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畢自嚴連連點頭:“正是如此!國庫空虛著實讓人頭疼,軍餉都發不出來,幾年來屢屢有缺少軍餉導致軍人嘩變的事件發生。小孫大人說的不錯,我朝關鍵是缺錢,沒錢不要說打仗,朝廷正常運作都是問題。”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冷哼一聲:“一旦金人征服蒙元余孽,勢必恢復元氣再度南下,那是豈不是成為我朝之生死大敵?為甚不在敵人虛弱之時,發重兵一戰而滅之,以防後患!”
其實朝中很多人都以為,中都守衛戰後詔神仙鬼衛大軍進京,崇禎皇帝是要挾大勝余威出關征伐。畢竟有過兩千滅六萬的先例,也有過兩萬俘十萬滅三萬的先例,狠狠打擊一下金人似乎順理成章。
只是崇禎皇帝卻僅僅是把神仙鬼衛滯留京郊,然後就全然不聞不問了,中都守衛戰的大勝沒有賞賜,主將孫銘非但沒有賞賜還被迫辭官。如此的神操作,滿朝文武都見怪不怪了,今日提起來似乎有刺激皇帝的嫌疑。
“你傻呀!”孫銘對這位毫不客氣,“滅國之戰豈是那麽容易的?第一關之戰我軍佔據天時地利人和,若是征伐後金則是客場作戰,僅僅是後勤供應就是一大問題。其間還有消息運轉,還有勞師遠征,還有水土不服的諸多問題難以解決。何況滿蒙強勢在騎兵,他們的戰鬥模式對神仙鬼衛而言已經落伍,能打敗他一次就能打敗他無數次!”
這話說的蕩氣回腸,讓崇禎皇帝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這些年始終被金人壓著打,作為大明王朝第一人他怎麽可能不憋屈?憋屈也沒有用,還是一次次戰敗,以至於每次歎道金國的時候,崇禎帝都一個頭兩個大。
正如滿朝文武所想的那樣,最初征召神仙鬼衛大軍進京,的確是想要有一番作為。事到臨頭崇禎皇帝卻舍不得了,這麽一支驍兵悍將,萬一出關之後遭遇大凌河之戰那樣的敗績,他手中就真的沒有籌碼了呀。
何況神仙鬼衛大軍兩次大勝,都是孫銘一手指揮的,有孫銘和沒有他的神仙鬼衛不一樣的啊!崇禎皇帝不傻,他很清楚軍中流官製的弊端,那就是某些將領不能服眾,他不認為張世澤能全盤掌控神仙鬼衛大軍,盡管張世子比小孫大人還年長呢。
孫公子繼續道:“何況現如今蒙元余孽四分五裂,若是一個部落一個部落的征伐,勢必耗費海量資源。現如今有金人幫我朝征服北方蒙元余孽,等他統一北方,就是大明王朝跟他決一死戰的時候。屆時只需一戰或者三五次大殲滅戰,消滅金人有生力量,整個北方、東北乃至西北,重歸大明王朝的懷抱並不是夢!”
如此狂放不羈唯孫銘一人啊!此時崇禎皇帝對孫某人欣賞至極,眼前的少年讓他重溫帝國尊嚴。自從走上皇帝寶座,似乎從來沒有過這般的滿足,短短兩年內,勝金人滅內患,這是漢武大帝和永樂大帝才有的光環吧!
自戀的某人忘記了,自己想要成為漢武大帝,首先需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襟氣度。想要學習永樂大帝,首先要有對功臣的寬厚和賞賜,可惜這兩樣崇禎皇帝一樣都沒有,他有的是疑神疑鬼向功臣良將揮舞屠刀!
二三問合作一處回答了,第四問銘公子解說道:“中都守衛戰過去兩個月,當日被俘流寇部分被改造成最彪悍的神仙鬼衛將士,部分被改造成瀏河山基地匠師。更多的則是驅趕到北部灣,已經開始在那邊開墾土地,這些人沒有複反的,因為他們有了穩定的生活和足夠豐厚的收入。”
什麽情況?幾個意思?戶部郎中史可法驚道:“你!你把流寇當成匠師?當成神仙鬼衛將士?當成屯田農夫?他們都是雙手沾滿鮮血的賊兵,都是禍亂大明王朝的罪魁禍首,一群無信無義的奸佞小人,你!你居然把他們……”
這個迂闊的笨蛋簡直是腦殘!若非他對起義軍抱有偏見,南明初年跟起義軍聯合抗金的話,而不是聯金滅賊的話,也許南明小朝廷不至於那麽快覆滅。
這是一個有政治潔癖的腐儒所謂的官場清流,也許節操有一點,卻是跟海瑞一般的貨色。心中根本沒有國家民族大義,隻憑一己喜好任意行事,讓他們執掌國政,只會導致朝廷混亂不堪。
沒錯官吏清廉守正是好事,但是清廉守正加上政治潔癖的官場清流,這種人非但不會給社會帶來進步,很多時候還會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而史可法就是這種人中的佼佼者,甚至不顧南明政權的存亡,只是為了成就自己政治潔癖的清名而已。
相處久了著實討人嫌,就像生活中的潔癖,每天恨不得洗一百遍手洗十遍澡換十遍衣服!在他們的眼中身邊人和物全都是髒的, 已經不只是眼睛裡不揉沙子,而是見不得塵世間一絲絲塵埃!
你當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麽?孫銘搖搖頭:“把他們怎樣?或者我學習白起坑殺十萬賊兵?你做得出我做不出,他們都是大明王朝的百姓,在我眼中更是廉價勞動力,需要慶幸他們給了我發配的理由。平常遣人戍邊多難啊,結果他們送上門來十萬人,讓我名正言順送到南邊墾荒,還有比這更好的麽?”
什麽狗屁理由啊!居然把俘獲的賊兵當成廉價勞動力!這簡直顛覆朝中大臣的三觀!那些賊兵不是應該嚴懲的麽?在小孫大人這裡,那些人居然成了一種資源,沒見過這樣處置亂民的!
史可法一臉震驚,在他看來那些亂民就是社會渣滓,一定要以最嚴苛刑罰處置。但是小孫大人卻改弦更張,非但沒有嚴懲亂民,甚至還讓他們做工養家糊口,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小孫大人卻不那麽看:“若是不久之後拿下安南,以及更南的那片土地,大概需要二到三百萬移民耕種勞作,西北那些亂民遠遠不夠啊!不枉殺廢物利用,讓資源匱乏的西北農民,遷移到物產豐茂的安南開荒生產,豈不是正合吾皇民為邦本、恤民贍軍的本意麽!”
沒見過這麽胡說八道的官員,不過看看崇禎皇帝的臉,似乎沒有反感的意思。甚至還有點欣賞,看來陛下對孫某人的處置方式很滿意,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在大家的心目中,崇禎帝一向嫉惡如仇出手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