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從竇府出來走在長安城大街上。
腦海中還在思索剛才竇嬰的那番話。
經過思索後發現竇嬰真是隨著時間一點點的變化。
從最初認識的一個憨厚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狡猾的政客。
晚宴站出來說劉啟喝多,吳楚之亂在睢陽以劉啟和周亞夫命令為由不發兵救援梁王,看著梁王那邊沒事了,要騰出手來控訴自己時直接發兵進入齊地,讓劉武只能向周亞夫發火。
再到現在很明確的表示前面四個皇子全是廢物!而皇十子很有機會。
他最後還說出了重點,陛下現在還年輕!
……
長樂宮。
竇漪房現在很無奈。
這幾日總有皇子來找她說情,希望她可以在劉啟面前美言幾句,將自己分到一個地理位置舒服些的封國。
吳楚加上齊地洗牌空出了這麽多肥沃的土地,豈有不爭一爭的道理!
於是迫於無奈的竇漪房就將劉啟找來,希望他能解決這個問題。
“母后今日找兒臣來可是有何要事?”劉啟疑問道。
竇漪房現在眼睛已經基本看不見了,還是由侍女扶著才能面向劉啟。
“哀家確實有些事想要問一問陛下;就是吳楚叛逆和齊地叛逆已經全部伏誅,那他們剩下的封地可想好人選了嗎?”
竇漪房在除了詢問有關劉武的事情外,一直都是這麽直接,從來不避諱什麽。
因為她是竇漪房,大漢的太后。
劉啟也如實答道:“兒臣這幾日確實在想這些問題,首先是吳楚兩個主要的封國,楚國兒臣想讓劉禮去接任楚王,他畢竟現在是楚元王子嗣中最有資格的;至於吳國,兒臣想要不讓劉廣去接任。”
竇漪房聽著緩緩開口道:“楚王讓劉禮去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先帝在時他任宗正,先帝就曾對其讚歎不已,老實本分,不錯。但是哀家認為,吳王,還是不要再立的好。”“
之前劉濞在我漢室宗親裡,年齡最大、輩分最高,應當懂得漢室宗親的規矩,現在竟然帶頭謀反,那為何還要再續他吳王的香火呢?吳王不必再立了!”
劉啟僅僅簡單思索了片刻便應道:“此事聽母后的。”
竇漪房點了點了頭,繼續道:“那齊地呢?”
劉啟這時猶豫了,齊地本來以前就被劉恆給分解掉了,主要就是為了打壓齊王一系的藩王。現在齊地一系藩王就剩劉志和劉喜了,兩人翻不起什麽風浪,劉啟的想法就是直接收回朝廷就行了。
但是對竇漪房暫時不便這麽說,不然她恐怕又要說,你可以分一部分給梁王啊!他可是弟弟!親弟弟!
前兩日論功行賞時,已經又分了幾個城給劉武了。
不過換來的是將李廣調任了上谷郡太守,也就相當於是遠離了政治權利中心,上谷郡緊靠著匈奴左賢王的部署。
李廣在離開時很是惆悵,在陳安的解說下他也理解了陛下為何會這樣做的原因。
不過後來也釋然了,陳安說了一句話:你且放心在上谷郡練兵,他日一起北擊匈奴!
劉啟開口道:“母后,有關齊地的分配兒臣暫時還未想好,因為當初先帝在時已經有人說我們怠慢了齊王一脈,而如今他們反叛,就是給了那些人一次重擊;兒臣自要好好在宗室中選一選。”
竇漪房聞言一笑,沒有想好便是正好:“陛下啊,你是否忘了你的那些孩兒?我們不一定非要選齊王一脈的啊,現在他們齊王一脈犯下滔天大罪,正好可以將那些封國留給我的那些孫兒,你說對不對!”
劉啟聽到這裡就明白了,怪不得這些天,后宮的那些妃子天天來找自己麻煩,說她的兒子多好多好,就是想討要一個好的封國。
比如程姬和唐姬,他們清楚自己的兒子很難有機會登上皇位,還不如有個好的封國來贍養自己的下半生。
也有妃子沒有來。
如栗姬是認為自己的大兒子肯定能封為太子,那自己將來就可以留在長安。至於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劉德和劉閼就不用管了。
還有沒有來的就是王美人和她的妹妹了。
她們二人這些天在瘋狂的運作,瘋狂的聯絡朝臣,不然等劉彘再大一歲就要封王了!
劉啟對此也不在意,誰有沒有能力他自然清楚。
劉啟當即對竇漪房說道:“兒臣之前也這樣想過,就是怕其余宗室對此不滿。”
竇漪房直接厲聲說道:“他們有什麽不滿的,有什麽資格不滿!吳楚叛亂,齊地叛亂,趙王叛亂,他們有站出來幫助過朝廷嗎!既然沒有朝廷做什麽又為何需要他們的同意!”
劉啟表面不動聲色,內心裡卻樂開了花:“那兒臣謹遵母后旨意!”
……
翌日。
劉啟召集王宮大臣再次對叛逆進行了批評。
並下達特殊詔書。
一是指責了叛逆藩王以惡報善。趙幽王劉友、悼惠王劉肥下世後,本來其子都未能繼承王位,但是孝文皇帝特加優待,在文帝前元二年時封了劉友之子劉遂位趙王,前元十六年分了劉卬等為齊地諸王,讓他們奉祀自己的先王宗廟,作為大漢的藩國。
孝文皇帝的做法可謂是與日月同輝,但是趙王、膠西王等竟然與吳楚叛逆聯手叛亂,燒毀孝文皇帝宗廟,搶劫宗廟器具,這就是以惡報善!
吳王劉濞二十多年來裝病不朝,招募亡命之徒,私自鑄幣擾亂天下幣製,前任少府監成毅等人多次向孝文皇帝請求治其罪,但孝文皇帝一直加以寬宥,想讓其改過自新。如今他竟然聯合諸王發生叛亂,殺害朝廷命官、使者,劫持百姓,殺害平民,掘墳挖墓!極為暴虐!
二是下令對於叛亂者全部處以極刑!參與叛亂的官員只要是比三百石以上的全部殺無赦!膽敢妄議朕詔書的或是不執行朕詔書的,一律腰斬!
東甌王歐貞複誅殺吳王有功,特封彭澤王。
封楚元王幼子劉禮為新任楚王。
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
皇子劉勝為中山王。
原濟北王劉志調任淄川王。
淮陽王劉餘為魯王。
汝南王劉非為江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