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惡漢》第3零4章 開始吧
月的臨洮草草青青。

 薰俷的遷大計說起來很簡單,不過要做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包括遷徙的路線,時間,已經如何動員兩郡百姓隨行。

 這都是很複雜的事情。

 至於安置的問題,倒不是很困難。

 張掖三郡早先的屯田流民隨著盧植等人向西域的開發,給這次遷徙留有足夠的空間和余地。只有糧草,更不在話下。按照賈詡的說法,張掖三郡自中平年間開始屯田,囤積了大量的糧草,足夠這幾十萬人兩年的口糧,所以這個問題隨之忽略。

 最大的問題在於,古人的戀鄉土情節極為嚴重。

 想要勸動他們舉族遷移,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有時候甚至要動用武力才行。

 臨洮百姓倒是好辦一些。

 畢竟他們曾經參與了和馬騰的交鋒,一旦董俷撤離,他們也擔心面臨馬騰的報復。

 而且,閻溫郭永這時候做了大量的工作,把個張掖形容的天花亂墜。

 說起來,張掖和隴西,都是涼州的治下,生活習慣什麽的也沒什麽區別,還能接受。

 最重要的是,董俷許諾,抵達西域之後,他們將會獲得兩倍乃至三倍的土地。

 不管是自願也好,也不管裡面有脅迫的因素也罷。臨洮人在大戰止息後不久,就開始攜家帶口,開始向張掖的長途跋涉。老老少少。一天能行走個二三十裡就算好地。不過馬騰初敗,無暇顧及這些,所以董俷的時間,還算是非常的充裕,足夠了!

 若說董俷最擅長什麽?

 大局觀,他不算是太強,即便是讀了很多兵書,也是一樣。

 識人之明。他也不算太厲害。所招攬的人物。大都是在演義中出現過的牛人。

 想一想。似乎除了搏殺陣前之外,董俷並沒有什麽優點。但蔡覺得,董俷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於,他能夠放手,能夠毫無保留的去信任一個人,讓別人為他賣命。

 甩手掌櫃的活計,董俷做地非常到位。

 大方向定下來以後。他就撒手不管,任憑賈詡李儒等人操辦,董俷連問都不問。

 該幹什麽幹什麽,有些事情,可不是他能夠處理。

 既然自己處理不好那些事,索性就讓那些善於處理地人去操心,才是真正地道理。

 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賈詡等人才願意為他效力吧。

 移民事情繁多。要一個城鎮一個城鎮的去解決。

 好在郭永閻溫都是處理這種小事的高手。而董家在隴西的聲譽,則決定了大部分隴西人,選擇跟隨董俷。再加上諸葛瑾張松這些人從中協助。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

 當然,這裡面少不得一些。

 一些隴西的大戶,並不願意這麽隨著董俷走。

 李儒聽到這消息之後,森然一笑,“既然不願意走,那就別走了,永遠的留在隴西吧。”

 說完這些,他立刻找來了王買。

 沒多久,那些大戶就會遇到莫名其妙地事情,不是全家中毒,就是滿門暴死。

 李儒則順利的接受了那些大戶人家的私兵和財產,一車車的向武威方向運送過去。

 薰俷在幹什麽?

 整日的抱著董朔,帶著小文姬和董冀,牽著狗,騎著馬,在敕勒川牧場遊蕩。

 他會講一些很有趣的故事,把他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告訴自己的孩子,包括大姐地故事。

 心情好地時候,還會把後世一些鄉間神話故事說一些。

 比如孫悟空大鬧天宮啊,比如豬八戒背媳婦啊,火焰山之類的後世傳說,加上他自己的一些編輯,聽得董冀和小文姬哈哈大笑,有時候還會把老夫人等人也吸引過來。

 不過,更多地時候,董俷會和黃忠呆在一起。

 二人討論武藝,說到興起的時候,董俷還會和黃忠較量一番。

 論武藝招式力氣,黃忠略遜一籌。但是黃忠能最精妙的運用力的巧妙,往往是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消耗董俷的力氣。如果董俷不使用運氣之法,就不是黃忠的對手。

 二人一起切磋,彼此都大有收獲。

 薰俷更隱隱約約的,感受到了那以意使力的奧妙之處。

 只是那感覺並不是很清晰,往往靈光一閃之後,就捕捉不到。可即便如此,董俷還是覺得受益匪淺。只要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奧妙,他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做到舉輕若重。

 一柄木錘,使出萬鈞之力。

 這聽上去有點類似於四兩撥千斤的到了,綿綿悠長,不絕不斷,若流水一般,抽刀斷水水更流,順勢而為。

 在這方面,黃忠和華佗,都是行家。

 於是在董俷達到了瓶頸的狀態之後,二人把一部蔡編纂,並加注標點符號的道德經,扔給了董俷。

 洋洋五千字,端的是道盡了天地間的玄妙。

 

 隴西大遷徙,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根據諸葛瑾的統計,隴西十一縣共二十七萬人口,全部動員完畢,向張掖遷移。

 其中,又有十九家隴西豪族被滅,包括平陽李氏,襄武楊氏,安故耿氏,三支最大的豪族,被徹底消滅,從此斷絕血脈。一邊是美好的前景,一邊是血淋淋的屠刀。

 自古歷史就是由勝利者書寫,至於將來後人們怎麽評價這次遷徙,薰俷不予考慮。

 而賈詡等人,對這種行為也沒有任何疑義。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天道。屠刀在我手中,我怎麽說。你們就應該怎麽做。

 道理就是這麽簡單。

 如果說,隴西的遷徙還算是溫和地話,那麽金城郡的遷徙,就充滿了。

 薰俷對金城沒有什麽好感,他們先是害死了大姐,後來有跟隨張邈禍害了隴西。

 所以,對於金城,董俷只有一個政策:服從者活。不服者殺!

 整個金城郡。十三個縣城。可說是血流成河。從湟中一直到榆中,共有十三萬人背井離鄉。薰俷親自主持,凡不聽從勸說的人,皆以從逆處置,就一個字:殺!

 薰西平的屠刀,可不僅僅是對待異族。

 凡是我的敵人,我都不會留情……

 薰俷向天下人發出了這樣的一個信號。裸的殺戮,殷紅的鮮血,令涼州震動

 一個月地時間裡,數萬人死在屠刀之下。

 至六月中旬,隴西金城二郡,就變成了一個千裡不見人跡蹤影地死地。

 當馬騰重整兵馬,再次進入隴西地時候,眼前的荒寂。讓這個自稱膽大的人。也不禁為之心寒。

 好毒辣的手段,你把人給我都帶走了,扔了兩塊空地。又算怎麽一回事?

 自古的戰爭,說穿了就是錢糧人口之爭。

 你哪怕佔據了再大的地盤,沒有人居住,又有什麽用處?

 “追,給我追上去!”

 馬騰率五萬鐵騎,沿洮水一路追擊。

 沿途只見到各種丟棄的雜物,好不凌亂。

 不過,等馬騰追到了河關小陰山地時候,突然聽到一陣銅鑼聲響。

 山灣處轉過一支人馬,為首大將金盔金甲,胯下黃驃馬,手持象鼻古月刀,攔住了馬騰的去路。

 正是黃忠黃漢升。

 有道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馬騰雖然敗給了黃忠,心中有些畏懼,可在兩軍陣前,卻不能退縮。

 挺槍和黃忠站在一起。

 不七八個回合,突然兩邊斜裡殺出兩支人馬。

 文聘王威,張任賈龍,四人各領兩千鐵甲軍殺出,把馬騰軍殺得兵退五十裡,才停下了腳步。

 好厲害的董家子!

 馬騰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後悔……

 好端端的,幹嘛招惹這麽一個仇家?

 原以為董卓死了,董家也就完了。可沒成想,董俷手中居然還有如此眾多的猛將。

 得了地盤兒,失了人口。

 馬騰不敢再追擊,只能退回漢陽,重整人馬。

 沒等馬騰再次追擊董俷,李傕卻在這時候突然出兵,自街泉亭殺入了漢陽。

 馬騰隻好暫時把董俷的事情拋在腦後,全心全意的卻對付李傕地兵馬。同時,郭憲陳兵武都,把目光轉移到人口眾多地漢中郡方向。

 興平元年九月,四十萬人口自鵲陰進入武威郡。

 這也許是東漢之前最大的一次人口遷徙,隨著大量的人口湧入河西四郡,漢民逐漸地成為主導。並且隨著漢中、涼州、三輔混戰不停,大批流離失所的百姓,開始關注起河西朔方這兩塊戰火相對不算是特別頻繁的土地,並且開始了無聲的遷移。

 荊襄隨平靜,卻要穿越戰亂不止的關東。

 揚州戰火四起,孫策攻陷了豫章之後,再次對劉展開了凶猛的攻擊。

 袁紹和劉虞,相互攻擊不停。

 青州有黃巾,兗州雖然還算平靜,但自古關東多戰事,天曉得什麽時候就會亂起來?

 想一想,倒是朔方和河西比較安穩。

 而這一切變故,董俷並不知道。

 因為在董俷抵達鵲陰之後,他意外的得到了一個消息。

 “陶謙殺了曹操一家?怎麽可能……”

 薰俷坐在鵲陰府衙大廳中,驚訝的看著李儒,“陶謙好端端的,殺曹操一家做什麽?”

 演義中,曹操的家人的確是死在了徐州。

 不過按照演義的說法,那是陶謙部將的自發行為,和陶謙沒有關系。

 薰俷之所以覺得震驚,是因為他得到的情報,卻是陶謙主動的向曹操家眷發起攻擊。

 陶謙,應該是個老好人啊,怎麽會做出這種事?

 賈詡冷笑道:“那陶恭祖若是個老實人,如何能做到一方諸侯?主公,黃巾之亂成就了許多人的功名,可如果您仔細想想,獲利最大的家夥,恐怕就是那陶恭祖。”

 薰俷仔細想想,似乎確是如此。

 至今他也想不明白,陶謙早先雖有名氣,可官位並不顯赫,怎麽一下子就成了徐州牧?

 “姐夫,文和先生,你們說,陶謙能擋得住曹操嗎?”

 薰俷在沉吟了片刻之後,輕聲的詢問起來。

 賈詡李儒一怔,齊刷刷的搖頭,“曹操佔兗州,如今有蠶食青州,加之收京兆兵馬,實力大增。而陶謙雖佔據徐州,錢糧廣盛,可要抵擋曹操,只怕不太容易。”

 諸葛瑾,從加入董俷的麾下之後,董俷並沒有立刻給他官職。

 但作為董俷的幕僚,諸葛瑾有一個倉曹掾的身份,雖然很不起眼,卻是薰俷的親信。

 大多數時候,他是作為賈李二人的幕僚所存在,不輕易發表意見。

 不過大事小情,董俷都會讓諸葛瑾參與,以增加諸葛瑾的經驗和資歷……

 這一點,賈詡和李儒,也很清楚。

 諸葛瑾說:“主公,如果曹操佔領了徐州,那可就羽翼豐滿了……他持青兗二州對抗袁紹,又以徐豫二州忽視荊揚。徐州斷不可被他所佔據,否則終會成為大患。”

 “不錯!”

 賈詡李儒點頭,“我們現在需要休養生息,但卻必須要保證關東的混亂。關東關中越來,我們才好渾水摸魚,從中漁利。所以,在我們緩過氣前,關東不能平靜。”

 諸葛瑾一蹙眉,“可是我們現在河西四郡,前方有漢陽安定和三輔之地阻擋,如何插手關東事務?”

 賈詡李儒,不禁沉默無語。

 是啊,如果他們現在長安三輔,倒是可以把這一池水攪渾。

 可是現在……

 曹操,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要想對付他,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和他旗鼓相當的人。

 誰,誰能擔當此任?

 薰俷懶洋洋的靠在太師椅裡面,細目眯成了一條線,手指輕輕的敲擊太師椅扶手。

 半晌之後,他猛然坐起。

 “我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應該能讓曹操頭疼一陣子。”

 賈詡李儒眼睛一亮,連忙問道:“但不知,主公所說的那人,是誰?”

 薰俷咧開嘴巴,嘿嘿一笑。

 心道:諸侯混戰,若少了這個人,豈不是太過於無趣了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