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年少》第34章 撿了個人
  獨孤武是謹慎的人,謹慎的意思也就是說在某些時候,獨孤武的膽子並不大,他能認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尤其在對待官員時,他是不會亂開口的,至少不會傻乎乎的去罵人,給自己家帶來災禍。

  一如當初見到杜如晦時,他被杜如晦笑了幾次,心中有氣,卻也未罵人。

  但是獨孤武有自己的底線,有自己的堅持,遇上這種人連老父親都不認的人,他會忍不住當一次鍵盤俠,而現如今的情況,可不是不認識的人家遇見這種事,而是近鄰,是一口一個三叔叫著的長輩。

  哪怕對方明顯是武官,極有可能給自家帶來災禍,他也忍不住開口罵一句數典忘祖的東西。

  留下背影的一行人轉身,中年男人怒道:“鄉野小子,你罵何人?”

  “誰搭腔我罵誰。”

  獨孤武絲毫不慫,他相信自己老爹也不希望見到他唯唯諾諾,否則真就坐實了慫娃的稱號,他可不喜歡別人叫自己慫娃。

  一直沒動的獨孤誠站了起來,怒道:“王元敬,我兒罵你數典忘祖罵錯了?你連自己父親都不認,不是數典忘祖的東西是什麽?”

  “等等,爹,您剛才叫他啥?”

  獨孤武腦子有些亂,他需要捋一捋。

  王元敬,王二狗······

  左監門軍卒路過涇陽縣。

  王二狗便走後門進了左監門擔任隊正。

  這就是說王二狗因為靠山王元敬進去的,王元敬是什麽都尉,是王根他爹,然後和自己家有仇。

  “王元敬,怎了?”獨孤誠有點不明所以的望著獨孤武。

  “沒事,沒事。”獨孤武搖頭,暗自把王元敬這個名字記在了心裡,自己報仇估計是不可能了,不過誰讓咱朋友調到了兵部呢。

  就在父子一問一答時,王元敬冷哼一聲跟著一群將士走了。

  獨孤武和獨孤誠父子倆又罵了幾句才進屋看暈倒的三叔,屋裡很安靜,沒人說話。

  獨孤誠歎了口氣,“根子,知道當年為啥給你改名不,當年我去涇陽縣遇見了你爹,那時候他便有官職在身了,這些年一直沒敢說,就怕你阿翁受不了。”

  “叔翁,俺知道了,您看這······俺就不留您們了。”

  眾人皆歎氣,王遠叔說了一句有事招呼一聲,與獨孤誠對視一眼,都帶著一家老老小小走了。

  傍晚家裡正吃飯,虎頭虎腦的王庭雲來報信,說是沒事了,才讓憂心忡忡的獨孤武一家放下心來。

  留小庭雲在家吃飯,說是還要去王遠家,獨孤誠便點了點頭,感歎道:“早些年就應該給老三說一聲,真是沒想到王元敬竟然會回來。”

  “可不是回來,是奉命而來,要不然哪會回正陽村。”獨孤嗤笑,實在忍不住好奇心,便問道:“爹,您和三叔當年為啥能肯定王根他爹能出人頭地啊。”

  “這說起來就長了······”

  聽著老爹斷斷續續的說起當年的故事,獨孤武覺得很狗血。

  王根家早些年不窮,在村裡算是富庶的,王根大伯到六伯年輕時都從了軍,不過一個沒回來,都死在了戰場上,家裡有筆不小的撫恤。

  王元敬憑借哥哥們留下的撫恤金也是吃喝不愁,跟著張家學了武,念了書,心氣也就高了,像其他村裡人一樣外出討生活。

  帶走了家裡好些錢,在外面站住了腳跟卻沒回來看過,而家裡因為他離去帶走了錢,日子也一日不如一日,

成了現在這樣。  獨孤武有些感慨,前世聽過許多這種狗血故事,卻從未真正讓他碰見過,沒想到古代人之中竟然也會有這種人。

  “對了,爹,我今天跟王虎說好了,他們最近上山打獵,我跟著去看看。”

  獨孤誠有些適應不了兒子跳躍性的思維,愣了好一會,才道:“你要去山上,不行。”

  “為啥不行?”

  “你知道上山有多難,你還想上山跟著王虎打獵,你知道他們要走多遠?你能不能爬上山頂還兩說呢?”

  太氣人了,自己身子是差了些,但要說山頂都爬不上去,這就是瞧不起人了。

  獨孤武騰地站起身來,一句話也沒說,回了自己房間,懶得跟老爹計較,到時候偷偷去就成了,回來之後的事回來再說。

  晚上睡覺的時候,遊說了獨孤文好幾次,得到獨孤文肯定的答案,獨孤武放下心了,身子弱沒辦法,不能拖累王虎一家,大哥以前也進過山,有大哥在,慢點沒關系。

  第二天一早,獨孤武和獨孤文便抬著家裡的竹編迷魂網去了河邊,然後偷摸的到了王遠家,在王家混了一頓飽飯,拿了好幾個黑黢黢的餅子上了山。

  上山的石徑並不陡,王家父子似乎也不急,獨孤武完全能跟上王家人的速度,但三個時辰後,獨孤武後悔已經晚了。

  看著山不高,爬山才知道真累人,仿佛永遠也爬不上那個近在眼前的山頂。

  快到傍晚,獨孤武才在獨孤文的攙扶下到了山頂。

  腳下周圍很乾淨,看樣子就知道時常有人在清理,不遠處有間小木屋,屋裡燒著一堆火,王家父子幾人正圍在火堆邊上猜測著獨孤武何時才能上來。

  “瞧見了吧,我說狗蛋兒差不多就是這個時辰。”王遠大笑,走出木屋,指著落日余暉中的長安城,笑道:“狗蛋兒,叔沒騙你,你看看長安城,是不是賊他娘的大。”

  看不見巍峨的城牆,也瞧不見來往不絕的人群,更聽不叫城裡的叫賣之聲,但遠遠望著長安城,卻是比走進長安城來得更為震撼。

  兩千多年歷史最輝煌的古都,一個封建時代最強盛時期的都城,就這樣落在了獨孤武的眼中,仿佛自己站立在了長安城的上空。

  獨孤武久久不語,回神之後便大笑道:“遠叔說的沒錯,真是賊他娘的大。”

  “狗蛋兒,你好歹也是讀書人,你怎能像俺們一樣。”

  “啥意思?”

  “俺爹讓你作首詩,等俺們去涇陽縣賣獵物時,他好給人顯擺顯擺。”王虎就像他名字一樣,虎,真是虎,想都沒想便把自己老爹給賣了。

  “遠叔,我覺著您老應該抽他一頓。”

  “抽累了,現在懶得抽了,叔等著你作詩。”

  “您抽了他,估計就有了。”

  好吧,王遠抽了兒子一頓,獨孤武心裡高興了,擺了一個涼風不勝寒的造型,笑道:“白雲望不盡,高樓空倚欄。中霄鴻雁過,來處是長安。”

  “好詩咧。”

  “哪兒好?”

  王虎不再言語了,看獨孤武的眼神猶如深閨怨婦。

  王遠砸吧了兩下嘴,歎道:“狗蛋兒,詩,俺不懂,不過你作的詩不提氣。”

  “提氣,有,您聽這句如何,長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橫八極。”

  王遠大笑說好,這句提氣,字數少,他能記住,叫著狗蛋兒進屋烤火,可不敢凍著詩人咧。

  在木屋裡睡覺很溫暖,比在家裡溫暖多了,整夜都有篝火燃燒,王家父子偶爾會起來添些柴塊,就是整夜的呼嚕聲有點讓人鬱悶。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頂著一對熊貓眼,早飯沒吃,灌了兩口水,便跟著王遠一家進了林子。

  走了大半天都沒到設置陷阱的地方,路途既險且無聊,沒人說話,哪怕周圍根本沒有獵物,也沒人說話,用獨孤文的話說是怕驚擾了獵物,因為指不定就有獵物竄出來。

  這時,獨孤武才知道別看王遠叔一家在村裡富庶,其實他們比村裡大部分人辛苦,只是沒人知道他們一家的心酸罷了。

  凡事總要自己去經歷過,才能體會到。

  人前風光人後心酸大抵便是最好的解釋了。

  酉時太陽快落下去了,獨孤武幾人才圍坐在一顆大樹下就著冰涼的水吃著黑黢黢的餅子,這是今天的第一頓飯,而且還不能吃多,要在林子裡待上好幾日,每天只有一個餅子。

  早前跑去看陷阱的王虎回來了,跌跌撞撞跑回來的,站在眾人面前,雙腿顫抖,面帶驚恐之色。

  “爹,出事了。”

  王虎七尺高的一個大漢,在喊出這句話時,竟是帶著哭腔的,仿佛受了委屈的小媳婦。

  “怎了,你倒是說話啊。”王遠站起來就是一巴掌一巴掌的朝王虎腦袋上扇,一直問著出啥事了。

  “王遠叔,您別急,也別打了,您這麽一直打, 讓王虎怎說嘛。”獨孤武起身,拉住王遠叔,問道:“到底啥事,你慢慢說,不用急。”

  王虎慌了神,也不知道該怎麽具體表達,急道:“你們跟俺去看看就知道了。”

  又是半個時辰,到地方已經天黑了,王虎點燃隨身攜帶的火把往陷阱裡一照,王遠一屁股就坐到了地上,面無血色。

  只見陷阱裡躺著一個十四五的少年,看少年的穿著就知道不凡,腰間玉帶,頭上插著玉簪,腳上穿著青色長靴,身上的衣服看不出是什麽布料,但憑光澤,獨孤武知道,少年衣服的布料比當初張氏拿出來的布料還好。

  這種人不是官員之後便是武將之子,要不就是世家士族子弟,尋常商戶之子可沒這種打扮,但不管是那種子弟,都不是王家或者獨孤家可以招惹的。

  “遠叔,您別急,我先下去看看死了沒,若是沒死咱們把他撿回去;若是死了,也不是您的錯,只能說他運氣不好,現在四下無人,也沒人知道這陷阱是您家的,埋了便是,查也查不到我們正陽村。”

  獨孤武說完愣了一下,自己現在怎會這般漠視一條人命?希望還活著吧。

  也不作多想,獨孤武拉著獨孤文的手,滑到了深坑裡,摸了摸脖頸的脈搏,人沒死,獨孤武松了一大口氣,看了看少年的情況,朝上面的人喊道:“人沒事,腿摔折了,估計在坑裡待了有段時間,昏了,放繩子把我們拉上去。”

  跟著王遠一家忙活兩天,頭天上山,第二天走了一天,獵物都獵到,反倒是撿了一個人,獨孤武真不知自己該哭還是該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