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山紀年》第17章 傀儡
  我們早已知道,關山從不會對天下過多插手,只在危難之時讓天下重歸安靜,所行之事隻為天下百姓不受戰火影響。
  既然如此,那這般膽大妄為之事定然不會是關山所為。
  而除了關山之外,另外一個我們所知道的,並且有這個能力的勢力,便只剩下了弱水。
  雖然我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想法,但是因為此事實在是太過可疑,所以我與弈和還是不敢輕易確定。
  我與弈和將目光望向知道真相的二人,口中帶有猶豫的開口詢問道。
  “難道前後兩個時期的唐玄宗真的不是同一個人,是哪方勢力能有這般偷天換日的能力,莫非是弱水?”
  看著我們二人疑惑的眼神,夜白似乎不好意思同春亭一般吊著我們的胃口,只是稍稍停頓後便對我們出言解釋道。
  “雖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是事實確實如此。”
  “前期那個英明果斷,打造了開元盛世的君王才是真正的唐玄宗,而後期那個怠慢朝政,縱情享樂的只不過是弱水扶植起來的傀儡而已,那時真正的唐玄宗早已死於弱水之手。”
  雖然早已有所猜測,但是夜白的確定還是讓我與弈和震驚不已。
  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之後,弈和看著二人語氣中滿是懷疑。
  “說起來,你們二人便是當年的李靖與袁天罡,你們都是修行有成的得道高人,難道當時就沒有發現弱水的陰謀麽?”
  “沒有。”
  聽到我們的詢問後,春亭莫名的冷哼一聲,而夜白開口的語氣中則帶有幾分愧疚。
  “雖然我們二人一同出自關山,但我二者的理念卻並不相同,所以在詐死之後我們並未一同出發,而是各走各路,一心隻想著天下蒼生,卻忽略了最安全但也是最危險的帝王之家。”
  “而等到我們發現事情蹊蹺之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以我們二人的能力早已無法撥亂反正,無奈之下我們隻得暫時回到關山,請魁首出山阻止弱水的這番陰謀。”
  從這兩人的表情中不難看出,雖然二者都是關山中人,但是彼此的關系似乎並沒有那麽融洽。
  不過這些事情自然與我們無關,我們此刻最為好奇的,便是開元年間那場安史之亂真正的前因後果。
  看著愧疚的夜白,春亭表情不善,語氣中隱有怒意。
  “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世人都只知道安祿山與史思明,卻無一人知道這二者無非是跳梁小醜,若不是弱水暗中謀劃,以此二人如何能成就如此大事。”
  雖然不清楚弈和為何會是這般表情,但是我對他的說法卻極為讚同。
  史書記載,由於安祿山見到李唐江河日下,所以他便於天寶十四年以討伐奸臣楊國忠為名,率兵馬自范陽南下,很快便攻佔了洛陽,自稱大燕皇帝。
  到了第二年,唐軍在潼關再次潰敗,唐玄宗無奈之下隻得匆忙南逃,南下至四川躲避安祿山的軍隊,而安祿山則率軍長驅直入長安,近乎兵不血刃的奪下了這座千年古都。
  可是後來的發展讓人意想不到。
  唐朝最後之所以能平定安史之亂,實際上有著很多的原因,但是無論是郭子儀的用兵如神,還是唐太宗繼位後的借回紇兵收復洛陽,都並不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事情最大的轉機出現在了安祿山的身上。
  安祿山死了,他死在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手中。
  在安祿山僭越稱帝之後,叛軍內部卻發生了分裂,安祿山最終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所殺,正是因為這場轉機,唐軍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反攻,收復了失陷的長安和洛陽。
  而後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死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但是沒過多久卻又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殺害,於是唐朝再借回紇兵,成功的收復洛陽,史朝義最終選擇了自殺。
  到了這裡,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終於宣告了結束。
  而仔細分析後我們並不難發現,就是這樣兩個連自己的子女都無法掌控的人,又怎麽可能會有掌控天下的能力。
  所以我極其認同春亭口中的說法,與其說這二人是安史之亂的根源,莫不如說這二人其實只是弱水所扶植出來的另外一個傀儡罷了。
  不過,即便這二人只不過是個傀儡,但是在他們身後給與支持的卻是傳承了千年的弱水,所以李唐江山當初輸的並不冤枉,這樣的勢力並不是他們能與之對抗的。
  而真正能夠對抗弱水的,只有同樣傳承了千年,彼此互相纏繞互相影響的關山。
  看著我們變幻不定的表情,春亭再度開口。
  他並沒有在意弈和, 而是認真的看著我,似乎這個問題極其重要。
  “韓川,安史之亂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你應該有所了解,但是你想沒想過,華夏千年以來動蕩其實不在少數,可為何唯獨安史之亂能夠讓一個位於鼎盛時期的王朝走向衰敗?”
  春亭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我陷入深思,因為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對於安史之亂,在《舊唐書郭子儀傳》中就曾經對於當時的天下有過大致的描述。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為人煙斷絕,千裡蕭條。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甚至能夠腦補出這場戰爭為李唐所帶來的損害。
  而且史書中記載的很明確,唐朝當初平定安史之亂之所以那樣迅速,是因為朝廷對割據勢力們進行了妥協。
  但正所謂有得就有失,這樣做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是代價卻是藩鎮割據的隱患,唐朝非但沒有解決藩鎮割據,反而還因此衍生出了許多問題。
  正因為如此,所以唐朝只能說國祚得以延續,但是若想重現大唐盛世已是絕不可能。
  但是這其實只是一方面的解釋。
  盡管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問題極為好奇,但是千年已過,卻依舊沒有一個能夠說服所有人的答案。
  不過,看著身旁的夜白與春亭,我知道,自己今天便能夠得知這千年之前所發生過的真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