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山紀年》第73章 李衛公 魁首大禮
最新網址: 春亭已經確認了太宗皇帝並非關山魁首,不過我卻又有了另外的猜測。

 沈浪見我興奮的眼神,知道我或許猜出了什麽,看著我好奇的催促道。

 “川哥怎麽了,你是不是想到什麽了?”

 我沒有貿然開口,而是看向春亭想要知道後面的故事,畢竟貪多嚼不爛,在他說完玄武門之變的歷史真相之前我不打算說出我的猜測,等到他將這千古秘聞揭露於眾人面前之後,我再看看這魁首的人選是否如我所猜想的一般。

 春亭不再開口,而是望著眼前的盧舍那佛,似乎在仔細的研究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去做,好在凌軒身為關山門人,自然也清楚的知道那時所發生的真相,他見春亭再度陷入沉默,便自覺的接過春亭剛才所說的內容,說起了玄武門之變的真正原因。

 “弱水打得一手好算盤,在挑撥李淵的同時暗中勾結李建成,試圖通過控制兩代唐皇把持朝政,從而讓天下再起刀兵生靈塗炭,還好魁首發現及時,他對太宗皇帝認真說明了其中的前因後果,太宗皇帝深明大義,在了解了原委之後經過一番深思,這才下定決心有了那震驚歷史的玄武門之事。”

 “後世千百年來,無數人都對太宗皇帝玄武門之變予以詬病,卻無人知道其中真相,若是太宗沒有下此狠心,我關山前輩自然另有辦法,不過若是由關山出手,那李唐的江山便不會有那二百余年的延續,太宗此舉實際上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李唐的江山延續。”

 弈和見春亭陷入沉默,似乎是覺得有些無趣,他見凌軒已經說清了玄武門之變的根本原因,而已經時過千年,我們對於具體細節自然不會在意,於是他打斷了凌軒的話,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太宗皇帝大義滅親,雖說是為了李唐江山穩固,但是也確實是保證了神州安危,於是投桃報李之下,關山魁首便送給了太宗皇帝一個小禮物。”

 我們聽後不由得好奇,太宗皇帝在登基前便已經位極人臣,玄武門後更是登基為帝,他開創了貞觀之治,文治武功皆屬上品,又是何物能夠稱得上是魁首送與他的禮物?

 亓芷忍不住好奇的心,看著弈和可愛的開口問道。

 “什麽禮物?”

 弈和閉口不答,而凌軒這時候緩緩開口,他與弈和配合的竟然也是異常的默契。

 “你可知道何為天可汗?”

 見到亓芷茫然的模樣,一旁的薛楠忍不住輕笑一聲,開始對她這個傻妹妹開始了歷史知識的普及。

 可汗,又稱大汗、合罕、汗王,簡稱汗,是北亞民族對於首領的稱謂,最早出現於鮮卑部落,類似於漢字的國王。

 而天可汗則是一個尊號,雖然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都成被稱為天可汗,但是後世之人提起之時,大多指代唐太宗李世民一人。

 貞觀四年,太宗皇帝出師塞北,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最終成功的滅亡了東突厥,而東突厥滅亡以後,東北地區的奚、室韋等十幾個部和西域的各小國都紛紛要求內屬,於貞觀五年,西域各族的首領一同來到長安,請尊奉唐太宗為各族共同的首領,尊稱天可汗。

 亓芷雖然不了解這段歷史,不過聽薛楠說完之後,她眨著那雙大大的眼睛,一語道破了這所謂禮物的真實意義。

 “那也就是說,魁首口中的禮物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稱號而已,實際上這份禮物是指四方遊牧民族的真心臣服,這麽看來這可真稱得上是一份大禮。”

 凌軒讚賞的看著亓芷,滿意的點了點頭。

 “沒錯,正是如此,太宗既然大義滅親保全天下安穩,魁首自然不會吝嗇,這四方遊牧民族的臣服便是魁首送給太宗最滿意的禮物。”

 聽到這裡,我們終於知道了玄武門之變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清楚了魁首為太宗皇帝所送上的這份大禮,這段故事再無其他疑問。

 於是我看向春亭,終於開口,對他試探的確定魁首的真實身份。

 “莫非魁首便是李衛公李靖?”

 春亭還沒回答,沈浪便如同聽到什麽笑話一般哈哈大笑。

 “李靖?托塔李天王?我還是二郎神呢,川哥你是不是糊塗了?”

 懶得搭理這個不學無術的傻子,我看著春亭,注視著他的反應。

 春亭看了我一眼,眉宇間帶起笑意,對我反問道。

 “為何你會認為魁首是李衛公?”

 我冷靜了一下,講今日所知道的這些串聯到一起,對春亭緩緩開口說出我的猜測。

 貞觀三年,太宗決定出擊東突厥,他命手下精通兵法之人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起了強大的攻勢,朔風凜冽,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出發,向惡陽嶺挺進。

 唐軍精銳率軍進至陰山,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帳,一戰而全部俘獲,後方大軍隨之趕到,殺敵一萬余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隻,並殺死隋義成公主。

 頡利可汗率萬余人想北過大漠,在磧口受李積所阻,不能北逃,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不久,頡利可汗被大同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擒獲並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

 在平定突厥之後,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後多次用兵,貞觀八年吐谷渾寇邊,而平定突厥之人雖然此時年歲已大,卻還是主動去求見宰相房玄齡, 請求掛帥親自遠征,太宗聞聽大喜過望,任命其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三軍交於其手指揮。

 事實證明此人也確實沒有辜負太宗的信任,僅僅在第二年,便向京師告捷,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後為國人所殺。

 而為太宗皇帝平定東突厥遠征吐谷渾之人,正是我口中的衛國公李靖李藥師。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儀表魁偉善於用兵,初仕隋朝,拜馬邑郡丞,在李淵晉陽起兵後效力唐朝,從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被太宗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其人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拜尚書右仆射,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貞觀二十三年病逝,終年七十九,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諡號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之一。

 李靖其人精通兵法,曾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同時位列武廟十哲,後來更是神話為傳說中的托塔李天王,莫非如此驚才絕豔之人便是魁首真身?關山紀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