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所簽押房旁邊有一密室,袁方用過午膳就把楊寰請進密室談話。
這間密室很小很昏暗,因為只有一個天窗,光線十分黯淡,燭台上點燃著一根蠟燭,才使得密室裡增加了一些光明。
密室裡只有幾把椅子和一張小方桌,桌子上放著一套景德鎮茶具。
袁方和楊寰落坐在椅子上,兩人的談話就開始了。
“楊寰!”
“千戶大人。”
“你來錦衣衛多長時間了?”
楊寰答道:“回稟千戶大人,三個月。”
“之前在何處任職?”
楊寰又答:“在天津衛水師。”
袁方問:“你今天提到的五千畝田產是怎麽回事呀?”
楊寰答道:“回稟千戶大人,事情是這樣的,屬下不是去遵化辦案子嗎?朝廷正在清理廣寧之戰中叛將的田產,在遵化被清理出來的田產有五千畝之多,現在這五千畝田產全都失去了優免權,莊戶們急的上躥下跳,四處找人投獻,遵化知縣本想獨吞了這五千畝地,但是他在遵化所擁有的田產,已經超出了他的優免權限,他正四處尋找合夥人,這件事被屬下知道了,所以就主動找到他。”
早在萬歷年間,朝廷就重新頒布了《優免新例》,新例中規定:現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萬畝,以下遞減,八品免田兩千七百畝;外官減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進士優免田最高可達三千三百五十畝……。
按照這個《優免新例》所頒布的規定,袁方目前是從五品的京官,又是進士出身,他可免田五千畝以上,這個優免權可以在他的家鄉睢州使用,也可以通過寄莊的方式在外地使用。
所謂寄莊,就是在本籍以外置備土地,設莊收租。其目的就是為逃避賦役而采用易地易名辦法置辦田莊,以逃避本籍賦役。這種寄莊是明朝官僚地主豪紳兼並良田重要方式之一。
按照袁方目前的身份,完全有能力兼並遵化那五千畝田產,雖然在睢州他已經有了幾千畝良田的優免,但是在遵化一樣可以使用他的優免權,這也是楊寰能夠主動投靠袁方的原因。
能夠擴充自家的田產,袁方當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雖然土地兼並的行為會加速明朝滅亡,但是在當前這樣的環境下,單靠個人的力量是扭轉不了這種局面的。
袁方當即做出了決定,要把那五千畝地拿過來,於是他問楊寰:“這個武起潛提出什麽條件?”
楊寰道:“武知縣馬上就要卸任,所以他只要銀子。”
“他要多少?”
“一千二百兩。”
“一千二百兩?”袁方向地上呸了一口唾沫,“這個武起潛也太黑心了。能不能跟他壓壓價?”
楊寰搖頭道:“不大可能,武知縣說,已經有好幾家看上了這五千畝地。”
袁方一咬牙,道:“一千二百兩就一千二百兩,我就不信今後撈不回這個錢。楊寰這買賣我做了,辛苦你再去一趟遵化,把這件事落實下來,等你落實下來之後我就派人送銀子過去。”
楊寰道:“千戶大人,我明天就去一趟遵化。”
“不!你現在就去。你回來後還有緊急的差事讓你去辦。”
楊寰起身道:“屬下現在就去準備。”
“再等一等,”袁方把楊寰按在了椅子上,“我聽許指揮使說,你負責巡視廊坊胡同,我初來錦衣衛,不明白這是一個什麽差事,你能不能跟我解釋一二?”
楊寰道:“這個巡視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辛苦的差事,
其實卻是我們千戶所的福利,別看廊坊胡同只是個胡同,那裡卻是商家雲集的地方,也就是我們來錢的地方!” 袁方明白了,這就是向商家收取保護費。
“我們錦衣衛直接向他們收錢嗎?這好像不太合法呀?”
楊寰解釋道:“我們巡視,只是不讓別人來向商家勒索,而我們要另派一些人去向商家收銀子。”
袁方聽明白了,這就是派便衣上門去收取保護費。
派誰去呢?他思索了片刻便有了主意,決定把前屯衛的百多家兵調過來充當便衣,這樣這些錢就不會流入其他人的腰包。
“不過——”楊寰看著袁方的眼睛吞吞吐吐道,“呃——,廊坊胡同現在好像有人介入。”
“誰?”袁方犀利的眼光看著楊寰。
“五城兵馬司的人。”楊寰在袁方鼓勵的目光下,嘴巴又順溜起來,“廊坊胡同一共有四條胡同,分別叫著廊坊頭條、廊坊二條、廊坊三條和廊坊四條。這廊坊頭條的商號主要是經營燈籠,所以也叫燈籠街;這廊坊二條的商號多是經營玉器;廊坊三條則是玉器作坊居多。所以這廊坊二條和廊坊三條是來銀子最多的地方,這兩條胡同就是被五城兵馬司盯上的。而廊坊四條雖然很繁華,但卻收不到銀子,因為這條胡同的商號都是有背景的。”
袁方道:“我明白了。”
楊寰再次起身道:“屬下這就去準備?”
袁方頷首道:“去吧!辦完事立馬回來。”
楊寰出去後,袁方把宋獻策叫了進來。
“半仙,你經常在京城走動,對廊坊胡同一帶熟悉嗎?”袁方問道。
宋獻策道:“還算熟悉,那個地方離我們這裡不遠。 怎麽啦?”
“那個地方現在歸我們管。”
宋獻策高興道:“很好呀!廊坊這個地方可是商賈雲集之地,據我所知那可是一個日進鬥金的地方。”
袁方歎息道:“可惜我現在手頭上沒有人去管理這個地方。”
宋獻策獻計道:“袁公子你不是管著一百多號錦衣衛嗎?就讓他們去收錢呀!”
袁方為難道:“這怎麽行?要收錢必須另派人手,不能動用錦衣衛。我在前屯衛有一百家兵,叫他們來京城充當打手你認為怎麽樣?”
宋獻策道:“這完全行得通呀!你趕緊寫封信讓他們都過來。”
袁方道:“我準備派張從去一趟前屯衛。”
宋獻策提醒道:“你這一百多人的家兵,如果沒有路引,不說這一路上能不能順利地通關,就算是來到了京城也進不了城門呀!”
“你提醒得對,我明天要去見魏忠賢,在他那裡報備一下,就說我的一百隨從要過來,有魏忠賢開出的憑證,一路上就沒有人敢阻攔了。”
宋獻策道:“袁公子,我建議你把嫂子也一起接過來。”
袁方道:“對,我讓高維德派一個人去登州把我夫人接過來。”
宋獻策眯縫眼睛道:“你讓高家的人去接,你父母不會放嫂子走的。”
袁方問:“那怎麽辦?我手頭上派不出人去。”
宋獻策道:“無妨。你給令尊寫封信說明這裡的情況,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袁方道:“就按你說的辦。我現在要去一趟嶽父的府上,回來馬上給家父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