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南京城內酷熱無比。
承天門外廣場上,旌旗飄蕩,瓊玉鋪地,一萬海軍將士,兩萬天武軍,在廣場的東、西、南三面,排成了三個方隊。
他們在驕陽似火的炎熱中,如鋼澆銅鑄一般,一動不動地站著。
奉命留守京師的內閣首輔楊廷麟率領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簇擁著太子朱和陛,站在承天門前等候著恭送皇帝禦駕親征。
出征日本,開疆拓土,誰不心情激動啊,整個京師都轟動了,天子腳下的百姓紛紛湧上街頭,提上花燭,等候著恭送皇上,瞻仰出征將士的雄壯軍威。
別說今天三十度了,就算是天上傾瀉岩漿,也阻攔不了激動的百姓歡送將士的熱鬧場面。
午時正刻,隨著一陣悠揚的鍾鼓樂聲,承天樓下,響起震天動地的禮炮聲。
二十一隊舉著龍旗的禦林軍,威風凜凜的從午門走向承天門。
站在廣場中央的征日主帥徐青山知道,皇帝要出來,他向著身旁的兩位副帥點頭示意,這兩位,一個是收復呂宋立下大功的侯李鈺,一個是率遠洋艦隊立功的延平侯朱成功。
徐青山自己都不清楚,皇帝陛下為什麽要讓自己一個伯爵當征日主帥。
雖然爵位差了點,但他們三人在軍中的軍職是一樣的,都是師帥,徐青山和李鈺更是執掌直隸天武軍的兩員大將。
朱成功和李鈺得到徐青山的暗示,將皇帝欽賜的寶劍高高舉起。
刹那間,低沉悠揚的號角聲震天響,軍樂隊走起了雄壯的軍歌。
隨後,天武皇帝朱慈烺騎著高頭大馬,戎裝佩劍,在禦林軍的簇擁下走了出來。
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和陛率百官俯首作揖,山呼萬歲,這是太子第一次參加這種出征事宜的重要活動。
三萬百戰雄師也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似的喊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這一片歡呼聲中,朱慈烺頭頂金盔,雕龍飾甲,腰間扎著一條鑲金飾紅的玉帶,身後寬大風騷的披風迎風飄起,就沒垂下過。
只見他翻身下馬,手按寶劍,邁著沉穩的步伐,登上了承天門樓。
沒有別的皇帝親征時的緊張激動,常年打老仗的朱皇帝面露平靜,漆黑的劍眉下,明亮的雙眸顯得格外精神。
他看著下面嚴整的軍容,高昂的士氣,聽著廣場上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的心中充滿了豪情與自信。
朱慈烺明白,這次乾小日本,穩了!
他輕輕舉起右臂,向三軍致意。
廣場上,立時變得鴉雀無聲,只有遠處的樹木上,傳來連綿不絕的知了叫聲。
朱慈烺一手插腰,面朝三軍朗聲道:“將士們,自古道:強者揚武即為尊,弱者守己亦無言,自天武之初,吾等千秋眾將,萬眾一心,氣吞山河,震雷始於曜電,出師先乎威聲,聞則天下懼!”
接著,他遙指東方,道:“日本德川幕府目無天道,偏居一隅,傷化虐士,背民弑主,妖孽放橫,至今不知悔改,包藏禍心,欺吾手足,是故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他又道:“自古道,天欲亡必讓其狂!小小日本彈丸小國,螢蟲之火焉能與日月爭輝?今朕等上尊天意,下順民心,與諸將同心,傾力以伐之!試看日出之處,究竟是誰家天下!”
說著,朱慈烺從腰間拔出佩劍,高呼道:“不滅逆賊,誓不還朝!”
承天樓下,三萬接受檢閱的軍士,皆是扯著嗓子高呼:“不滅逆賊,誓不還朝!”
排上倒海的聲浪一重蓋過一重,響徹雲霄。
鼎沸的聲浪將鼓樂聲中掩蓋了,京師的百姓亦被感染了,人人心生國力強盛,兵甲之盛的自豪感。
整日主帥徐青山一揮手,大聲道:“升旗!”
軍樂號角之聲再次響起,通紅的四星金日旗和鮮紅的龍旗,分別代表著國旗和軍旗,在廣場中央同時冉冉升起,迎風直達竿頂。
朱慈烺下了承天樓,向太子走去,拍了拍他的腦袋,道:“縱觀天下數千年歷史,還沒有九歲的太子帶兵,也無九歲的太子監國,朕做到了前者,現在朕要讓你做後者!”
太子朱和陛激動的臉都紅了,面向朱慈烺大聲道:“兒臣遵父皇旨意,一定在京好好學習政務,凡事與內閣諸臣商議,遇委決不了的軍國大事,報與父皇決策。”
在場的眾大臣個個面面相覷,不知皇帝為什麽要讓年幼的皇太子行使監國大權。
內閣首輔楊廷麟雖不太支持讓太子這麽小就監國,但還是捏著鼻子捧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會好生輔佐太子殿下,讓殿下熟悉政務。”
他覺得,或許這是皇帝的考驗,至於考驗的人是太子還是誰,這說不準......
朱慈烺微微點頭,道:“征討日本非短期之事,猶以戰後安撫最終,這段時期太師辛苦一些,後勤補給萬不能出錯。”
楊廷麟面不改色,內心卻是無奈,皇帝陛下依舊自信心爆棚,還沒開打就想著戰後安撫諸事了。
嗯,看來,到底是皇帝陛下謀事深遠哪!
楊廷麟道:“臣謹遵聖諭, 在京督辦好糧草,靜待陛下捷報!”
太子也跟著道:“兒臣願父皇陛下旗開得勝!”
朱慈烺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細細叮囑了幾句,然後抬頭大喝一聲:“三軍出發!”
龍旗飄蕩,鼓樂高奏,朱慈烺翻身上馬,一揮手,率領三萬禦前精銳之師,頂著酷熱的天氣,浩浩蕩蕩的出了南京城,往江邊而去。
寬闊的長江江面上,九十九艘大明皇家海軍戰艦有序停靠,浩大的風帆遮天蔽日,擋住了江北的風景。
整個艦隊在江面上連綿長達十余裡,光是士兵登船的流程,就得耗費大半個時辰,還好軍糧、火炮等輜重早已提前兩天裝船了,要不然一天都忙不下來。
朱慈烺率先登上旗艦萬歷號風帆戰列艦,在滿朝文武和京師百姓的歡送下,率領艦隊由長江出海,向日本九州島揚帆出發。
歷史上被稱為明日第二次戰爭,亦被稱為明朝征服日本之戰,正式打開了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