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這是華娛》第103章 第2期節目
  三月的京城氣溫已經不是最冷的時候了,加上北方有供暖,不過過不了幾天京城供暖也要取消了,可見氣溫已經在可接受范圍,白天出門一件大衣外套,已經足夠了。

  顧爭跟秦冉錄製了蔡永的節目之後,也沒有多做停留,當晚就飛回了邕城。

  《奇葩說》正在緊要階段,需要他回去盯著,有什麽意外情況也好當時做出決斷。

  秦冉也還有通告要趕,片刻不停的跟他一起到機場,然後分坐不同航班各奔一方。

  兩人交流都是在節目後台化妝時候,趕飛機的車上,半點多余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雖然說顧爭一直都是很支持秦冉追求自己的自我價值和夢想,但是這樣的生活也確實讓他有了一點無奈。

  兩人這一個月通話時間都沒多少次,每次還都是秦冉累到不行,聊著聊著就要睡了,有幾次更是聊著聊著,那邊就沒了聲音。

  有時候又是顧爭自己忙到想死,熬夜通宵錄製結束回來,又撐不住等她電話了。

  兩人都是娛樂圈的人,真的是很難有時間在一起待得稍微久點,除非有一方做出犧牲,主動減少工作量。

  可是秦冉事業剛起步,顧爭說不出讓她讓步的話,而自己事業也正準備起步,也不可能退一步。

  所以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有很多的原因,有些不僅僅只是因為不愛了,不愛了其實是最簡單的,因為有一方放手,另一方早晚也會忘記。

  最難受的是明明互相相愛,卻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繼續,不是因為不能愛了,而是有時候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只有愛。

  這樣分開的兩人,心裡總有一個遺憾在告訴你,讓你去彌補,然後互相放不下,又不能在一起,彼此耽誤。

  顧爭已經有這種感覺了,他們兩也是普通人,如果一直持續這樣的狀態,什麽感情都不會長久的,這還僅僅是開始,可能短時間沒事,時間更長的話,誰能無怨無悔,心裡有了一個為什麽你這麽忙的種子,感情就會有裂痕。

  顧爭已經在考慮解決方案了,但是近期肯定沒辦法。

  轉眼到了周五,顧爭還是在節目部和李主任一起等著實時數據,《奇葩說》第二期播出,成績很關鍵,雖然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出現斷崖式下跌,可是結果沒出來之前,誰都不能安心。

  “顧導對《奇葩說》很上心啊,之前你們《非正式會談》你可從來不來關注這些。”李主任打趣他。

  “既然您老這麽說了,那明晚我再來看看《非正式會談》的數據好吧。”顧爭笑著說。

  “不是因為明天提前插播的那期嘉賓嗎?”李主任當然看過送來的樣片,而且是顧爭親自來跟他說要把這期先播出去,他當然要先過一遍。

  “看破不說破主任,您這樣以後我哪還敢來。”

  “來不來那就是你的事了,說不說那就是我的事,難得逮著你一回。”

  廖真看著這兩談笑風生的一隻狐狸和另一隻老狐狸,李主任還好說,反正什麽節目台裡讓播都不管他們的事,但你顧爭是不是淡定過頭了?

  從《非正式會談》開始,顧爭對收視率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成績也確實如他的自信一般,沒有讓任何人失望。

  在其他人看來,兩個節目開播前都是新類型節目,沒有參照,也不知道觀眾能不能接受,那你的自信是不是有點裝過頭了?

  “顧導覺得這期收視率能到多少?”廖真忍不住問,

想看看顧爭的自信到底有多少。  “破4應該不難。”顧爭說,就跟說今晚上月色不錯一樣。

  “顧導不愧是顧導,這破4不難從你嘴裡說出來就跟說晚上吃了什麽一樣。”李主任挺欣賞顧爭的自信的,年輕人做事,得有銳氣,目標高點沒什麽。

  可是李主任完全想不到這是顧爭謙虛了說的。

  第一期不崩,證明了這個世界是接受這個綜藝模式的,至於後期,這個節目是經過了檢驗的,既然沒有水土不服,那就不用擔心收視率了。

  此時節目正播出到中段,一位來自五道口大學的博士生上來誇誇其談,所學專業駁雜,然後最後問幾位導師,自己該如何選擇就業方向。

  這人顧爭很有印象,倒不是因為他,國內高學歷學霸多了去了,只是因為當時高肖宋的狀態。

  高肖宋是五道口校友,雖然是肄業,但因為母親是五道口大學教授,從小在那長大, 所以對這個學校很有感情,在節目裡遇到這樣的畢業生,他的狀態很值得玩味,恨鐵不成鋼外加一點的覺得丟人,或許跟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差不多,期望而又失望。

  “你不覺得你辜負了母校對你這麽多年的培養嗎?”節目裡高肖宋有點義憤又失望的說出這句話。

  彈幕上也都很多人討論。

  “高肖宋太刻薄了吧?”

  “這節目我就是來看導師犀利點評的,不是毒舌,就是一針見血”

  “高肖宋說的沒錯啊,你來問我你要做什麽?”

  “這人就是來秀學歷的,沒想到導師不吃這套,翻車了。”

  有人覺得高肖宋點評太刻薄,有人喜歡這樣的風格,但是都同意這個選手只是為了上節目而上節目。

  “你的人生,你不應該問別人你需要怎樣,誰也告訴不了你。”節目中顧爭按下了自己面前的鈴。

  “你不是小孩子了,需要別人幫你選擇,成年人和孩子的區別就是自己做決定並承擔一切後果。”張少剛也按下了面前的鈴。

  節目裡選手下場做後采。

  “現在的年輕人,讀這麽多書都沒讀懂,哎!”李主任看到這個選手也是很感慨。

  “其實這些人,他們只是習慣了取巧,比如征求別人意見,成功了就是他最後下決斷果斷,失敗了就可以怪別人給的建議,安慰自己其實失敗的不是自己。”顧爭說。

  “逃避責任。”李主任總結道。

  “快結束了,李主任覺得這期如何?”顧爭轉頭問。

  “看結果說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