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惡漢》第254章 3韓獻寶,中藥變韓藥
三韓使團,加起來也不過三四百人的樣子,穿著打扮氣。

 薰俷並沒有出手,而是看著巨魔士一幫人過去狠狠的蹂躪對方,不時的暗自點頭。

 不是因為巨魔士,而是因為那可義可曼兄弟。

 那兩根大棍拾起來,好像風車軸一樣呼呼帶響。使團士卒根本靠近不得,轉眼間被打得是抱頭鼠竄。說起來,這些人的長相倒是有點像漢人,只是那狗屁臉上的汗毛特別的重,活脫脫未曾進化完全的禽獸一般。

 老夫人倒沒有說話,只是任由董俷推著四輪車往前行進。

 在她看來,一個連聽都沒有聽過的玩意兒,又有什麽資格在這大漢的土地上囂張?

 反倒是陽城內的官員接到了通知。

 有門卒跑過來想要阻止,可是一看王戎那張陰陽臉,再看看那巨魔士的打扮,立刻就縮了回去。

 薰俷推著四輪車到城門口的時候,大鴻臚鄭泰,顛顛的從城裡跑了出來。

 “住手,吳忠侯住手啊!”

 鄭泰大聲道:“那些是百濟的使者,不要再打了!”

 “不是說三韓嗎?怎麽又跑出來一個百濟?”

 薰俷愕然不解,另一邊可曼一棍子把一輛大車砸翻,從裡面揪出一人就是一頓胖揍。

 一個看上去人模狗樣的東西站出來,嘰裡呱啦的大聲說話。

 看那樣子。好像很憤怒。

 指著董俷,突然改用了漢語,“你們這些野蠻人,為何如此待我們?我們可是百濟使團,你們……這就是你們大漢朝應該給予我們地待遇嗎?你們快住手,住手!”

 一句野蠻人。立刻讓薰俷的火竄了起來。

 不過是一群還沒有進化好的東西,居然敢在這裡罵人?

 鄭泰的臉色也變了,生在陽,他怎能不知道董俷的脾氣?剛要開口,卻見董俷一聲長嘯,獅鬃獸從人群中竄出來,在那家夥身後仰蹄立起,雙蹄狠狠的踹在了腦袋上。

 一聲慘叫。那剛才還惱羞成怒指著董俷叫罵地文士,就被獅鬃獸踹碎了腦袋。

 薰俷冷笑一聲,“一群畜生而已,大鴻臚未免也太高看他們了吧?算什麽玩意兒?”

 說著,推著四輪車就進了陽城。

 城門外,所謂使團被打得倒在地上哀嚎不止,三四百人,竟沒有一個能站起來的。

 “誰能告訴我,這三韓究竟是什麽玩意兒?”

 從董媛身後站出了一人,恭聲道:“吳忠侯。我倒是知道一些。”

 那人年紀大約二十三四的樣子,看上去很精乾,雖然是文士打扮,卻透著一股子武人的剛猛。

 薰俷說:“你是……”

 “哦,他是我虎女營的軍司馬,蘇則!”

 薰媛得意洋洋的介紹。卻讓蘇則一下子面紅耳赤。

 也難怪,一個大老爺們兒,卻在一群女人中廝混,傳揚出去,好像的確是有點不好聽。

 薰俷看了薰媛一眼,笑道:“蘇先生,這三韓是什麽玩意兒啊!”

 蘇則說:“吳忠侯,我曾看過一冊筆記。裡面曾提到了三韓這個名字。那本是在東夷之地的一個島上南部地民族。三韓,分別指的是馬韓、辰韓、韓,是一群坐井觀天,自以為是的家夥。三韓之中。馬韓最強大,有五十四個部落,十萬余戶人口。”

 薰俷又問:“那家夥既然說是三韓使團,為何又說是百濟使者?”

 “三韓是他們的統稱,東夷南部的人,大都是自稱三韓子民。所謂的百濟,原本是高句麗創立者,東明王的後裔所創。當年因受迫害而逃離了扶余,在卒本之地與當地首領的女兒昭西奴結婚,而後創立了高句(u)麗。後來,在扶余的兒子找到了,並成為琉璃王。而和昭西奴的兩個兒子,就離開了高句麗。”

 亂七八糟地名字,董俷不禁有些糊塗了。

 他詫異不解。高句麗?怎麽聽上去,好像有點耳熟?

 蘇則又說:“和昭西奴的兒子溫祚和一沸流就帶著人往南發展,後來就在馬韓的領地中,建立了慰禮城,自稱百濟,時常與馬韓衝突。至他們的多婁王時,百濟加強了和馬韓部落的聯系,漸漸的融入其中,成了馬韓部落中地一個分支。”

 聽了半天,董俷最終也沒弄清楚,三韓究竟是什麽來歷。

 反正蘇則的說法,這三韓不過是一個愚昧而落後的部落而已。至於百濟,更像是一群雜種。

 薰俷對這些人沒什麽好感,更不會因為一群雜種,而感到有什麽失禮。

 這件事,很快就被他拋在了腦後。畢竟奶奶到達陽,對董俷而言才是一件大事。

 也許是一路辛苦,老夫人有些疲憊了。

 薰卓雖準備的酒宴,但老夫人並沒有參加,而是拉著董俷、蔡>~薰綠,抱著董冀,腿上坐著文姬,在臥房中聊天說話。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雖比不得外面的喧囂吵鬧,可是自有一種溫馨的氣氛,在這小小的臥房中洋溢,令董俷感覺很舒服。

 不知不覺,老夫人靠著床褥,睡著了。

 薰俷示意蔡她們帶著孩子們離去,然後為老夫人拉上的被褥,坐在榻旁靜靜地看護。

 奶奶,看上去真的很疲憊。

 *

 —

 第二天,按照董俷的計劃,是要陪著老夫人走走,轉轉,討論一下結婚的事宜。

 可是一大早,董卓就把他給叫了過去,讓他參加今日地朝會。

 薰俷雖然是車騎將軍。可自上任以來,就沒有參加過一次朝會。

 “父親,好端端地,幹嘛要去參加朝會啊?如果沒什麽事情的話,我想在家陪陪奶奶。”

 薰卓嘿嘿笑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只不過有百濟使團前來照會,我想你也應該去看看。西平,你如今好歹也是車騎將軍,總不能天天不參加朝會,對不對?”

 百濟使團?

 薰俷聽到這名字就覺得好一陣子的惡心。

 鳥毛百濟使團,後世不就是那個喜歡自殘,總是自以為是的韓國人嗎?

 昨夜,他看了一下百濟的地圖。如果放在後世,那分明就是董俷很厭惡的韓國。

 對於那個國家地事情,董俷不是很了解。

 只是聽人說過,那鳥毛國人,喜歡剽竊人的文化不說,還大言不慚的說什麽大韓文化圈。

 總體而言,董俷上一世也不是什麽憤青之流。

 可是對於這個國家的人,還真的是打心眼兒裡不那麽喜歡。

 “我不想去!”

 薰卓臉一耷拉,“你昨天打了人家的使團,人家今天可是點名要見你。說是要你見識一下他們的新玩意兒。”

 “什麽新玩意兒?”

 “我哪知道……我也不喜歡這些人,但是場面上的事情,還要照顧。你我就去看看,那些人能玩兒出什麽花樣。”

 薰俷冷笑一聲,“好吧,我就去看看。不過我說明白哦。如果沒什麽意思,我可是要走地。”

 “隨你便,只是露個臉而已。”

 父子二人說完,就各自登上了車仗。

 薰卓身為太師,是陽城內權勢最大的人,這儀仗自然不會丟了面子。

 而董俷呢,不喜歡做車仗,大多數的時候。他都是騎馬而行,這才符合他的身份。

 武將嘛,幹嘛要搞那麽多的花哨?

 進入青瑣門之後,董俷把馬扔給了王戎和成蠡二人。隨著走下車仗的薰卓,一起來到了嘉德殿。

 連呂布也出現了,頂盔貫甲的,看上去極為風騷。

 待文武大臣到達後,漢帝劉協登上了丹陛。緊跟著百官山呼萬歲,劉協一言不發。

 大鴻臚鄭泰走出來說:“啟稟皇上,有百濟使者代表三韓前來貢獻寶物。”

 “哦?”

 自從黃巾之亂後,已經罕有海外之人來陽參見,更不要說貢獻寶物。

 劉協也是少年心性,聞聽之後饒有興趣的說:“是什麽寶物,選三韓使者上殿。”

 說完之後,劉協心裡突然咯噔了一下。

 下意識的朝董卓看了一眼,見董卓沒有露出任何不快,這才算是放下了心。

 這朝堂之上,從表面上看是劉辨為尊。可實際上,唯一有話語權的,卻是董卓。

 隨著小黃門一聲呼喊,百濟使者走上了大殿。

 薰俷忍不住噗嗤地笑出聲來。那百濟使者,正是昨日可曼從車仗裡揪出來暴打的家夥。

 頭上還裹著一塊白布。

 如果放在後世,活脫脫一副印度阿三的模樣。

 使者名叫古爾奴,是現任百濟王肖古的臣下,類似於大漢朝的九卿之類的官職。

 反正董俷是沒弄明白,那個官職地意思是什麽。

 “聽說你有寶物獻上,不知道是什麽寶物,呈上來讓朕一觀。”

 在董卓的示意下,劉協大聲的說話。

 古爾奴立刻命人呈上了一個盒子,有小黃門接過去,放到了劉協面前的龍案之上。

 薰卓這時候開口道:“古爾奴,三韓久未朝見,為何今日突然獻寶?”

 “太師大人,偉大的肖古王在去年攻陷了新羅的車陷腰城,今年有佔領了石門城,雖然擴展了我們的領域,但是自新羅而增加的人口,卻使得我們地土地難以承受。去年這時候,烏桓王丘力居病死,由蹋頓王接掌烏桓。蹋頓王來信說,他聯合了鮮卑、扶余、高句麗準備自並、幽二州出兵,並要求我們肖古王配合。但是肖古王拒絕了蹋頓王的要求,他認為我們和大漢是兄弟友邦,不應該互相爭鬥。”

 薰俷心裡一振,抬頭向李儒看去。

 李儒朝他輕輕點頭。那意思是說,確有此事。

 為何別人都知道了此事,偏偏我卻不知道?董俷有點不高興了,忍不住向李儒瞪了一眼。

 李儒一笑,搖了搖頭。

 那意思是說:這點小事,沒必要讓你知道。放心吧。我已經有了對策。

 薰卓突然開口道:“肖古有什麽要求,就直接一點,莫要拐彎抹角地給我繞*。”

 “肖古王請求大漢皇帝,冊封他為百濟皇帝,同時請求將樂浪郡賜予百濟。”

 古爾奴嘴角上翹,得意洋洋。

 薰卓卻笑了……

 不禁是董卓在笑,滿朝文武全都笑個不停,連素來與董卓不對付的馬日磾等人。也在搖頭大笑。

 薰俷突然開口:“區區蠻夷,居然也敢自稱是我大漢天朝地兄弟友邦?我只知道,百濟總共不過數城,就算加上新佔領的車陷腰城和石門城,也不足三十個

 …百濟皇帝,肖古真是井底之蛙,還大言不慚的要我地?古爾奴,莫非覺得,我大漢天朝會怕你們這些化外之民不成?一群跳梁小醜,不知天高地厚。”

 古爾奴聞聽勃然大怒。可是當他看清楚董俷的樣子,到了嘴邊地話,又咽了回去。

 昨天,就是這個人的部曲把使團打得沒一個人能站起來。

 鄭泰曾經警告過他:在陽城裡,你哪怕去招惹董太師,也不要去把薰俷惹怒。

 可就這樣退縮。古爾奴顯然是不太情願。

 當下一撇嘴說:“百濟溫祚王開始,至肖古王已有五代。如今,三韓之民有十六萬戶,近百萬臣民,人才濟濟。而且,三韓之歷史,也是非常的久遠,說起來和大漢朝也是一衣帶水。你聽說過屈原的名字嗎?他就曾是我三韓子民中的一員。”

 楊彪突然道:“我只知道。五百年前,楚國曾有一個屈平,卻是丹陽人,本屬姓屈氏。名平,字原。難不成你百濟也有一個丹陽嗎?就算你百濟有個漢壽縣,怎麽連屈夫子的名字都弄不清楚?按照正確的說法,屈先生應該叫做屈平。表字,本是對平輩或者晚輩人的稱呼,難道你百濟把先人,都是當成晚輩或者下屬?”

 對付這種人,楊彪無疑是權威中地權威。

 又有黃宛說:“姓,出自黃帝頊一系的祝融氏,從殷商時期遷至楚地,後因功受封與楚,居於丹陽。春秋時期,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於‘屈’地,稱之為屈瑕,後代遂以屈為姓……按照你的說法,莫非這春秋時期的楚國,是在百濟嗎?”

 古爾奴還想辯解,突然聽馬日磾一聲怒吼,“無恥三韓,無恥百濟!”

 原來,劉協把那盒子打開,裡面卻是放著一冊書卷。書卷上說:這紙張乃三韓所發明,又有三韓神醫,根據當地的藥草編纂一書,記載共百種藥物,稱之為韓藥。

 劉協原以為是什麽了不起的寶貝,卻是一本醫書,隨手就給了馬日磾。

 這劉協不懂,可馬日磾卻是博覽群書的人。一看書上所記載的草藥名目和藥性,分明就是自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流傳天下的《神農本草經》,那可是上古三皇所做。

 “爾等低賤小人,經拿著神農本草經來充作寶貝,還自稱蔡侯紙為你們所發明……無恥,無恥至極。”

 古爾奴大聲說:“神農本就是我三韓族人,本草經自然是我三韓寶物。”

 薰卓臉上地笑容更盛,“化外野民,想必是不知道,那死字是怎麽寫的……來人,給我支起油鍋,把百濟使團的鼠輩,一個挨著一個的給我扔進油鍋裡炸一炸!”

 見過不要臉的,卻沒有見過如此不要臉的民族!

 原來,這剽竊並非是後世地韓國人所發明,從他們的祖宗開始,就留著不要臉的血液。

 薰俷陰冷一笑,“區區幾百人,炸了又有何用?以我之見,這三韓之人,皆可炸!”

 “吳忠侯此言甚妙!”

 素來是和董家不一條路數的士子們,這一次竟然異口同聲的稱好。

 且不管那古爾奴如何的苦寒喝罵,劉協意興闌珊的正打算退朝,黃宛道:“三韓不過是鱗介之癬,不足為慮。倒是烏桓的蹋頓兵馬,若不能解決,只怕會有麻煩。”

 “這有何難,老夫已有對策。”

 薰卓說著,拱手朝劉協道:“陛下,臣推薦一人,可令高句麗、扶余、烏桓三地不敢輕舉妄動。我麾下有玄人公孫越,熟知遼東諸事。可命其為遼東太守,威懾三地兵馬。同時命我麾下大將樊稠為樂浪太守,出兵百濟,將那肖古小兒人頭奉上。”

 劉協沉吟一下,“準奏!”

 馬日磾說:“太師,烏桓三地兵馬,倒不足為慮。只是這鮮卑人……”

 包括董卓在內,聞聽感到了一絲頭疼。

 鮮卑人地確是一個麻煩事。鮮卑二十萬控弦之士,而且馬術精湛,來去如風。這些人如果不和你正面交鋒,不停的騷擾,定然會造成很大的麻煩,的確是個問題。

 公孫越,是董卓麾下大將徐榮所推薦,自有一身地好本領, 董卓對此人非常信任。

 樊稠,也是董卓的老部下,雖沒有徐榮華雄般的勇武,但用兵很平穩,足以對付三韓。唯有鮮卑,是一個大問題。究竟派什麽人出戰,一直是董卓所要考慮的事情。

 薰俷見薰卓李儒都沒有回答,心知這征討鮮卑一路兵馬,還未有主將。

 若非他要出兵朔方,定然會自告奮勇。而且,董俷出兵朔方,也需要有一支人馬牽製鮮卑。

 這個人,不但要有足夠的勇武,更要精通於騎戰之法。

 放眼董卓身邊,只有兩人。一個是徐榮,另一個……

 薰俷猶豫了一下,挺身站了出來,“太師,我願保薦一人,只要他出馬,鮮卑不足為慮。”

 薰卓一怔,忙不迭問道:“什麽人?”

 薰俷往武將中看了一眼,盯著那人,突然一笑,“我舉薦衛將軍,溫侯呂布出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