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山紀年》第26章 牛軻廉的另1個身份
  膽小的沈浪再一次受到了驚嚇。
  他在看見牛軻廉這突然的動作之後,神情緊張如臨大敵。
  只見他雙手合十,朝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不停的鞠躬,嘴裡隨著他慌亂的動作開始口不擇言。
  “我就說這裡不乾淨,從川哥到弈和,現在牛柯廉也瘋了,三清在上佛祖保佑……百無禁忌百無禁忌……”
  看沈浪這個樣子,我也哭笑不得的扶住他驚嚇到顫抖的身軀,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卻沒法對他做出任何指責。
  畢竟此事與他無關,他也是因為我才會涉險來到此處,我又怎麽可能忍心對他苛責。
  有了弈和的前車之鑒,所以我們沒有貿然對牛軻廉開口詢問,而是看著他的舉動,等待他拜祭完畢再行詢問。
  只見牛軻廉跪在神像之前,神態謙卑卻充滿激動,所行之禮居然同樣是那最為隆重的三叩九拜之禮。
  我們剛才便已經說過,所謂三叩九拜,是指古時進見帝王或者祭拜祖先的大禮。
  而弈和對後土像三叩九拜,是因為後土對他有再造之恩,無論多麽重大的禮節對於這再造之恩來說都是一點也不為過。
  那牛軻廉呢,他又為何如此?
  我們發現神像已久,他卻並無任何反應,直到弈和與沈浪將神像打開之後,看到神像中的龍榻他才神情大變。
  確切的說,應該是在看到龍榻中綾羅寶帳上那兩句話後他才如此激動。
  所以說,牛軻廉現在所拜的並不是這座後土像,而是在拜這後土像中所隱藏的龍榻。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綾羅寶帳上的這兩句話中到底又藏有什麽玄機?
  在我們眾人的注視之下,牛軻廉終於結束了這冗長的三叩九拜之禮,起身之後見到我們疑惑的目光緩緩開口,並未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解釋,而是為我們補全了那龍榻上所留下的話語。
  “明朝遊上苑,
  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
  莫待曉風吹。”
  我聽後隻覺得異常耳熟,可是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在何處曾經看到過,於是忍不住好奇的開口詢問。
  “軻廉,你口中說的是什麽,我為何感覺如此耳熟?”
  牛軻廉卻並未回答,而是目不轉睛的看著眼前的龍榻,眼中滿是敬畏。
  薛楠在聽到牛軻廉所說的內容後若有所悟,看向我們確定的開口。
  “若是我沒記錯,這首詩是武則天所做的《臘日宣詔幸上苑》,傳言中武則天借春賞花,一紙詔書之下百花莫敢不從,其來源便是因為這首詩。”
  牛軻廉微微點頭,示意薛楠所猜絲毫不錯。
  而沈浪見到牛軻廉恢復正常,他心下稍寬,在聽到薛楠所說之後忍不住開始了調侃。
  “楠姐,沒看出來啊,我一直以為咱倆半斤八兩沒什麽區別,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本事。”
  “我畢竟是女人。”
  薛楠聽見沈浪的調侃卻也沒有生氣,淡淡一笑後接著說道。
  “武則天身為千古女帝,關於她的事情我自然有過好奇,這又不是什麽秘聞,只不過大家一時之間將其忽略罷了。”
  沈浪表情一垮,他沮喪著臉看著薛楠小聲說道。
  “楠姐,你這明顯就是看不起我,就算不是什麽秘聞我也不清楚你說的是什麽故事……”
  薛楠長歎一口氣,無奈的看著沈浪,開始解釋起了那所謂的借春賞花到底是什麽意思。
  據野史記載,天授二年臘月,武則天那時已龍登九五貴為皇帝,但是她畢竟是一介女流,所以有些大臣意圖謀反,這些大臣詐稱百花盛開,請武則天駕臨神都苑前去賞花。
  武則天雖然察覺出了問題,但是她身份尊貴,若是出言拒絕難免失了身份落人口實,於是她將計就計,一口氣寫出了這首雄渾壯闊的催花之詩,也就是這首《臘日宣詔幸上苑》。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在這首詩寫完後,武則天以此詩作為詔書,派遣使者前往神都苑焚燒宣詔,用以告知花神責令百花臘日盛開。
  武則天雖為女子,但是她卻是貨真價實的帝王之命,雖然那時已是冬日,但是在她一紙詔書之下,百花莫敢不從,臘日凌晨,名貴花種紛紛怒放在神都苑,冬日之下姹紫嫣紅甚為壯觀。
  在心懷不軌的大臣們簇擁著武則天來到了神都苑後,看到的便是神都苑裡百花盛開的壯觀景象,群臣驚詫萬分,無不為之折服,這謀反之心便不攻自破。
  沈浪聽後嘖嘖稱奇,忍不住開始感歎起故事中武則天的聰明與實力,無論是將計就計還是借春賞花,這都不是一個普通人的范疇內所能做到的事情。
  而牛軻廉在聽到薛楠詳盡的解釋了借春賞花的故事之後,終於不再沉默。
  他轉過身,安靜的看著我們,語出驚人。
  “魁首, 其實我這一脈本不應姓牛。”
  凌軒聽後連忙向前一步,他生怕牛軻廉會是我們的敵人,所以手持霜天大聲問道。
  “不姓牛?那你這一脈姓什麽?”
  牛軻廉搖了搖頭,示意凌軒不必如此激動,緩緩開口說出了他真正的姓氏。
  “我是守陵人一脈不假,但是這一脈本應姓武!”
  牛軻廉這一脈居然應該姓武?
  難不成這個武是武則天的武?
  看到我們猜測的眼神,牛軻廉落寞的開口解釋。
  “我這一脈本應姓武,此武正是武周之武,先祖便是武後長兄武元慶!”
  武元慶的後人?
  武元慶是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大哥,梁王武三思之父,唐高宗時官至宗正少卿,後追封其為梁憲王。
  傳說在武則天被冊封為皇后之後,因為武元慶與武元爽待她親生母親楊氏甚薄,所以武則天借機報復,將其貶為龍州刺史,到任即病逝。
  除此之外,關於武元慶其人史書中再無更多記載。
  “魁首,先祖與武後親情深厚,而且先祖本是宅心仁厚之人,又怎麽可能對武後的母親有意刁難。”
  看到我疑惑的眼神,牛軻廉知道我想到了什麽,再次搖了搖頭對我開口解釋。
  “之所以會有被貶之說,其實都是武後有意放出的消息,其目的便是掩飾先祖的真實去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