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麟全然不知道新的危機在逼近,倒不是她沒有提防,安言在信中曾經提醒過她,此時關系重大,或許會動了很多人的利益,讓她一定要多加防范,不管去哪兒都得帶著甘露和雪芽二人。
若是以前,唐麟肯定會覺得安言小題大做,可現在,想著安言寫這些時候認真的臉,她隻覺得心裡暖暖的。
而且,隨著商道的建立,收到了最初的回報之後,也開始有些問題浮現,方書秉也提醒過她,他們動了原本在西北一些人的利益,未來會面臨很多的阻撓甚至是暗傷。
要說一點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走出了第一步,唐麟就沒想過要停下來,不僅要走,而且要走好,不僅連通西北地區,還要更西的地方,直到肅明國,甚至到安言說過的,極西之海。
當然了,現在要走好的還是第一步,方書秉建議唐麟一不做二不休,將這條商道和南北商道溝通起來,鳳翔京是各地貨物的匯集之處,可並不是產地,若是能和富庶的南部地區合作,這條商道才會成為真正的黃金商道。
唐麟覺得很有道理,這幾日也見了幾家方書秉推薦的越中、滇南等地的商家,商討了一些關於商品延伸到西北地區的事宜。
這一日,方書秉興致衝衝的過來:“唐麟,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什麽事情這麽高興?”或許是常年浸淫商場的緣故,方書秉雖然性格溫和,但是卻極少有這麽喜形於色的時候,讓唐麟有些好奇。
方書秉笑了笑:“越中鄭家的人到了京城,若是能爭取到鄭家,咱們要開的西北商道才更有保障。”
唐麟知道這個鄭家,在越中是和方家齊名的商家巨賈,雖然財力上或許比方家要稍微遜色一些,但是鄭家經營的是糧食,南部大部分的糧食生意,幾乎都掌握在鄭家的手中。
好不誇張的說,鄭家是整個大瀚最大的糧食商人,更重要地是,鄭家世世代代都以民為重,從不在危難之際以糧食賺錢,據說大瀚建國之初,百廢待興,又適逢大旱,是鄭家毫無條件的捐贈了自家的存糧,救了無數國民。
鄭家的口碑在整個大瀚都很好,甚至有傳聞鄭家還有一道免死金牌,就是那次慷慨義舉之後太祖皇帝賜給鄭家的,不過鄭家行事向來低調,這傳言外人也並不知真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鄭家很受天子看重,甚至是禮遇,每年能夠入宮面聖,這可不是有錢的商賈就能做到的,比如如今鳳翔京的商會會長司徒瑞,還是借著進宮看望太妃的機會偶爾能見一次聖顏。
以鄭家的實力和名聲,卻是能讓他們的商道更加完整。民以食為天,西北的糧食短缺,唐麟親眼見過糧價抬高的樣子,而西域之行也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地方是否能夠安居樂業,最基礎的就是讓人吃飽,衣食足才能有發展的可能。
否則,就會如毗鄰的西戎還有西域一些地方一樣,隻想著掠奪和戰爭,本地更是盜匪橫行,民不聊生。所以,唐麟很看重這次的見面,若是真的能讓鄭家的糧食通過商道進入西北,對於西北的普通民眾來說,絕對是幸事。
明白了方書秉的意思,唐麟點頭:“那我們什麽時候去拜訪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