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關山紀年》第11章 白起?蒙恬?
  並未在意春亭口中的深意,我淡淡一笑,繼續開口向他詢問。
  “然後呢春亭,既然鬼谷子也神秘失蹤,接下來白起不會一起失蹤了吧?”
  春亭卻笑了,笑容中滿是詭異。
  “史書上不是寫的很清楚,白起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被賜死於杜郵。”
  亓芷嘟著嘴,不加掩飾的對春亭產生質疑。
  “亭哥哥,你剛才不是還說白起沒有死麽,怎麽這麽一會就自相矛盾了。”
  春亭揉揉她的小腦袋,寵溺的一笑。
  “這並不矛盾,其實說起來,他身為白起這個身份確實已經死了,因為等到他再度現世之時,早已換了另外一個身份,做了另外的事情。”
  薛楠不知不覺間,悄悄靠近春亭,同時疑惑的開口。
  “奇了怪了,白起既然已經詐死隱世,想來就是見秦朝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他已經不想打算繼續領兵廝殺,那他又為何會再度現世?”
  春亭看到了薛楠自以為隱蔽的動作,卻並未出聲點破,他繼續開口,說著白起的前世今生。
  “雖然女媧已經為神州設置了自己的神力屏障,但是神州卻缺少一道實際意義上的防禦工事,魁首失蹤之前,與白起進行了一番密談,密探的結果就是白起再度出山之日,要為神州再建立一道物理屏障,以防各方遊牧民族對中原進行騷擾,以此確保華夏安寧。”
  凌軒雖然同我們一樣不清楚這些隱情,不過他跟隨春亭時間畢竟要比我們長,剛才的驚愕之後,他很快的恢復冷靜,第一個跟上了春亭的講述,聽春亭所說,他仔細的想了想,不確定的說道。
  “莫非這白起再次出山之時,用的身份就是名將蒙恬?”
  春亭欣慰的看了看凌軒,滿意的點了點頭,喝著茶水,讓我們自行分析其中究竟。
  物理屏障,名將蒙恬……
  將春亭所說與凌軒的猜測結合到一起,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鬼谷子與白起所謀劃的物理屏障,竟然就是大將蒙恬主持修建的萬裡長城!
  蒙恬,秦朝名將,出身世家,自幼胸懷大志,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他收復河南之地,威震匈奴,真正的做到了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同時他兼修萬裡長城,深得秦始皇寵信。
  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自榆中至陰山連設三十四縣,而且他渡過黃河,佔據陽山,修築西起隴西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秦長城利用地形,藉著天險,設置要塞,有力的遏製了匈奴的南進。
  其後,蒙恬受命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約一千八百余裡,可惜沒有修竣完工,時逢祖龍駕崩於沙丘,胡亥暗中謀劃之下,導致蒙恬吞藥自殺。
  他是華夏西北最早的開發者,在駐守上郡十余年間,威震匈奴,令匈奴不敢輕易南進,同時監修萬裡長城與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堪稱一代名將。
  蒙恬死後半年,鹹陽城內動亂頻頻,胡亥在趙高的蠱惑下,大屠屠殺良將忠臣,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蒙恬死後一年,秦失眾望,各地紛紛開始暴動,諸侯挑釁,邊關失守,河套之地複為匈奴所佔,最終,匈奴雖未佔領鹹陽,卻成功統一北方草原,成為了華夏幾代帝國最大的敵人。
  蒙恬死後四年,劉邦進入關中,大秦帝國自此滅亡,世間自此開始進入楚漢爭鋒的時代,秦朝的輝煌已成過去。
  ……
  而這長城,明顯比蒙恬更加為人所知,若是說起神州的物理屏障,這被稱為天塹的萬裡長城自然當仁不讓。
  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華夏古代最為知名的防禦工程,它並非只是孤立的一道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重鎮連接到一起,如同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這個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的軍隊,用以抵擋外族入侵。
  而關於長城修築的歷史,則可以上溯到西周時期,周幽王時期,讓天下為止笑談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各方諸侯紛紛鑄城用來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開端,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直到秦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帶領近百萬勞動力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從這開始,才有了萬裡長城之稱。
  自西周時期開始,長城連續不斷的修築了兩千多年,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每一朝代都不曾忘記對長城進行修繕與擴建, 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二十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每個時代所修築的長城長度累積起來,共有十萬裡以上,其中僅僅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甚至都超過了萬裡。
  而長城不僅是軍事上的奇跡,同時也是華夏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在長城出現的兩千多年以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長城的南北文化再次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這番交流融合的重要見證。
  就連著名的絲綢之路,同樣是以長城要塞為根據地,開辟和維護著東起長安,西到大秦全長兩萬余裡的交通乾道,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文化上,長城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都無可置疑。
  若是以春亭的說法,蒙恬便是傳說中的人屠白起,那這修築長城一事便是他與鬼谷子精心謀劃,以他二人通天徹地的本事,想來這長城最初的用處便並不是為了抵擋外族的侵略,或許還有著更加不為人知的目的。
  一個足以持續千年,歷朝歷代都心甘情願去繼續修繕擴建的目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