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惡漢》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2)
在馬騰出兵鵲陰的時候,曹操率領三萬大軍,抵達了

 雖然說當年李傕郭撤出陽之後,曹操就已經佔領了這座古老的都城。可由於京兆一地非常敏感,為了避免過分的刺激袁紹,所以曹操並沒有向陽派駐兵馬。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數年時間當中,陽雖然是曹操的治下,可實際上卻是一個沒有人照管的城市。

 昔日繁華的陽城,早已經破敗不堪。

 輝煌的皇城,看上去只是一堆殘垣斷壁,如同一座廢墟。

 京兆的人口銳減,居住在陽的大戶豪族,隨著時局的動蕩,大都遷移出了陽。

 或是往荊襄,或是往巴蜀……

 當然也有一些人會去朔方西域之地,但相比之下,卻是極少的一部分大戶而已。

 留在陽城的人,都是祖祖輩輩在陽生活的普通百姓。

 昔日榮光已不複存在,人們只能靠著記憶,去回憶早年那段輝煌繁華的美好生活。

 興平四年五月中,漢帝劉協在太尉楊彪黃宛的護衛下,重返陽。

 原以為能夠在這座古老的都城中,尋求一個體面的生活。可是當劉協到了陽之後,才發現這座都城什麽都沒有剩下,一大群人守在破敗的皇城中,連溫飽都無法解決。

 沒有人知道,這些人此刻的心中,是怎樣的一種想法。

 楊彪黃宛,馬日磾伏完。一個個都垂頭喪氣,從進入陽城的那一刻開始,沒有人說話。派出信使向四方求援,可是卻沒有一家諸侯,表現出特別積極地態度來。

 日複一日,所有人的心裡,都充滿了絕望。

 曹操在青瑣門外,跳下了絕影。

 許褚和一個身高九尺的大漢。頂盔貫甲。緊隨曹操身後。邁步向嘉德殿走去。

 那大漢名叫曹彭,是曹操的本家兄弟,年二十七,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好年紀。善使一杆金邊開山铖,重七十八斤,天生的神力,少年時走訪天下名師。武藝高強。

 曹操平定邊昭之亂的時候,曹彭正好藝成下山。

 投奔曹操後的第一戰,就手刃了邊昭,立下赫赫戰功,被曹操封為折衝校尉,與許褚一起,擔當他身邊地貼身護衛。這曹彭,有萬夫不擋之勇。曾和許褚大戰百回合。最後一招惜敗。在曹操地麾下武將中,但憑武力而言,可以排列在前六位。

 曹操走上嘉德殿。拜見了漢帝劉協之後,忙命人送來食物,先讓漢帝等人安定下來。

 諸臣工,紛紛向曹操表達了謝意。

 同時又委婉地表示出,陽為漢室古都,如今的模樣實在是……還請曹操修繕一番。

 曹操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

 只是含糊其辭的糊弄了過去之後,拜別了漢帝,帶著許褚和曹彭走出青瑣門。

 臨時的帥府,就定在迎春門內的太師府裡。

 郭嘉並沒有前來,伊籍和程作為此次迎奉漢帝的謀臣,已經把太師府打掃乾淨。

 眼見曹操回來,忙將他迎入了府中。

 “主公,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

 伊籍和程,都沒有去詢問漢帝的情況。事實上,對他二人而言,漢室到了如今地地步,已經是名存實亡罷了。那個在皇城裡的漢帝,說穿了也不過是一個傀儡。

 沒必要為那個家夥而浪費口舌,他們的主公,是曹操。

 曹操微合細目,坐在那大椅上,閉目沉吟。

 突然,他開口道:“昔日陽何等的繁華,卻落到如今的地步,誰才是罪魁禍首?”

 程和伊籍一怔,都沒有回答。

 按照大多數人的觀點來說,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董卓。

 可是當二人看到陽這殘破的模樣,到了嘴邊地話語,卻沒有說出來。這話該怎麽說呢?想當初薰卓活著地時候,陽大戶雖屢遭清洗,可陽城卻是格外的繁華。

 反倒是……

 程輕聲道:“陽淪落到今日的地步,也是天命使然吧。”

 只能把過錯歸咎於天命之上。有時候程就想,如果董卓不死,漢室會是什麽樣子?還真地是不好說,但就算是情況再差,至少也比現在的情況,好上許多吧。

 當然,這些話也只能在心裡面說說而已。

 曹操笑了笑,“馬太尉的意思,是想要我們重修陽,在這裡安定下來,你們怎麽說?”

 伊籍呼的起身:“萬萬不可!”

 他沉吟了一下之後,開口道:“修繕陽,工程浩大。如今京兆不比當年,庫府空虛,就算興當年的以工代賑,只怕也是捉襟見肘。而且,此地不適合為都城……自古陽就是八通要地,如果我們長期佔據此地,勢必會讓河北袁紹感到不安。”

 “機伯的意思是……”

 “籍在出發之前,曾經和奉孝文若,商議過此事。我們現在,實不宜控制陽,當請聖上,

 處……文若認為,可使聖上暫居許昌,也方便主公照

 伊籍這番話,正中曹操下懷。

 當下點頭答應,命程和伊籍負責處理此事。

 楊彪等人,如今已如喪家之犬,能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就已經足夠。若是說不通,再由曹操出面勸說,到時候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曹操現在的心思,也不在這裡。

 “仲康宗嗣,隨我出去走走吧!”

 宗嗣,是曹彭的表字。二人聞聽,立刻應命。

 自有親隨安排好馬匹,曹操跨上了絕影,帶著許褚和曹彭,自迎春門出了陽。

 一行人一路上並沒有什麽言語。曹操也顯得非常低落。

 出陽二十裡,就是北邙山。昔年董俷曾在這裡建立了北邙山莊,後來薰俷在安定開府,北邙山莊也就交給了董卓。曾有一度,董卓甚至希望能在這扇莊裡終老。

 不過,山莊如今已經變成了廢墟。

 早年那連雲的房舍,也都成了一地地碎磚爛挖。

 曹操在山莊外跳下了戰馬,漫步走進了山莊之中。許褚和曹彭二人相視一眼。示意親隨在外面守護。二人隨著曹操。一起進了山莊,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停了下來。

 這裡,有一座墳塋。

 很簡陋,遠遠看去只是一個土丘。

 墳塋的旁邊,豎著一塊石頭。上面有斑駁的痕跡,隱約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字跡。

 “故太師董之墓!”

 曹操撫摸石頭上的字跡,自言自語:“哪怕生前是何等的顯赫。到頭來還是一掬黃土而已……恰似那食盡鳥投林,只剩下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西平這話,端的道盡了人世滄桑啊。”

 這墳塋,正是董卓之墓。

 當初董卓被殺,落得個屍首不全。

 曹操和董卓之間,並沒有什麽恩怨。相反,董卓對他地賞識。曾令曹操感激萬分。

 說起來。只是政見地不同。

 不管當初殺得多麽慘烈,可並不會影響到曹操對董卓地看法。

 所以,在當初佔領陽之後。曹操秘密命人收攏了董卓的屍首和衣冠,葬於北邙。

 思緒起伏,仿佛回到了往昔的歲月之中。

 當年董俷在陽開賭,擊鞠大賽何等的興旺,可是現在,誰還能記得當年的日子?

 薰俷……

 曹操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張獅鼻闊口,橫眉細目的醜陋模樣。

 終於打算出手了嗎?

 上一次我敗給你,卻不代表著這一次,我也會敗給你……今日地董西平,已經不是當年的董家子。可是如今的曹孟德,一樣也不是當年被你逼得躍馬水的曹阿瞞。

 真是期待,能和你再一次交鋒!

 曹操的臉上,浮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突然轉過身子,“仲康,子義他們和我們分開,已經有幾天了?”

 許褚掰著手指頭想了想,“已經有七天了……算算時間,如今差不多也該抵達函谷關了。”

 曹操頷首,輕笑一聲,沒有再說話。

 朝著西北方看去,目光格外的冷幽深邃。

 西平賢弟,看起來這一次,哥哥是要搶一步先手了……而你,又會做出什麽反應?

 

 按照郭嘉等人的計劃,迎奉漢帝地同時,務必要打開關中地大門。

 這大門,就是指的函谷關。

 奉命鎮守函谷關的,是西涼名將楊維。

 此人原本是牛輔麾下地大將,在隴西等地頗有名氣。曾率領十余騎,殺退千余名盜匪,武力之高,被譽為牛輔帳下第一猛將。牛輔被刺之後,楊維率領三千精騎,投靠了李傕郭。

 一方面,都是涼州人,李傕郭當然歡喜。

 二一來呢,李傕郭帳下兵多,可是能征慣戰的將領,卻不算是太多。

 也知道楊維武藝高強,見他前來投奔,二人都非常的高興。當下封楊維做振武將軍,駐守函谷關。李傕郭很清楚,只要函谷關不失,八百裡秦川就會安穩如山。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他們二人有一日會反目成仇。

 楊維坐在大帳中,認真的擦拭佩劍。這把劍,是他從一個行商手中花巨資購來的西域寶劍,可削鐵如泥,鋒利無比。楊維視寶劍如命,每一天都要抽時間擦拭一番。

 就在這時候,有親兵走進帳內,“將軍,外面有一人自稱是將軍故人,求見將軍。”

 “故人?”

 楊維一怔,心裡道:這時候會有什麽故人來見我?

 “有沒有說叫什麽?”

 親兵回答:“他沒有說,只是說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來告知將軍。”

 “請他進來!”

 楊維收起寶劍,端坐大帳中。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親兵帶著一人,從外面走進來。

 此人身高大約在八尺左右,生地是豹頭環眼,膀闊腰圓,絡腮胡賽似鋼針。

 進大帳中,來人哈哈笑道:“老楊,還記得我嗎?”

 楊維一見來人,不由得驚喜萬分。連忙起身。快走兩步。一把就抓住了來人的胳膊。

 “朱慈。你,你還活著?”

 這朱慈,和楊維早年都是在牛輔帳下聽命,關系非常密切。牛輔死後,隴西軍大亂,楊維和朱慈走失,帶著人馬投奔了李傕郭。而朱慈。從那以後就下落不明。

 沒想到在這裡,二人竟得以重逢。

 楊維連忙讓親兵出去準備酒宴,拉著朱慈的手坐下來,上上下下的好一番打量。

 “老朱,幾年不見,你氣色看上去可不錯啊。”

 “怎比得你老兄如今這般得意?”

 “混日子罷了……”

 楊維歎了口氣,“老朱,你現在是在何處?當日隴西軍大亂。我和你走散之後。一直打聽你的下落,還以為你……快說說,這些年你都是怎麽過的?可想死我了!”

 朱慈聽楊維這般說話。也不禁心中感動。

 “牛將軍被刺時,我奉命在臨洮駐守。後來……你也知道,董夫人於臨洮,我殺出一條血路後,身受重傷。等我養好了傷,就聽說大公子退入南山,不知所蹤。我這心裡面空落落的,就帶著十幾個兄弟,回了老家潁川,給人家當護院。”

 “護院?”

 楊維一蹙眉,“老朱你武藝高強,給人當什麽護院?”

 “不當護院做什麽?我身上打著涼州軍的印記,大公子去了西域,又不知道你地下落,我也是沒有辦法啊。不過,我那主人家倒是對我不錯,這兩年過地還逍遙。”

 “那就好,那就好!”

 楊維拍了拍朱慈地肩膀,沒有再問下去。

 這時候,有親兵端來了酒菜,楊維讓親兵全都退下,和朱慈推杯換盞,互訴別情。

 酒過三巡,朱慈突然說:“老楊,聽說你這邊的情況,並不是太好?”

 別看楊維喝了點酒,可是並沒有喝高,那腦袋清醒的很。聽朱慈說了這麽一句話,那酒意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放下酒觴,凝視著朱慈,心裡面就嘀咕了起來。

 自將軍遇刺至今,一晃已經五年多了!

 五年來,我和老朱彼此沒有音訊,如今突然出現……

 早些時候,曹操才出兵陽。老朱說他在潁川,那似乎也是屬於曹操的治下啊。

 這二者間,有沒有聯系?

 莫非……

 楊維沒有開口,目光灼灼的凝視著朱慈。

 見這情況,朱慈非但沒有躲避楊維的目光,反而咧嘴一笑,“看樣子,你知道了?”

 楊維還是沒有說話。

 “老楊,我實話實話吧。我家主人,如今在兗州牧曹操帳下擔任師友從事,乃是潁川名士鍾鍾大人。李傕郭,亂臣賊子,且不說別地,刺殺太師,令天下大亂,僅此就是人人得而誅之。二賊不思報國,反而內鬥不停……關中只怕難以保全,我家主公奉命迎奉天子,討伐二賊。我聽說你在新安,實不忍看著你受苦。”

 李傕郭!

 楊維不禁閉上了眼睛,心中歎息不停。

 說實話,他當初投奔李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李郭二人對他不錯,也就懷了感恩之心。原以為李郭能據守關中,好好的休養生息。可不成想,這兩人卻打了起來。如今看來,這二人實在不是可以依托的人,如果繼續跟隨下去,只怕……

 楊維的心,可就動了!

 朱慈道:“曹州牧佔據豫兗青三州,實力雄厚。而且他最是禮賢下士,連大公子當年對他也是讚不絕口。更重要的是,憑咱爺們兒的本事,肯定能有一番大作為。曹州不論出身,頗有當年大公子風范,我們跟隨他,他日定然能飛黃騰達。”

 楊維說:“既然如此,為何不去西域投奔大公子?”

 “若是當年大公子初至西域,我們前去投奔,或許能得個出身,可是現在……再說了,大公子在西域,內有蠻族之患,外受馬騰威逼,只怕想要走出西域都很難。老楊,咱兄弟當年在隴西交情不錯,如今曹兗州兵鋒所向,正是你建功立業的時候。”

 朱慈這一番話,說的楊維心動不已。

 沉思良久,咬牙下了決心。

 他沉聲道:“老朱,還請你回復曹兗州,就說只要他兵馬抵達函谷關,我就開城投降。”

 “當真?”

 “當真!”

 朱慈哈哈大笑,舉杯相邀,“老楊,你日後絕不會後悔,今天地這番決斷。”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