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習中,朱慈烺覺得火槍的射擊速度太慢了,於是想到了紙筒定裝火藥,去兵仗局的研究所找湯若望和孫和鼎商量。
湯若望是欽天監的監正,又是天主教的負責人,平時很忙,在兵仗局的時間很少。
朱慈烺也理解,老外畢竟靠不住,就算改朝換代了,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作為大明人的孫和鼎就不同,他毎天都泡在研究所裡,開始仿製改進最新型的燧發槍。
見朱慈烺來了,孫和鼎行完禮後,就從從一支箱子裡拿出一把火槍,遞給朱慈烺,笑著道:“殿下,這就是我仿製成的新式燧發槍。”
朱慈烺接過之後,這支槍比勇衛營士兵用的燧發槍略小一些,長約一米三多,八九斤沉,在打火結構上也比之前的燧發槍複雜得多,但試了了扣機之後,發現也省力的多。
看來歐州發明了隧發槍之後,就一直在完善它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麽歐洲在近代能領先世界的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是沒錯的。
“殿下,您再看看這個!”孫和鼎說著他從一個抽屜裡拿著一支四十厘米多長的原始手槍樣式的火槍。
“這是左輪手槍!”朱慈烺震驚了,沒想到孫和鼎居然把這玩意給摸了出來!
“殿下,您認識這輪轉打火槍?”孫和鼎也是一愣,震驚道。
朱慈烺瞪大了眼睛,道:“孫先生,你不會說這玩意是你發明的吧!”
孫和鼎擺了擺手,道:“殿下,這東西自然不是我發明的,這是湯神父從卜加勞鑄炮廠購買的,這種火槍可以一次填彈四發,射程在三十多步左右,可以連續發射,而且無論刮風下雨,都能使用,非常方便。”
朱慈烺嚇了一跳,還以為錯過了一次不為人知的歷史秘密。
朱慈烺拿著這玩意,仔細的觀察了一番,這所謂轉輪打火槍,應該就是後來左輪手槍的先祖。
不過他在找個地方試射了幾次後,很快就發現了不少的缺點。這玩意中看不中用,結構太過複雜,最主要的是子彈打光後,裝填十分麻煩。
朱慈烺道:“可以給軍官和炮兵防身使用,並不適合大規模的裝備全軍,如果能改進一下就好了。”
孫和鼎也是點點頭,他對火器研究頗深,自然也看出了不少缺點。
朱慈烺將後世左輪手槍的大概性能和孫和鼎描述了一番,讓他按照這個路子研究一下,說不定還真能搗騰出一把左輪手槍來呢?
朱慈烺又向孫和鼎說了線膛槍和紙筒定裝火藥想法,他雖是穿越者,卻不知道具體制作方法,只能將想法告訴孫和鼎,讓他這個專業的人去研究試驗。
孫和鼎對朱慈烺的想法表現得極為驚訝,連連稱奇,興致頗深。
孫和鼎道:“殿下,您說的紙筒定裝火藥有點類似顆粒火藥,比粉末狀尖藥威力大了許多,而且還容易儲存與運輸,當年戚少保的戚家軍曾經使用過,家父生前曾經也研究過,我覺得想做成的話難度應該不大。”
朱慈烺雖然震驚於戚家軍火器的厲害,卻還是跟孫和鼎講解了紙筒定裝火藥。這是火槍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發明,它是將一定比例的火藥與鉛彈一起包在一個長形的紙筒裡面。
在填裝火藥的時候只需要將紙筒咬開,倒一些火藥在火門,剩下的火藥和鉛彈全部塞進銃口就行,還可以塞入一塊鹿皮,保證填充的嚴密性。
紙筒定裝火藥,
不僅提升了了射擊威力,還減少了火藥裝填的步驟,加快了射擊頻率。 以往的大明軍隊中,其實也有類似的定製,比如在戚家軍中,鳥銃手背著兩個袋子,一個放裝著定量火藥的竹管,另一個袋子放著鉛彈。
戚家軍的做法,已經在火器的運用上遠遠領先其他軍隊,可惜並沒有在大明軍中普及開。
紙筒定裝火藥相當於戚家軍的竹管定量火藥,還是先進了不少,雖然竹管定量卻還是和鉛彈分開,多了一個裝彈的步驟,而且竹管不能直接塞進銃管裡,因此沒有紙筒定裝火藥使用方便。
聽完朱慈烺的講解後,孫和鼎也對他大為敬服,這幾項技術看似十分簡單,仔細想想卻具有重大的意義,對火銃性能的提高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孫和鼎心中感歎:“看來這位年輕的皇太子對火器也有著極深的研究啊,且造詣絕不低於自己,能在這樣懂行的人手下做事,真是令人舒心!”
對於孫和鼎仿製出新型燧發槍,朱慈烺獎勵了他一千兩銀子,並發下令旨,告知所有工匠:只要有人發明或改進火器,且作用不小,一律獎賞,少則一百兩銀子,多則一萬兩銀子。
如果有重大發明創造或者改進的,不論出生,均可加官進爵賜府。
在這一輪獎勵的刺激下,兵仗局的工匠們在工作中更加的認真,平日裡空閑時間也會學習研究各種火器,還有幾個關系好的工匠自發組成研究小組,科研氛圍一度火熱。
在離開了兵仗局後,朱慈烺也參觀了一下安民廠。由於現在朱慈烺打算使用顆粒火藥和紙筒定裝火藥,甚致還要製做簡易手榴彈,因此需要火藥量也越來越大。
安民廠作為大明最重要的火藥庫,乾系重大,影響著勇衛營的戰鬥力,他不得不重視。在安民廠再三要求狠抓安全之後,朱慈烺才放心的離開。
朱慈烺又巡視了鑄炮廠,他驚訝的發現,這些火炮質量的都不錯,不管是現在鑄造的還是以前鑄造的,很少有發生炸膛的現象。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大明各種火炮都有設計圖紙,炮長多少,管厚多少,都有嚴格標尺定死。工匠監官很難以次充好,偷工減料,這才保證了大明各類大炮的質量。
特別是大明自鑄的紅夷大炮, 做工尤為精良,使用了鏜銑工藝,氣密性好,初速高,當時的西班牙,葡萄牙有時都會向大明購買火炮。
先從葡萄牙購買,再仿製,結果仿製的比之前的還好,這些大明的工匠都是人才啊!
朱慈烺以前的思想一直停留在清末,清軍自鑄炮成了炸膛專業戶,新鑄大炮一開炮就炸膛情況屢見不鮮。
“應該是乾隆那個傻小子搞四庫全書的時候把這些火炮設計圖都給焚毀了,才讓晚晴的火炮技術爛成了渣。”朱慈烺考慮道。
朱慈烺想通過一些方法校準火炮的精準度,然而他不是這方面的專業,除了知道後世的情況,對此一竅不通,只能放棄了這個打算。
回去之後,朱慈烺立刻撥了十萬兩銀子用於研究所的研究和火器的製造,由吳忠這個兵仗局的掌印太監負責。對於吳大伴的品性,朱慈烺還是清楚的,就目前來說絕不敢貪自己的銀子。
※※※※※※※※※※※※※
注: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毀了對滿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15萬冊,銷毀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
除了焚毀書籍,大清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毀。明代檔案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啟、崇禎朝兵部檔案,也有少量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歷、泰昌朝的官方文書。
其余不少於1000萬份明代檔案全部被銷毀了,除了銷毀書籍和檔案外,大清還系統的對殘存書籍和檔案,進行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