
並且從生活細節等方面,對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做好全面療養和後勤保障。
很多老人,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因為種種原因,都會很長時間,不替換內衣內褲。這樣一不衛生,二有害健康。
朱友康就為老人多買來一些內衣內褲,讓父母勤換洗。
根據老人的病情發展情況,他學會了具有前瞻性的預防策略。
比如老人吃藥,在病情輕時,不要一次用太多敏感的藥物,預防嚴重時無藥可治。
看老人身體變化和季節變化,研究何時如何增強的免疫力。
比如,在春季開花前和秋季立秋前,他就多買一些生脈飲,讓老人適當喝一些生,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
在乾燥季節裡,他又多買一些蔬菜水果,讓老人多吃一些,這樣可以疏通大便。
他經常教會老人一些常識,比如,晚脫棉衣,早穿棉衣。
比如,每天晚上用開水泡腳半小時左右、晚上早起要喝一杯白開水等飲食細節和生活細節。
每天吃藥,是父母特別是父親,最上愁的事情。
但是,出院後藥物必須跟蹤服務到位,才可以避免病情變化和發展。
對於父親要吃的藥物,朱友康最熟悉。
主要有十來種:喘安片、降壓藥、阿莫西林、阿司匹林、腦複康、丹參片、潘瀉葉、蘆薈膠囊、海珠喘息定、前列腺藥物等。
這些藥物怎麽吃,只有朱友康最清楚。
每次遇上吃藥,父親就會發毛上愁。
每當這時,朱友康就耐心給父親講一些讓老人寬心的故事。
朱友康跟老人說,只要有藥物吃下去可以治病,那就是老天在照顧你,因為你很榮幸地得到了,你要治病的藥,你有藥可治。
他還列舉一些實例:比如,咱村的李四是食道癌,不到五十歲就死了,因為他無藥可治。
然後朱友康就給老人講,只要你們堅持很好地活著,就會越來越有福氣。
朱友康給老人解釋說,你們多看電視、多看報紙,就知道國家發展很快,醫學技術會發展的更快。不用多久,國家就會發明更多更好的藥物和先進的治療儀器,以前不能治的病,很快就會得到根治。
父親和母親聽了這話都非常高興。
朱友康知道,父母都是從艱難困苦中過來的人,非常不容易。
因此,讓老人過一個幸福舒心的晚年,就成了他的心願。
他認為,兒女們在老人面前絕對不逞能、絕對不能說大話。
作為兒女,在老人面前,你永遠是孩子。
不管你長到多少歲,不管你官職有多高,也不管你是不是大腕、明星。
在老人面前,你必須謙虛,要多向老人匯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能有意隱瞞老人,更不能欺騙老人,當然善意的欺騙例外。
他認為,作為兒女,要多向老人報喜。
他認為,作為兒女,要多向老人匯報。
他認為,作為兒女,要多向老人解釋他們關心的問題和難題。
為了老人有一個幸福晚年,精神生活很重要。
為了老人歡心,朱友康夫婦在看望雙方老人時,把送給父母的物品,說成是兒媳婦美珠孝敬的,孫子孫女孝敬。
把送給嶽母、哥嫂的物品,說成是女婿友康孝敬的,外孫外孫女孝敬的。
另外朱友康還給老人購買安裝了電視和DVD。
老人平時可以看看電視裡面的新聞和戲曲,除了充實一下精神生活意外,還可以了解國家大事,和時代走到一起。
朱友康每次回家,都裝滿了報紙、書籍和戲曲光盤等,有時還購買一些筆和筆記本,讓老人做一些日常記錄。
他每次回家都會把外面的新鮮事,講給老人聽。
讓老人和這個世界,永遠生活在一個圈裡。
不能讓老人感覺疲倦和衰老,也不能讓老人感覺落在時代的後面。
這一次父親住了半個月醫院,過了正月十六,父親就出院了。
馬上就要開學了,朱友康隻好讓母親和其他子女多操心,自己回到了工作崗位。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父親在家裡隻住了不到十天,病情更嚴重了。
這一年正月天氣還非常冷,父親這個哮喘病人有些吃不消。
就在正月二十四晚上,朱友康剛剛躺下準備休息,電話又來了。
是弟媳打來的,說父親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不能動彈,不知道怎辦才好。
朱友康知道這次又嚴重了,他囑咐弟媳在家伺候觀察病情,自己立即起床,跑到蓬州縣醫院。
隨後, 叫上救護車,帶上擔架、氧氣和必備藥品等,連夜返回老家,把老人接到醫院。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老天有意安排,父親幾次住院,不是發生在假期,就是發生在星期天,朱友康幾乎都是第一時間在他身邊。
他伺候父親的機會最多,晝夜不離開,父親對他早就形成了依賴。
只要他離開病床一步,父親不是說解手,就是說喝水,推脫理由,不願意讓他遠離,逗得同病房裡其他病人和家屬發笑。
這次出院之後,朱友康怕在家裡再出問題,就把父母都接到了自己家裡住。
他一家四口擠在外間,讓父母住在裡面。
偏偏這期間將要80歲的嶽母,也許是因為失去孫子的緣故,身體出現間隙性窒息疾病。
張美珠隻好帶她去新州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朱友康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他隻好請假在家,親自下廚煲湯、做飯、炒菜。
女兒和兒子為了爺爺奶奶,也忙得團團轉。
每天三頓飯,都會按時端到老人的飯桌上。
每天還要加入各種必要的營養食材,老人一直說,在友康這裡做的飯菜好吃。
大約過來五六天時間,嶽母出院了。
美珠猜想著她娘的病,肯定是孫子引起的。
她願意陪娘說說話,因此也把她的母親,接到家裡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