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惡漢》第112章 江東猛虎
深沉,月亮看上去很混濁,只露著半張臉,還帶著淡暈。

 看不到星星,讓殘月似乎很寂寥,有氣無力的就那麽掛在黑幕中,甚至懶得睜眼。

 黑漆漆的穰山,好像一座沉睡的野獸。

 崇山峻嶺中,有一支人馬默默無聲在默默無聲的行進,偶爾還會傳來幾聲戰馬的響鼻。

 褚燕……不,應該稱呼他做張燕,就站在山崗上,看著這支隊伍行進。

 那匹跟隨他多年的雪花驄很安靜的站在他身後,兩個敦實的漢子,分別站在張燕兩邊。年紀大概在三十左右,比張燕的年紀要大。可是從他們看張燕的目光中,能發現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他們就那麽站著,好像兩尊石像,一句話也不說。

 目光很深邃,似乎想要穿越過山川、時空的斷隔。

 “董俷……”

 張燕突然扭頭,“孟平、權義,你們要記住這個名字。如果我們還有將來,他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大帥,宛縣真的沒希望了?”

 “你說呢?”

 張燕看著兩人,微微一笑。劉辟劉孟平,龔都龔權義,這兩個人都是黃巾軍中的渠帥,手中的兵馬加起來有七八千,卻義無反顧的跟隨了自己。這讓張燕很感動。

 “我生平除了義父之外再也沒有佩服過別人。不過現在,我佩服的人卻要增加兩個。薰俷,以一己之力攪得我們太平道焦頭爛額不說,也是第一個讓我無功而返的對手……還有秦,原以為此人無甚本領,可居然在撤走前斬殺了張大帥。很高明啊。”

 劉辟轉了轉脖子,“高明?此話怎講?”

 張燕好像是在自言自語,“我本來也沒有在意。可是在彭脫渠帥抵達之後,我才明白了秦的用意。他是在用離間計,殺了大帥,卻把罪責歸到了我的身上。南方十六個渠帥本來對我就不甚服氣,我攻破了宛縣,也迫的秦殺了大帥,不高明嗎?”

 +

 張燕點點頭,“偏偏我還沒法子解釋。彭脫渠帥到了之後,大家對我的不滿也就更熾了。我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離開宛縣。而且,宛縣……實不足為屏障。”

 劉辟問:“大帥,那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太平道大業已經沒希望了。滅亡也只是在早晚。當務之急,我們需要選擇一個方,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那董俷在淯水河畔擊殺孫夏,你們都看到了嗎?不過他也發現了我們,突然撤離是擔心有埋伏……也算是我為宛縣的兄弟出最後一把力。“

 張燕的表情有些落寞,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

 “不過沒關系,我們有的是時間。雖然此次我們未能成事,卻是因為時機尚不成熟。以某觀之,漢室將衰。天下必亂。我等暫時蟄伏,正是為他日一飛衝天做好準備。”

 說完,他翻身上馬。

 劉辟和龔都也騎上戰馬,“大帥。我們要等多久?”

 “嘿嘿,那就要看那些士人們,能夠忍耐多久了……士人無兵,武人無名,你們說這天下如何不亂?孟平,權義,你們且耐心旁觀。狗皇帝開黨錮之禁,朝堂上的爭鬥,不過是剛剛開始。讓他們鬧騰去吧,鬧騰的越厲害。我們的機會就越多。”

 劉辟、龔都二人聞聽,信心倍增。

 三人縱馬衝下了山崗,隨著大隊人馬。消失在莽莽山野之中。

 一陣山風吹來,搖曳穰山草木沙沙作響。也許,正如張燕所說的,一切才剛開始。

 

 宛縣四門緊閉,在斜陽下殘破不堪。

 薰卓大軍抵達淯水河畔之後,立刻拍出斥候,去尋找董俷的行蹤。同時命華雄、徐榮、胡軫三人各領一支人馬,屯兵在西、南、北三門。自己領一萬人,在東門扎下了營寨。

 按照李儒設計,對宛縣是圍而不攻。

 可董卓不打,卻不代表著黃巾軍的人不想打。

 先走了張燕、劉辟和龔都三人,令黃巾軍的士氣大受影響。而後又在淯水河畔被薰俷殺的大敗,對宛縣的黃巾軍而言,是雪上加霜。此時的黃巾軍,急需一場勝利來鼓舞士氣。哪怕只是一場小勝,也可以起到關鍵的作用。故而彭脫決定出擊。

 趁著董卓人馬立足未穩,彭脫點齊人馬,自四門殺出。

 華雄駐守北門,正好對上了黃巾軍渠帥卜己。兩人二話不說,打在一處。隻三個回合,華雄斬卜己於馬下,殺得黃巾軍敗退回城;西門外,徐榮槍挑渠帥孫仲,擊退了黃巾軍的攻擊;而彭脫親率人馬自東門出,卻被董卓一陣箭雨射了回去,留下了數百具屍體,無功而返。

 相比之下,駐守南門的胡軫就有一些吃力了。

 面對黃巾軍瘋狂的進攻,胡軫大營尚未扎好,只能倉促迎戰。

 方在城下殺的天昏暗,眼見著己方人馬節節敗退,急壞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有一支人馬殺出,大約在千人左右。為首一將,生的是廣額闊面,虎背熊腰。手中一把古錠刀,在人群中左衝右突,勢如猛虎下山一樣。

 身後還跟著兩個年紀和他相仿的男子,都在三十歲上下。

 —

 都是頂盔貫甲,一個手舞雙刀,一個使得是一杆分水鬼頭刀,殺法格外的驍勇。

 這三人一出現,令胡軫的壓力頓時大減。

 不由得振奮起來,大聲呼喊:“何方英雄前來助陣?”

 “我乃下丞孫堅,聞宛縣失守,特募集鄉勇,前來協助平叛。”

 聞聽是自己人,胡軫再也不擔心了。當下糾集人馬。凶猛反撲。黃巾軍的士氣本來就不算太強。也就是胡這邊弱了一點,才使得他們能佔據上風。如今一見官軍有援軍抵達,那一點剛升起來的士氣頓時無影無蹤,齊聲大叫,撒丫子往城內就跑。

 孫堅一見賊兵退走,立刻拍馬追了上去,殺敵無數。

 直到城頭放箭,孫堅這才收兵。與胡軫見過之後,帶領本部人馬繞到東門來見董卓。

 孫堅是個火爆性子,見到董卓開口就問:“中郎將為何圍而不攻。任由反賊囂張?”

 薰卓原本心情挺好,被孫堅這一句話就惹惱了!

 本來嘛,他是主將,孫堅不過是個下丞,憑什麽一見面就氣勢洶洶的詢問?

 “我自有主張,爾無需多問。”

 “中郎將,我等食朝廷俸祿。自應當為國效力,為君分憂。如今反賊已經是走投無路,我等正應該一鼓作氣,將其徹底消滅,還我大漢朗朗乾坤。將軍卻為何遲遲不肯動手呢?”

 這話一出口,孫堅身後兩個人立刻知道不妙。

 “文台,注意語氣!”

 孫堅這才意識到說錯了話。有心上前向董卓解釋,可董卓卻冷哼一聲,甩袖揚長而去。把個孫堅一行人弄的臉紅脖子粗。站在營寨門口進去也不是,離開也不是。

 “文台,你也是……怎麽老改不掉那火爆的性子?”

 身後一人歎了口氣,輕聲的責備。這人的個頭長相和孫堅有點相似。不過少了幾分孫堅的勇烈之氣,多了幾分文雅的氣質。

 他這麽一說,旁邊的人卻不願意了。

 “大榮,你這是什麽話?文台雖然有些莽撞,可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啊。這中郎將,沒有半點容人之量,我看也是虛有其表而已。文台,不如我們回去吧,好過留在這裡受這種人的鳥氣。”

 “公覆這是什麽話?”

 孫堅一皺眉,“大榮說沒錯。我先前確是有些莽撞了。不如這樣,你先去安營扎寨,我和大榮去向將軍道歉。都是為國效力。想必中郎將也不是個小氣的人。”

 “那我也去。”

 “公覆,你這火爆的性子和文台差不多,還是不去好。我和文台去,不會有事的。”

 那漢子點點頭,“也罷,你們去。若是那鳥將軍給你們臉色,咱們就回去。”

 孫堅聽了這話,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點點頭,他帶著另一人往大營內走去。那人上前一步,拱手道:“請稟告中郎將大人,就說有下丞孫堅,募集鄉勇前來助戰。還望中郎將大人不吝予以接見。”

 營門口的士卒應了一聲,跑去中軍大帳稟報。

 過了一會兒,那士卒回來,“中郎將大人請二位進去。”

 當下孫堅一整衣冠,帶著大榮走進了軍營。中軍大帳中,董卓正在和李儒商議軍情。

 見二人進來,臉色一沉。

 孫堅上前一步說:“先前末將言語有些無禮,還請中郎將大人見諒。”

 既然是認錯了,董卓倒也不是個小氣的人,當下露出笑容,擺手示意孫堅落座。

 目光掃了一眼孫堅身後之人,“這位是……”

 孫堅連忙說:“此乃末將同鄉好友,姓祖名茂字大榮,如今是在末將麾下效力。”

 薰卓笑了笑,“倒是一副威武相。”

 也讓祖茂坐下來,歎了口氣說:“將軍有所不知,並非是董某不願出戰。潁川一戰,我麾下損失頗為慘重。而宛縣尚有近十萬的反賊,冒然出擊的話,恐有意外。”

 “可是反賊已經是窮途末路,士氣低落,正應一鼓作氣,將其擊潰。若拖延下去的話,只怕會生出變故,還望將軍三思。”

 薰卓一皺眉,心裡很不高興。

 你是主將,我是主將?我都已經說了原因,你還要我一鼓作氣,一鼓作氣。能不戰而勝,為什麽要去損兵折將?

 李儒看董卓的樣子似乎是想要發作,輕輕按了一下他的手臂。

 “將軍忠烈,實乃我等之楷模。其實中郎將大人也有打算,準備四門齊攻,剿滅城內反賊。只是

 看到,我大軍兵力不足。南門外駐軍尚無主帥。難啊。”

 孫堅拍案而起,插手道:“末將不才,願為大人分憂。”

 薰卓不明白李儒這喉嚨裡賣的是什麽藥。疑惑的看了李儒一眼,那意思是說:你什麽意思?

 李儒一笑,示意董卓莫急。

 “既然如此,還請將軍移師南門,明日一早,協助胡軫攻打南門。將軍攻勢一起,我等其他三門也會展開攻擊。誰若能搶先攻上城頭,這首功就記在誰的頭上。如何?”

 孫堅朗聲道:“末將願效死力!”

 祖茂微微一皺眉,感覺到這裡面好像有什麽問題。

 可又說不上究竟是什麽問題,猶豫了一下之後,和孫堅一起告辭離去。

 看著二人背影,董卓突然說:“此人,我不甚喜歡。”

 “嶽父,儒亦不喜此人。”

 有時候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不喜歡一個人,並不需要什麽理由。要說起來,孫堅如果能委婉一些,姿態放的低一些,說不定董卓還會對他有好感。可惜……

 “文正,我們不是已經說好了,圍而不攻嗎?為什麽又要四門齊攻?”

 李儒冷笑道:“嶽父,既然有人願意當替死鬼。我們何樂而不為?通知胡軫,明日一早讓孫堅帶著他的人去打頭陣,也正好為我們刺探一下宛縣城內的情況。打贏了,是嶽父你指揮得當;打輸了。卻和您無關。我們三門佯攻,讓孫堅去拚命吧。”

 薰卓連連點頭,“甚好,甚好……那你安排吧!”

 說著他伸了一個懶腰,“阿醜可有消息?”

 李儒搖搖頭,輕聲說:“至今仍是下落不明。我也奇怪,那麽多人馬,為什麽一下子就不見了呢?不過嶽父請放心,阿醜乃世之虎將,帶著幾十個人就能馳騁疆場。如今他身邊有萬人兵馬。又有謀士一旁策劃,絕不會出問題,儒會繼續尋找。”

 “恩。這孩子……總是讓我擔心。文正,我甚不喜那孫堅。”

 “儒明白!”

 

 第二日,孫堅帶領本部人馬,向宛縣發起了凶猛的攻擊。

 一時間漫天飛蝗,遮天蔽日。隆隆的戰鼓聲撕裂了宛縣上空的寧靜,好不熱鬧。

 孫堅親自出戰,冒著飛蝗箭雨,一手執盾,一手執古錠刀,大聲疾呼道:“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兒郎們隨我殺賊!”

 一千多鄉勇嗷嗷直叫,悍不畏死的向宛縣發動了攻擊。

 胡軫在後面不停的冷笑,下令手下士卒和城上黃巾軍對射。但見一張張雲梯搭在了城牆上,孫堅帶著祖茂二人率先登上雲梯,用嘴咬住了古錠刀,一手舉盾,另一隻手往上攀爬。

 遠處,董卓在李儒的陪同下觀戰。

 看著孫堅如此悍勇,也不禁為之感歎:“這家夥真是一頭猛虎啊!”

 李儒笑道:“猛虎雖勇,卻還是逃不出獵人的算計。嶽父,讓其他各門再鬧騰的響亮一些吧。”

 “理應如此!”

 薰卓不停冷笑,看著孫堅的部下一個個的倒在血泊中,心裡非常痛快。

 讓你頂撞我?這就是頂撞我下場!

 而處身在戰場的孫堅,眼睜睜的看著部下一個個的死去,心如刀絞。在被擊退下來一次之後,殺紅了眼的孫堅脫下身上的盔甲,光著膀子再次衝向城頭。祖茂二人嚇壞了,連忙帶著百十名親軍上前掩護。見主將如此拚命,那些鄉勇也紅了眼。

 孫堅一手搭住了城垛, 縱身躍上城頭。

 大盾揮舞,啪的把一個黃巾士卒的腦袋砸碎,從口中取下古錠刀,勢若瘋虎一般。

 刀光霍霍,血肉橫飛。

 祖茂二人也登上了城頭,隨著孫堅奮力的撕殺起來。

 但黃巾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即便是沒有士氣,可在面臨生死的關頭,也爆發了可怕的戰鬥力。

 隨著孫堅登上城頭的,還有百十名親隨,很快就被黃巾軍淹沒……

 一支流矢飛來,正射在了孫堅肩膀上。疼得孫堅一聲大叫,手中的大刀險些脫手。

 祖茂二人一看情況不對,立刻架住了孫堅往城下撤。

 “放開我,放開我……”

 祖茂一掌看在孫堅的脖子上,把他砍昏了過去,“公覆,帶著文台下去,撤退,撤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