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尼米步槍的出現,使得步槍超過火炮成為當時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
但米尼彈有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據孫和鼎介紹,這種新式子彈只能用很軟的金屬材料製造,比如鉛,這樣彈頭才容易膨脹。
還有就是發射藥的要求比較高,必須使用快燃火藥,為了快速膨脹彈頭以閉鎖槍膛。
孫和鼎將缺點毫無保留的說了出來,想請朱慈烺給個建議,他深知這位太子對火器的奇思妙想。
朱慈烺擺了擺手,道:“這些問題不大,隻管花錢製造,費用方面不用你操心,未來我軍槍械發展的趨勢是從後面裝填子藥,本宮以前和你說的子彈底火問題要抓緊研究。”
歷史上的米尼步槍之所以名聲不大,是因為剛出來沒多久就被後膛槍取代了,後膛槍的出現,使得騎兵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朱慈烺又道:“你研發的這種新式火槍,就叫和鼎步槍吧!”
孫和鼎感激涕零下,皇太子一向對自己這些研究人員非常重視和尊重,研發立功也如軍中將士一樣擁有武將散階。
周圍的科研人員更加的感動,他們多是匠戶出身,以前許多人不把他們當然看,現在皇太子不僅給自己田地、金銀,還廢除了匠籍,給自己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更願意死心塌地的為朱慈烺效力。
接下來,朱慈烺觀看了幾種新武器的測試,其中一個新式火箭引起了他的特別關注。
有個研究員改裝了神火飛鴉研發出一種新式火箭,不僅可以保持飛行穩定,射程可達三裡多。
神火飛鴉是明軍常備的軍用火箭,外型如烏鴉,用細竹或蘆葦編成,內部填充火藥,鴉身兩側各裝兩個火箭。
發射時由火箭的反作用力向前推動,能飛三百步,飛鴉落地時內部裝的火藥被點燃爆炸,神火飛鴉整體像個現代微型戰鬥機,可以說是後世戰鬥機的鼻祖。
不過神火飛鴉穩定不行,發射時在空中亂飛,很難精準命中目標,打團還行,上單、打野就不行了。
和西方的康格裡夫火箭一個德行,神火飛鴉雖然可以大規模的殺傷敵人,但對自己人的傷害也不小,說不定會在天空飛回來炸自己人。
滑鐵盧之戰中,康格裡夫火箭不用火炮發射,憑借著超強的機動性讓拿破侖吃盡了苦頭,然而威靈頓卻說:這坑比玩意雖然助我們贏得了戰爭,但相對於拿破侖的火炮,我們的火箭對我威脅更大.....
可見使用康格裡夫火箭的威靈頓自己都被折騰的不輕。
江南軍器總局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成功解決了神火飛鴉亂飛的問題,他對神火飛鴉做了改進,直接去掉了鴉身已經其他花裡胡哨的東西,就在圓柱形的彈藥筒尾部開了三個小孔,並裝了三隻傾斜穩定的螺旋板。
火箭發射時,尾部從小孔排除的氣體在空氣動力的作用下使火箭旋轉,使其筆直飛行,從而達到穩定的作用,就像箭矢翎羽的功效。
朱慈烺暗歎,這不就是歷史上的霍爾火箭嗎?
試射場中,火線的滋滋聲響,一團橘色的火光騰起,嗖嗖聲音中,一枚枚火箭帶著焰光,接連不斷的飛射向天空。
看著拖著焰光和白煙的大火箭飛出,眾人都不由自主抬頭看著,朱慈烺心中更是震動,仿佛看到了後世軍隊裡的導彈發射場面......
朱慈烺心想,古人絲毫不必後世人蠢笨,相反甚至更聰明一些,大明除了神火飛鴉和火龍出水,還有一種原始的火箭彈——震天雷炮,可依靠自身裝藥燃燒推進。
全世界的火箭技術起源於中國,中國在宋代就已經可以製造用火藥推進飛行的火箭,在元、明時代,火箭武器已有很大發展。
中國的火箭技術在元代或明代傳入了印度,很快被印度人仿造和改進,後來英,法等國入侵印度,遭到印度軍隊用火箭招呼,使得英軍損失慘重。
英軍在征服邁索爾後,將繳獲的火箭帶回國內,當時正值拿破侖戰爭時期,皇家實驗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裡夫改進了印度火箭,造出了康格裡夫火箭。
之後英國人對康格裡夫火箭進行了簡單改進,搞出了霍爾火箭,使得精準度大大增加,從美國內戰一直用到美國和西班牙戰爭。
朱慈烺對研發出新式火箭的工匠道:“你叫什麽名字?”
這名工匠四十多歲,皮膚黝黑,他忐忑道:“小人名叫李東風。”
“李東風?名字真好!”朱慈烺讚歎了一句,道:“你研發出的這種火箭就是東風火箭了!”
李東風心情猛然激蕩,不由哽咽出聲,士為知己者死,夫複何言?
朱慈烺命人取來筆墨,他揮灑自如,在宣紙上寫了八個大字:“東風速遞,使命必達!”
朱慈烺將之遞給李東風,道:“繼續加油,爭取研發出更強大的火箭,搞出一個東風系列火箭,讓他們射向敵營,為我大明掃清一切的阻礙敵人!”
火箭是未來戰爭中必不可少的武器,它不需要沉重的火炮發射,作戰時靈活多變,且具有精準的打擊能力,在戰場上是令敵人聞之喪膽的攻擊利器。
研究所新研製出的東風火箭,其技術含量並不高,打造也十分簡陋,完全可以大規模的列裝。
李東風激動的捧著這份墨寶, 雙眼微紅,鄭重道:“太子殿下放心,小人李東風一定盡心戮力,為大明研發出更多更強的火箭!”
朱慈烺點點頭,道:“往後只要有人研究出新武器,便以各自的名字命名,只要你們研究出的東西能在戰場上發揮巨大的作用,本宮還會對你們封侯賜爵,以表功勳!”
聞言,一個個研究員更是興奮的無與倫比,連孫和鼎都動容了。
就在剛剛,徐盛告訴他,皇太子已經為他父親孫元化的案子平反了,他可以隨時回京師將孫元化的墓遷回老家上海縣。
朱慈烺一行人來到距離試驗場不遠處的研究所的大院中,這裡到處都是廢棄的圖紙,院中各處還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武器,遍地都是研究狂。
看著周圍簡單的環境,朱慈烺決定將這些軍匠精英遷到南京,在紫禁城東郊那建立軍工研究院,給他們最好的條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